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宮前對峙(1 / 2)

慶余年 貓膩 1533 字 2020-07-29

</br>第十九章宮前對峙

慶國皇帝其實是在等范閑的自辯折子,他本打算隨意糊弄幾下,把這事兒糊弄過去就好了,任何一位盛世的帝王,其實都很擅長這種「和稀泥」的本事。

但沒有想到范閑卻一直不管不問,擺出一副問心無愧的模樣四處游玩,將這道題目扔了回去,他心里想的很陰損——不是想讓自己咬人嗎?你這個當皇帝的,總要為我保駕護航才行,如果現在只是這種小事兒,就要自己灰頭灰臉,將來真動起信陽來了,收拾了長公主,你不得把我丟給太後去當小菜吃了?

如果是一般的寵臣,文臣,斷沒有范閑這樣的厲氣與賭氣。所謂聖心難測,天威無常,身為臣子要是恃寵而驕,誰知道哪天皇帝陛下就會記起你坐了他的馬車,一刀把你斬了,你也沒處說理去。

但范閑知道自己不是一般的臣子,而皇帝卻不知道他知道,所以這事兒就有些好玩,他在試探著這位皇帝陛下能為自己做到什么地步。

御史集體上書後的第七天,范閑坐著馬車來到了宮門之外,等他一下馬車,啟年小組的那幾位官員,都將他拱衛到了正中,黑灰色的衣服,冷漠的面色,挺拔的身軀,無不昭示著他的身份。

聚在宮門處的官員們看著這一幕,自然知道這就是如今眾官茶余飯後經常討論的那位人物,不說旁的,但論將密探放在明處來保護自己,范閑就是監察院的第一人。

今天是朝會之期,陛下特旨召范閑入宮旁聽,所有的官員都知道今天要談什么事情,心中不免興奮了起來。一些與范氏交好的文官過來與范閑寒喧了幾句。借口天氣轉寒,又躲到了宮門洞的旁邊。

此時廣場御道兩側,就只有五六位穿著絳紅色官服地官員,與范閑這一行穿著黑色官服的監察院官員,兩方對峙而立,眼光卻像穿透了彼此的隊伍,射向遠方的城廓,視而不見。

那些穿著絳紅色官服的官員。正是都察院上書參劾范閑的那些御史。范閑冷冷地看著他們,壓低了聲音說道:「一個個長的跟豬似的,居然還是清官?」

鄧子越在他身旁低揚說道:「一處查了幾天,確實沒有查出來什么。大人,這些都察院御史大多出身寒門,最重名聲,這是他們唯一可倚之處,連門房收個禮餅都要小心翼翼。確實極難查出什么。」

范閑皺著眉頭,嘆息道:「官員不貪,天下有難啊。」

鄧子越苦笑,心想提司大人地「妙語」實在是有些荒唐。

都察院御史們冷冷地看著范閑,一絲畏懼的眼神都沒有。范閑知道對方是真的不怕自己。苦笑想著,官員們如果都不貪了,自己這個監察院的提司能有什么用處?對方是言官,自己總不可能派幾個屬下把他暗殺了事。那樣的話,就算皇帝老子再如何,也只有把自己趕回澹州了。

范閑明白,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就是清官,而且他也相信一處的調查能力,眼前這幾位一定是真正的清官。但是他更明白,這個世界上最可怕地就是清官們一擁而上,來當你的敵人!——想到這點。他不由好生佩服自己那位年輕貌美的丈母娘,居然能夠使動這些不貪不腐的清官,她還真有兩把刷子。

范閑在這邊暗嘆的時候,孰不知對面那幾位都察院御史看著這位提司大人,也在心中暗嘆不已。

明明范閑這月余地所作所為,無不表現了他掩藏在詩仙面目下的實質,是位貪官,更是位長袖善舞的權臣萌芽。自己這些人掌握的證據也足夠多了。可為什么陛下一直沒有話?他們並不擔心陛下會因為袒護范閑而對自己這些人大加重懲,一方面是他們深信陛下乃是位明主。另一方面,御史大夫行地何事?就是鐵肩擔道義,鐵骨上明諫,即便死了又如何?只求白骨留余香!

但都察院的御史們這幾天過的確實不咋嘀,先是在朝中的串連沒有任何效果,不論是哪個部司的官員,一聽他們來意,面上依然禮貌,卻是死活不肯與他們聯名上書。其次是民間士子的輿論也沒有動起來,那些往年在市井之中大肆批評朝政的才子們,一聽說他們要參劾的是范閑,竟是連連搖頭,根本不信。

而最讓御史們窩火地,還是太學里那些年輕人的態度,前兒個去太學動學生的那位御史,最後竟是被轟了出來——根本沒有人相信,堂堂詩仙,庄墨韓大家的指定接班人,戶部尚書家的公子,一代年輕讀書人的心中偶像,無數閨中少女的夢中情人,會沒品到去貪圖這么點兒銀子!

「一萬三千四百兩,只是一點兒銀子?」

或許都察院御史們真是窮慣了,所以這是他們最想不通的一件事情,。

這時候,忽然一陣晨風拂過,讓宮外守著地眾官精神一振,緊接著卻是面色一變,看著天邊駕著晨光飄過來地那團雨雲,躲進了宮門洞里,那些禁軍侍衛與小黃門們也不敢讓這些權高位重的老大人們挨了雨淋,所以沒有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