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蘇州城來了位異客(1 / 2)

慶余年 貓膩 2002 字 2020-07-29

</br>第一百四十四章蘇州城來了位異客

「意氣風啊……」

范閑一只腳踩在抱月樓蘇州分號頂樓的欄桿上,一只手拿著只扇子在扇風,連綿數日的春末寒雨停了,暑氣去了又來,瞬間讓空氣中的溫度提升了起來。

他眯著眼睛,看著在大街上穿過的送葬隊伍,聽著那些咿咿呀呀的哀樂之聲,忍不住笑了起來——明青達果然有一套,表面上的悲戚憤怒,與自己不共戴天之意做的十足,竟是讓明老太君的入土儀式穿城而行,這一路何其招搖,沿路都有市民擺著小案,放著素果祭拜,還有些平日里受過好處的叫花子,在給那沿街緩緩而行的巨大棺材磕頭。

哀樂之聲,其實有時候還比較動聽,至少在范閑此時的耳朵里便是如此。

他搖著扇子,忍不住又嘆了聲:「意氣風啊……」

風自扇中,他才懶得與明園玩什么意氣之爭,拿個死人來礙自己的眼,他並不覺得如何刺激,你要游街便去游去,反正對自己沒有什么實際的損害。

在掃掉明老六以及老太君的相干心腹之後,明青達已經逐漸穩固地控制住了明園的局勢,也正是在他的強力壓制下,明家數萬人,才沒有因為明老太君的非正常死亡,而出玉石俱焚的最後吼聲。

前幾日在蘇州城里叫囂的士子們,被范閑玩了一招分化,又用棍棒教育了一番,再得不到明家的聲援,聲勢頓時弱了下來,正如范閑所料,所謂義憤,終是不能持久的。

當然范閑也清楚。要想壓制下明家內部的復仇聲音,一定苦了明青達這位老爺子,不過這事兒本來就是明青達整出來的,如果他不想范閑……飈,這些辛苦,這些為難,這些氣是必須要吞下去的。

而真正讓范閑高興的是,前些天灑在人群中地烏鴉們已經傳回了消息。不知道是不是明家的突然沉默,讓君山會的那些大老們來不及反應,至少在江南一帶,君山會的某些執事,做出了一些相當愚蠢的應對——比如撩拔市民聚眾鬧事。

憑借在這個事情中監察院的秘密偵查,憑借明青達暗中賣給華園的幾個人物,監察院已經盯住了大江下游某處庄園,那里是君山會設在江南的一個據點。

或許只是個不起眼地庄園。對於君山會也算不得什么重要所在,但范閑需要鏟除它們,來表示一下自己的姿態。

自己在江南,你們君山會就最好暫時老實一些。

如果你不老實,我就讓你閉嘴。

黑騎不能入明園。這是因為陛下不喜歡看著監察院的武力過多的進入地方政務之中。但是對於君山會這樣一個神秘的、甚至隱隱在對抗皇權的組織,慶國的皇帝陛下應該不會在意范閑會用什么手段。

江南路總督薛清也沒有反對范閑的計劃,畢竟再要請示京都,時間上有些來不及。

今日明老太君出殯下葬。也正是五百黑騎潛行渡過大江,要去血洗某處之時。

送葬地隊伍已經穿過了抱月樓下的長街,范閑注意到一些權貴人物已經很小心地退出了隊伍,這些江南人士一方面不想得罪明家,一方面也不敢太過於拂了欽差大人的面子,所以送到了城門口,便自行轉回。

「意氣風啊……」

大權在握,何懼民心如何?范閑雖然沒有飄飄然。但內心深處也開始感覺到,權力這種東西,實在有若毒品,難怪西哲有言,少龍轉述,論壇常見,絕對之某某,帶來絕對之某某。

可范閑清楚。自己並不需要腐敗。他毫不羞愧地想著,自己的精神境界。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才忍不住第三次嘆息道。

話本之中,此時應有人湊趣問道:「大人因何……」

可惜了,王啟年還要再過半年才能因南慶,身邊地鄧子越面色古怪地斟酌了半天,才憋了一句話出來:「大人……好似心情不錯。」

范閑笑啐了一口,說道:「當然心情不錯,這老婦人死的干凈利落,於高樓之上,看他人入墳,怎不快樂。」

鄧子越心想這有什么好快樂的,忍不住開口諫道:「江南民……」

只說了三個字,范閑便攔住了,冷笑說道:「莫來重復那些言論,什么民心民意,過不了幾個月,這些百姓們便會通通忘記。什么仁善,什么好處,只不過能記著幾天,終究敵不過家中做菜無油,做飯無米這些事情重要。百姓……百姓是世上最善忘的那一種人。」

話有所指,所指自然便在范閑地身世之中,在那早已風吹雨打去,化為皇廷內庫的葉家之中。

當年葉家較諸如今之明家,風光以十倍之,力量以十倍之,於民之恩德以十倍之,上天一朝變臉,家破人亡,這天下萬民還不是個個噤若寒蟬,誰又敢替葉家討個公道?

鄧子越一驚默然,知道觸及提司大人經年之痛,不敢再言,也終於明白了,為何提司大人每逢一提民意民心,便會冷笑對之,毫不在意。

「我們做臣子的,只是陛下的臣子,不是這些百姓的臣子。」范閑說了一句與為人民服務完全相反的說話。

事態至此,范閑還有什么不滿意?明家是在手掌當中那只猴子,江南必定,夏棲飛已從江北傳回消息,前些日子與二弟方面掛上鉤,京中戶部那邊風波定,杭州那邊采葯急,內庫三大坊熱火朝天,在慶余堂掌櫃的注視下,嚴肅認真活潑……

至於官場之中,范閑與薛清的關系日趨緊密。而宮中地陛下對自己的信任並未稍減,尤其是在明家之事後,范閑自損清名,毫無疑問,更添皇帝對於自己這個私生子甘於孤耿的憐惜。

左看右看,都是自己大勝之局,至於君山會……范閑的唇角閃過一抹冷笑,京外陳園里地老跛子不知道是怎樣想的。反正范閑是不打算在這件事情上深究太多,所謂養虎,便是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