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出宮做爺去(1 / 2)

慶余年 貓膩 3678 字 2020-07-29

</br>第八章出宮做爺去

皇宮外的廣場一角,與新街口相通的街頭,順著長街望過去,隱約可以看見一眉有些羞答答的彎月正懸在天邊。昏暗的暮色中,李弘成翻身下馬,隨意拱了拱手,打量了一下面前這個漂亮的像娘們兒的朋友,忍不住笑著說道:「我看你的臉上透著層層紅光,艷彩莫名,想來今天得了不少好處。」

范閑笑著應道:「數月不見,這頭一句話便是打趣我,你堂堂靖王世子,京都里排第五的年輕公子哥兒,何苦與我這么個苦命人過不去。」除了四位皇子之外,年輕一輩中,自然屬李弘成的身份最為尊貴,范閑刻意將他排成第五位公子哥兒,如果是一般交情,不免會顯得輕佻,但擱在他二人中間,卻是顯得極為親熱。

李弘成微微一怔,心想這家伙往常在京中向來是懶得惹我,溫柔笑中總帶著一絲隱藏極深的孤寒,怎么今天卻轉了性子?想到一椿事情,以為自己想明白了,哈哈大笑道:「你也苦命?聖上如此寵你,居然朝議之後還特意將你留了下來,這種苦命,只怕京中那些官員們都恨不得咬牙扛著。」

范閑擺擺手,沒有說什么。一直等在宮外的藤子京早就迎了上來,只是看見世子爺在和少爺說話,不好怎么插嘴,這時候趕緊說道:「少爺,老爺先前說,讓我跟著你。」

李弘成笑道:「怎么?范大人是擔心我將范閑灌醉了不成?」

范閑在一旁說道:「那你便跟著吧。」

說話間,范府的馬車便駛了過來,李弘成正讓王府的長隨牽過馬來,回頭看到,好奇問道:「怎么?你還是只願意坐馬車,不肯騎馬?」

范閑說道:「又不急著趕時間,騎馬做什么?」

李弘成忍不住搖頭嘆息道:「如果不是京中百姓都知道你能文能武。單看你行事,只怕都會瞧不起你,以為你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無用書生。」慶國尚武,年輕人都以善騎為榮,范閑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有車坐的時候,堅決不肯騎馬,這種怪癖在這一年間。早已傳遍了京都上下。

范閑笑罵了一句什么,便往馬車上走,嘴里說道:「騎馬顛屁股。」

靖王府的長隨護衛們已經圍了過來,加上范府的護衛下人,竟是合成了十幾人地小隊伍,拱衛著一匹高頭大馬和一輛黑色不起眼的馬車,往城東的方向緩緩駛去。

京都沒有宵禁之說,雖已暮時。但依然有不少行人在街上,看著這引人注目的隊伍,看清楚了馬上那位英俊青年,又看清楚了馬車上的方圓標識,便知道了二人的身份。京都百姓都知道了使團回國的消息。既然與靖王世子一道走著,想來馬車里就是那位傳奇色彩濃烈的范家私生子,如今地小范大人了,不由紛紛駐足觀看。有些膽子大的狂生更是對著馬車里喊著范詩仙,范詩仙。

去年的殿前夜宴,已經在京都百姓的口中傳了許久,而此次在北齊庄墨韓大家的贈書之舉,更是在監察院八處的有意助推下,變成了街知巷聞的佚事,范閑的聲望更進一步,待後來。那「知否?知否?」詩仙重新開山之作流傳開來,百姓們才得知小范大人居然敢在北齊上京,當著無數北齊年輕貴族地面,光天化日之下大泡苦荷大宗師的關門女徒,這些慶國京都的百姓每思及此,更覺心頭熱,渾似此事比庄墨韓的贈書更加光彩——瞧見沒?你們當聖女一樣供著的海棠,在咱們小范大人手中。還不只是一朵待摘地花骨朵!

