第1814章 張獻忠,你還造反嗎?(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375 字 2020-07-29

大明崇禎二年秋冬相交之際,一個聽著都很假的真消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千溝萬壑的陝北高原。

這個讓人震驚的消息就是大明出了個勇賽呂布的小昏君!而且這個「賽呂布」還帶著六十一個「賽張遼」、「賽高順」、「賽臧霸」的勇將來了陝北。而且還在府谷縣城外的河灘上,以六十二人大破府谷王的一萬多義軍,並且一箭射殺英雄了得的府谷王,現在已經奪回了府谷縣城!

這消息對於如今陝北高原上正摩拳擦掌,准備趁著天旱連年,民不聊生的光景鬧上一場的好漢們而言,可真是一個晴天霹靂啊!

陝北這塊地兒可不得了,周圍就是榆林鎮、山西鎮、寧夏鎮、固原鎮等四個軍鎮,出了榆林邊牆就是無法無天的草原大漠。所以就養成了陝北男兒好勇斗狠,重武輕文,崇尚武功的風氣。如果大明朝廷能夠拿出足夠的財貨來養陝北的豪勇之士,倒也能讓他們為國為己成就一番功業。可一旦大明朝廷無力供養這群悍勇之士,那么距離國難也就不遠了。

自萬歷末年以來,在西北干旱和遼東兵禍的雙重打擊之下,大明朝廷的財政已經瀕臨破產。而且陝西的一省五鎮,也出現了巨大的糧食供應缺口,飢荒在各地蔓延,百姓和五鎮兵士對大明朝廷的不滿,也到了即將爆發的邊緣。

而那些身在江湖,飽嘗疾苦的陝西壯士,當然也聞到了亂世的氣味。

亂世......才是好漢們大顯身手的時代啊!

所以在王二首義之後,陝西的英雄好漢們就開始摩拳擦掌,等著大干一場的機會了。

而府谷王的英雄會,又成了吸引好漢們注意力的風向標。如果英雄會成了,陝西的三十六路反王就能同心協力,一塊兒去反了大明朝的天。那么還在觀望的英雄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舉起義旗,揭竿而起!

如果英雄會不成......那么大家伙兒就再觀望一段時間,畢竟英雄好漢的性命也只有一條。

不過已經在摩拳擦掌的好漢們卻大多深信,大明天下已經搖搖欲墜了!

大明的氣數......將盡了!

遼東失陷,西北奇旱,再加上一年更比一年寒冷的天氣,大明朝的天還能不塌?

這根本就是天亡大明啊!

可是這個眼看就要遭遇天傾的大明朝,卻忽然引來了一位「武功天下第一」的小皇帝。

還來了個六十二人破一萬的大捷......這可真是有點打擊陝西好漢們的造反積極性了。

在榆林鎮西部,緊挨著長城邊牆的柳樹澗堡下轄的一處寨子內,在寨子的祠堂內,這時滿滿當當的坐著的都是人。不少人腳上都是泥,像是剛從田里回來的。這些人看起來基本都是農人裝扮,不過看他們的身材和長相,卻是多半比較彪悍,像是行伍出身的。這群人不用說也知道,就是榆林鎮這里的軍戶了。

榆林就是個軍鎮,管著1700里長城,下轄37座城堡,所屬的墩台、衛倉、關口,多的難以計數。

根據明朝早年的軍屯制,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軍屯所得,則用來養兵。而當兵種田的軍戶,則代代相傳,是為世兵世將。這套軍制在後世雖然被人批得體無完膚,但也有它的可取之處。

比如以地養兵可以省軍費,對於百業凋零的明初而言,積極意義是非常大的。當年如果要朱元璋發餉養兵,以元末明初的經濟,能支持起百萬大軍嗎?說不定連北伐中原的軍隊都拿不出來!

幾十萬北伐大軍,如果不是為了爭奪土地,而是為了拿幾個軍餉,朱元璋把江南那點地皮刮干凈了也養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