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1 / 2)

鼎食之家 樂蜀 3302 字 2020-07-29

「不是不夠格,而是如此一來,會讓大將軍成為眾矢之的。」

「我不怕。」桓翌輕松說出三個字,然後挑釁性地看向謝庄,看他還有什么話說。

「昔日王靈之事猶在眼前,大將軍可忘否?」謝庄淡淡看向他道。

桓翌一愣,臉上的輕松神情消散了許多。

王靈是景元帝渡江時的功臣,後來等到文帝即位,他欺負文帝年幼,發動叛亂,攻打建康,結果被各個地方領兵的士族和豪強擊敗,全家被殺。謝庄說的成為眾矢之的就是這個意思。景國的格局雖然是臣強主弱,可是那些強大的家族卻是不能允許有人替代曹姓皇族,因為這樣一來,他們的既得利益就會面臨調整甚至因為這種替代而失去。所以,那時候王靈做為權臣,手握重兵,攻擊建康,意圖取代文帝而自立,跟現在桓翌的角色相似,可是強大如王靈,依然兵敗。

謝庄借用此事提醒桓翌,若是他非要逼著年輕的皇帝封王,那么其他的領兵的世家大族是不會坐視不理的。到時候,必定會群起而攻之,不知道他能否抵擋得住,可有自信比當年的王靈更強?

見桓翌終於被自己的話給震住了,謝庄又說了句:「既然大將軍要做忠臣,就不要讓陛下夜不能寐,建康城外那些荊州兵士還是讓他們早些回去與父母妻子兒女團聚過年罷。」

桓翌不語,對於謝庄的話不置可否。

謝庄也知道桓翌可不是那種被自己幾句話就給說動的人,他絕對不會輕易地打消想要封王的目的。自己還沒有拿出誘餌呢,他豈會就這么上鉤了?

於是等了等,他說:「陛下說了,他不敢違背祖制封異姓王,還請大將軍另要個封賞。他說了,大將軍有功於景國社稷,除了違背祖制封異性王,其他的都好說,比如說可以為大將軍加上『錄尚書事』?」

「錄尚書事?」桓翌一聽果然心動了。

「是的,陛下是這么說的。」

「……子安,你難得來我這里,當年你兄長跟我賞雪飲酒高談闊論還歷歷在目。擇日不如撞日,你瞧,外頭下雪了,不如我們飲上幾杯?」桓翌指著窗外笑道。

他已經轉移開了嚴肅的話題,笑著邀請謝庄賞雪飲酒,謝庄知道,看來這一回桓翌帶領五萬荊州精兵來建康逼迫皇帝封王之事要告一段落了。桓翌聽進了自己的勸,他不敢兵行險著,真跟皇帝兵戎相見,他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戰勝皇帝。那么,接受次一級的錄尚書事也是不錯的。桓翌留在了建康,做大將軍兼錄尚書事,比放他回荊州好太多。雖然桓翌做了大將軍兼錄尚書事,極有可能趁機打擊異己,在朝廷豎立更高的威望,做出更多有利於桓氏家族的安排。但好歹目前這一關算是過了。說起來,這也就是吃慢性毒\葯跟急性毒\葯的區別。不同的是,慢性毒\葯還以有時間挽救,可要是急性毒\葯必定一命嗚呼。

所以,先度過眼前這一次危機再說,以後只能徐徐圖之了。另外,謝節豫州那邊也需要時間招兵買馬恢復到謝岩兵敗之前的兵員。也許,最後難免桓翌還是會對皇帝不利,但那時諸世家大族和皇帝也有防備了,桓翌要動手也會遇到更高的難度,勝負難以預料。平衡的局面會一直繼續下去,景元帝東渡以來,景國就如同一艘到處都有可能破掉沉沒行使於風雨之中的大船,那些強臣和世家大族都是船員,分別使出手段來,使得這艘時刻都有可能傾覆的大船奇怪地不傾覆,未來大致如此。