范閑給慶國京都百姓長了臉面。自然京都百姓也要給小范大人長臉,沿途之中。都不斷有人在街旁向范閑問安行禮,大多數都是些讀書人,偶爾也會有些面露赧色的姑娘家微福而拜。

小范大人深得民心,自然而然地眾人便將靖王世子疏漏了過去,雖然那也是位京都最驕貴的主兒。不過靖王世子的臉上似乎沒有什么不爽地表情,反而快意笑著,似乎范閑受到的尊敬,也是他的榮耀。

聽著馬車外的議論聲,請安聲,按理說,范閑此時就算不像某世里的長那般開窗揮手致意,至少臉上也要帶著些滿足的笑容才對,但誰能想到馬車中的他,唇角泛起的只是無奈地苦笑。

世子為范閑安排接風的地方,還是在一石居,就是范閑初入京都時,曾經過風骨之評的那間酒樓。這家酒樓在京都里也算是豪奢的去處,但是不夠清靜,遠不是最極致的食肆,范閑不免有些不大明白為什么弘成會挑了這么個地方,卻也沒有什么意見。

等他下了馬車,才現今天這一石居竟然是出乎意料的安靜,樓前那條長街上行人不多,而往日里人聲鼎沸的樓內,更是安靜一片,幸得樓內燈火通明,不然他簡直要懷疑是不是自己出使數月,這屈一指的抓金酒樓是不是生意破敗關了門。

看見范閑眼角流露出地一絲疑惑,李弘成也不故弄玄虛,笑著說道:「今兒個我包了。」

范閑苦笑說道:「雖說你是位堂堂世子,但這陣勢也太大了。每天來往於一石居地達官貴人不知有多少,你為了請我吃飯,卻苦了旁人的口舌,只怕會惹人嫉恨。如果要清靜,城西盡多去處。就算你喜歡這處口味,包個樓層便好,整個酒樓等著我們兩個人,未免太招搖了些,靖王不說你,傳到宮里去,也是不好。」

李弘成見他說地懇切,看著他有片刻沒有說話,心里卻是有些感動,笑著說道:「怕什么?只怕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那父王愛養花,我卻愛摘花,行事向來孟浪,所謂浪盪世子的名號總是脫不了了,有什么干系。」

范閑知道以他的身份確實也擺得起這譜,笑著搖搖頭:「你啊,都快成婚的人了,也不知道收斂一些。」

聽他說到婚事。李弘成面露淡淡喜悅,卻有些不好意思多談此事,說道:「你也莫太過小意,要知道你如今手中的權力也算不小,加上你娶地那位好媳婦兒……我與你把話說白了吧,在宮中在府上,咱們這些做晚輩的自然要識些分寸,但若出了宮離了府。咱們便是真正的爺,管俅旁人說去!」

這話說的孟浪誇張囂張,偏生從李弘成的嘴里說出來,卻不惹人反感。

范閑在宮中也是憋了一肚子閑氣,便只笑了笑。跟著他往樓中走去,誰知走到樓下,看著匾上潘齡大人親書的「一石居」三個鎏金大字,李弘成頓住了腳步。將手一指問道:「還記得你我第一次見面在哪兒嗎?」

范閑笑了起來:「就是在這里。」

「是啊,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你這位大作風骨刻薄之評,連聲說瞧不起所謂才子的家伙,如今卻成了天下最出名的大才子。」李弘成忍不住搖頭笑道:「若你能想到一代大家庄墨韓臨終傳承於你,你當時還有心思罵這些才子?」

范閑想到這一年來地遭逢,也不免有些感懷,嘆息道:「年頭不知年尾事。也不怕你笑話,那時的我,只不過是一個初次入京,什么都沒有見識過的私生子,腹中自然難免幾大筐的牢騷。」

