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午(上)(1 / 2)

慶余年 貓膩 1708 字 2020-07-29

</br>第一百五十四章午(上)

梅妃沒有令她的家族,以及京都乃至整個慶國,對於三皇子李承平有所忌憚的人失望,成功地於慶歷十二年秋日里,誕下一位麟兒。在北方戰事緊張的局勢下,皇室再添血脈,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好的消息,極好的征兆。

只是可惜她的出身並不如何高貴,家宅偏小,不然想必整個京都,會因為這位小皇子的誕生,而更加熱鬧幾分。

三皇子李承平這些年漸漸長大,一向在人面前展現出極為穩重、知書識禮的一面,加上如今跟著在御書房聽政,又有胡大學士親自教育,本應是不二的皇儲人選,梅妃的生產,按理來論,應該不會惹出太大的風波。

然而不是所有的朝臣都忘記了當年抱月樓的事情,明面上是范閑與二皇子的爭斗,但被推到台前的卻是范家老二和三皇子,范家老二逃到了北齊,至今尚未歸國,三皇子在此事中的作用,雖被宮里一筆抹清,卻也躲不過大多數人的眼睛。

更緊要的是天下人都知曉,這位皇子與范閑之間的關系親厚,非比常人,而如今的范閑,則是因為當街暴殺官員一事,在慶朝文官系統之中只有暴戾陰酷的一面,誰都不願意日後范閑還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最最關鍵的是,慶國官場上的聰明人實在太多,陛下雖未明言,但事隔多年後,卻在清洗監察院之後,選擇了再次挑選秀女入宮,這些人早就猜到了陛下的心意,故而此次皇室再添血脈,隱隱然便添了些詭秘的感覺。

宮中的喜訊並沒有明,只是那些無處不在的口舌已經提前傳出了宮去,一夜功夫。所有的大臣都知曉了此事,有的持重為國之臣在憂心忡忡,有地在暗自興奮,有的松了一口氣,而更多的人終是緊張了起來。

當大臣們於府內琢磨明日上朝,該寫何等樣字句的華彩賀章時,臨老得子的皇帝陛下,卻反而沒有這些外人臣子那般動容。

御書房執筆太監洪竹。依然老老實實地跪在皇帝陛下的軟榻之旁,他的膝蓋已經跪痛了,冷汗不停地沿著後背向下流著。因為從傳訊到此時,已經過去了很長的時間,皇帝陛下卻一直是沉默地半躺在軟塌之上,並沒有流露出絲毫喜悅地神情,甚至連起身去梅妃寢宮看探的興趣都沒有。

洪竹不知道生了什么,更不知道陛下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只是一味的緊張,他並不知道范閑還活著,並且正在往慶國京都進,他只本著一名太監奴才的本分,再次叩。小心翼翼地提醒陛下,是不是應該起身了?

皇帝陛下有些厭煩地擺了擺手,並沒有動怒,卻也沒有起身。反而是對身旁的姚太監說道:「你說朕……有沒有機會看著這個兒子長大成人?」

姚太監心頭微震,趕緊欠下身,堆起笑臉說了一大堆廢話,不外乎是陛下春秋正盛,千秋萬代之類。

皇帝清瘦的臉上閃過一絲疲憊之意,唇角微翹,微嘲一笑,卻不知道是在嘲笑天下人。還是在嘲笑自己。如果陳萍萍還活著,他會怎么回答這句話?大概總比姚太監要有趣的多,只是那條老狗好像死了很久了……

看著眼前那一成不變地深宮夜色,他忽然想到了幾年前二皇子留給自己的那封信,又想到了與太子最後那番對話時,太子說的那句話。

「……還請父親對活著的這些人寬仁一些。」

李承乾的聲音似乎此刻還回盪在他地耳邊,讓皇帝的心微微抽緊,眉頭微微皺了起來。輕聲地嘆息道:「誰又會對朕寬仁一些呢?」

第二天。正准備大肆上賀章拍皇帝陛下馬屁的諸臣,愕然得知了一個令他們略感震驚和慌亂的消息。

梅妃娘娘產下一子。然而產後大出血,御醫搶救一夜,終是沒有搶回來,不幸香消玉殞,死於宮中。好在那位剛出生就沒有母親地小皇子身體康健,陛下傷痛梅妃身亡之余,令漱芳宮宜貴妃撫養。

漱芳宮宜貴妃撫養,那便等若將來這位貴妃娘娘便是這位小皇子的親生母親,一念及此,那些本來還在琢磨大慶龍椅將來歸屬的大臣們愕然不知言語,心知肚明,陛下的安排基本上絕了這位小皇子日後登基的可能。

梅妃已死,小皇子在宮中再無護持,梅氏家族又極為孱弱,再由宜貴妃撫養長大,哪里可能有出頭之日?

正午的陽光灑照在光輝的皇宮城牆之上,在這秋日里平添了許多暖意,然而宮內的暖意卻並不如何充分,尤其是梅妃地寢宮此時更是一片孤寒幽清,新生的小皇子早已經抱走了,嬤嬤和相關的宮女下人也一同去了漱芳宮,除了隱隱可聞的哭聲之外,一絲喜慶的感覺也沒有。

梅妃的屍身已經被整理完畢,安靜地躺在大床之上,還沒有移走。這位曾經與范閑有過一面之緣的清秀少女,依然沒有逃脫皇宮里的噩運。或許是失血太多地緣故,她地臉龐上一片霜一般的雪白,在正午地陽光下,反耀著冷厲不甘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