「既然大將軍有此雅興,那么弟恭敬不如從命。」謝庄含笑頷首。

桓翌便擊掌讓底下伺候的婢女上來,讓她們去端酒菜來,他好和謝庄飲酒賞雪。

在書房內伺候的婢女應了,轉身離去。桓翌則是繼續跟謝庄閑談說笑。

那邊廂,南康大長公主經過好一番思考,終於落下了手中的棋子。可是她丈夫還沒有回來。南康大長公主覺得奇怪,剛才丈夫離開的時候不是說他一會兒就回來,並且說在自己落下手中棋子之前。可這會兒,手中的棋子都落下來了,他怎么還沒有回來?難不成他想要皇帝封他荊州王的事情有變數?

想到此,她就派了個婢女去丈夫書房那邊打聽,不一會兒,那婢女回來告訴她:「大將軍邀請謝尚書飲酒賞雪呢。」

「哦?」南康大長公主蹙起了黛眉,想不通這里面到底有什么變故?

終於,等了約莫兩個時辰之後,桓翌帶著酒氣回來了,南康大長公主迎上去,幫著他解開了身上穿的貂皮大氅,扶著他坐下,這才問他:「郎君怎么一去兩個多時辰,還叫我稍等呢。」

桓翌倚靠在榻上的隱囊上,看了看棋盤,隨意拿起棋子落下一子,道:「公主,咱們繼續。」

南康大長公主卻不落子,而是問:「郎君,謝子安對你說了什么?你是不是放棄了要我那皇侄封你做荊州王的決定?」

桓翌也不隱瞞她,就把謝庄對自己說的那話對南康長公主說了,說:「你那皇侄願意給我錄尚書事,除了他,以後我可以節制王謝等家族,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謝庄就是來跟我說這個的。」

「你答應他了?」

「沒有,我豈能就因為他這么一說,我就放棄做荊州王?這事情還得從長計議,我得和陳廣等人商議一下再說。反正我陳兵建康城外,不著急。」

「郎君難不成只是因為我那皇侄願意給你錄尚書事,就放棄了荊州王?」

「也不是,謝子安提到了一個人,讓我有些……有些忌諱。」

「那人是誰?」

「王靈。」

南康大長公主猛然一驚,遂說:「……那此事的確需要從長計議。」

「嗯。」桓翌點頭,接著催南康大長公主,「公主,該你落子了。」

南康大長公主就重新將注意力放到棋盤上,開始去想該怎么下這一步棋了。

——

謝庄回到宮里,向皇帝稟告這一次去桓府跟桓翌見面相談的事情,說:「桓翌應該對陛下提出的讓他錄尚書事的封賞心動了。只不過需要等幾日,他不會那么快就聽勸放棄要陛下封他荊州王的決定。我還勸他讓他帶的那五萬荊州兵馬回荊州去過年,也不知道他可否同意。另外,陛下也要讓禁軍防備著桓翌,以防他假意同意陛下的提議,然而卻兵行險招。」

「好,甚好,能得到這個結果,謝尚書於朝廷社稷有大功。若是桓翌最終放棄了做荊州王,而願意錄尚書事,留在建康,朕必將大大封賞謝尚書。」

年輕的皇帝因為興奮而讓白皙的臉都泛紅了。畢竟要是桓翌不興兵,那他就贏得了時間,有了更多的時間准備,即便將來桓翌想作亂,他的反擊的力量也會更強。這一點兒非常重要!

老實說拿出錄尚書事的權利給已經做了大將軍的桓翌,皇帝當然是不願意。但是他也明白,唯有拿這個誘餌出來,才有可能讓桓翌動心。不然,真得很難說,桓翌驟然發難逼宮,建康的那十萬禁軍真得是他的對手嗎?皇帝沒有把握。而且更有可能的是,那些虛浮無能的高門士族見到桓翌興兵發難,很有可能會妥協,到時候桓翌不但可以成為荊州王,說不定還會廢掉他這個皇帝,立別的皇族子孫為帝。要真是那樣的話,他的下場會很慘,除了死,再不可能有更好點兒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