李弘成微笑看著他,知道面前這位年輕的朋友之所以能在一年內有如此大的變化,雖然有聖恩眷顧,范尚書暗中護持。聯姻獲勢這三大要素。但對方如此年輕便做了監察院的提司,在御書房里有了座位。沒有些真材實料,那是斷然不能,更何況半閑齋詩集,數次出手,這都是天下人看得盡的佐證。

關於監察院地職司,其實京都里的權貴們並沒有將陳萍萍與范閑直接聯系起來,只是認為這是陛下的意思,陳萍萍那條忠狗照旨行事而已。

「你雖然老拉我逛流晶河,但我卻沒有靠那半點兒才氣去糊弄可憐女子。」范閑看著微怔的李弘成,哈哈笑著拍了他的肩膀:「所以那些狗屎才子,該罵地我還是得罵。」

在他心中,被他詩詞糊弄過的海棠,自然不是個可憐女子。

他二人站在一石居酒樓之前「撫今追昔」,大感慨,酒樓內的掌櫃伙計們卻是緊張萬分,雖然不知道東家是怎么能請動世子將接風宴擺在這里,但如果小范大人回京後在外的第一頓飯,便是在一石居,酒樓地名聲會上一個層階不說,只怕日後打江南來的有錢書生們,都會挑著這兒來吃一頓,那銀子還不是白花花的來?雖說一石居已經足夠有名,但名權錢這三樣東西,又有誰會嫌多呢?

好在他們沒有緊張多久,李弘成與范閑就已經把臂走入酒樓,身後壓在兩端街口的王府護衛頓時收了回來,守在了酒樓的門口,同時早有伙計領著范府的馬車與眾長隨去了別處。

吱呀一聲,一石居的大門關上了,這只怕是酒樓在京都開業三十四年來的頭一次。

關門之時,李弘成似乎無意間回頭,卻眼利地現了幾個穿著尋常服飾地密探,占據了酒樓四周的要害處。他心知肚明是貼身保護范閑的監察院人馬,只是連他也拿不准是幾處的人。世子心里嘆息一聲,對范閑說道:「你還說我囂張,看你吃個飯都有監察院給你看門,出使則有虎衛給你保鏢,論起囂張,我還真不如你。」

此時二人已經拾階上了三樓,兩扇屏風一隔,一個並不大的圓桌已經擺好了幾碟精美的「涼開口」,范閑也不與他客氣,坐到凳子上才解釋道:「虎衛是支給使團的,這不一回京就收了。至於監察院……」他苦笑道:「出了牛欄街那檔子事兒,你以為院里還敢放心讓我一個人在京都里逛?」

說到此處,李弘成佯怒罵道:「你這小子也恁不夠意思,悶聲作氣地就做了監察院的提司,看牛欄街後監察院緊張地模樣。想來那時候你就已經是了……若不是刑部上鬧了一出,我竟還要被蒙在鼓里。」

算來算去,牛欄街殺人事件地時候,范閑還沒有一夜詩狂驚動聖上,世子其實也是在暗中套話,不止是他,連二皇子都始終沒有完全想通透,聖上為什么如此信任范閑。

范閑也不解釋。就著熱毛巾擦了手,便開始抓著他喝酒,嘴上直說著出去久了,竟忘了京都酒水的滋味。李弘成苦笑著,心知對方不會向自己解釋。

不一時,頭巡菜上齊,知道世子爺與小范大人有話要講,掌櫃知客伙計們都知趣地沒有多說什么。退了下去。范閑拿筷子尖劃拉了一道魚腹送嘴里吃了,咂巴了幾下,一口酒送下,顯得享受至極。

李弘成打量著他,取笑道:「放著一品熊掌不吃。盡和一條魚過不去,還是脫不了你地狹窄格局。」

范閑脫口而出:「熊掌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熊掌而取魚也。」

聽他說地有趣,李弘成笑著問道:「為何?」

范閑一拍腦袋,哈哈笑著說道:「你不明白,純是當年讀書讀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