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殿前歡 第一百零一章 清茶、烈酒、草紙、大勢(月初拉月票)(1 / 2)

慶余年 貓膩 2666 字 2020-09-0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慶余年最新章節!

(六月一日,先祝各位節日快樂。新的一月,便是新的開始,回顧上月,實在是苦事連連,這故事也挺苦的,我的狀態進入了最差勁的一段,頂著頂著,可是依然有幾章寫的非常差勁,包括昨天那章,實在抱歉。

雷雨前後的章節我還是滿意的,可是仍然有些遺憾,因為在最初的幻想中,我應該要寫的更好些,我應該能做到更好,繼續抱歉。

這個月我不知道能寫多少,因為真的很什么……我盡力保證在十三萬字以上……上月月票拿了第三,這是我在網上發書以來的最好名次,得到了一共是六千元的獎金,在這里誠懇感謝大家的支持。

請繼續支持月票給懶但是很認真的在下,謝謝。)

……

……

由江南路通往江北路,有三個方便的途徑,但不論怎么走,總是要越過那條浩浩盪盪的大江,如今的天下,沒有范閑熟知的那些水泥橋梁,便只有靠兩岸間源源不斷的渡船來支撐水畔繁忙的交通。

內庫三大坊在閩北,轉運司衙門在蘇州,而小范大人卻在杭州,看似內庫的控制處於一種松散之中,但只有有機會接觸到這一部分的官員商人,才清楚,監察院與內庫衙門聯起手後,對於遍布江南的貨倉、專門通路控制的是何其嚴格。

尤其是往北的那條線路,刻意往西邊繞了個彎,從沙州那處渡江往北,再越過江北路的荒山,滄州路的草甸,再繞經北海,源源不斷地送入北齊國境之內,再為慶國帶回豐厚的銀兩,以采購旁的所需。

行北路的貨物,大部分在夏明記的控制之下,夏棲飛在范閑的幫助下標了幾個大標,又暗中整合了江南一帶的小商行和幫派,已經漸漸成勢。

而他之所以選擇在沙州渡江,從官員們的眼中看來,自然是因為江南水師駐在沙州,但只有范閑和他清楚,選擇沙州是因為江南水寨最雄厚的實力在此,這些內庫貨物雖然可以讓朝廷派員督送,可是……里面夾的那些東西,卻不放心全部讓朝廷看著。

夏棲飛坐在沙州城門外的茶鋪里,一面喝著茶,一面看著平緩的大江上來往運輸貨物的船只,微微眯眼。北邊的二少爺忽然加大了要貨的胃口,但還不至於讓他接不下來,畢竟現在內庫的門,對於他們這些范閑的親信來說是完全敞開的,只是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所有的貨運到那邊,同時還不能讓朝廷起疑,這就需要很細致的安排了。

好在朝廷慣例,監察內庫運作,由監察院一手負責。時至今日,當年朝堂之上大臣們的擔憂終於成為了事實,范閑自己監察自己,這怎么能不出問題?

夏棲飛將茶杯放下,緩緩品味著嘴中的苦澀滋味,心里卻沒有絲毫苦澀,回顧這一年半的時間,他有時候覺得自己似乎是在做夢,自從攀上欽差大人的大腿後,像毒蛇一樣咬噬著內心十余年的家仇一朝得雪,明家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自己的身份也從見不得光的江南水寨大頭目,變成了監察院的官員,名震江南的富商。

這人世間的事兒,確實有些奇妙。

只是他也清楚,如今的明家早已不是當年的明家,雖然朝廷沒有直接插手其間,可如果小范大人真發了話,自己也只有全盤照做。

想到此處,他把自己滿足的目光從江上舟中那些貨箱處收了回來,微微皺眉,想不明白有些事情——向北齊東夷走私內庫貨物,毫無疑問是當世最賺錢的買賣,可是以小范大人的身份,他何至於要如此貪婪?小范大人當年解釋過,長公主之所以貪銀子,是因為她要在朝中謀求權勢,為皇子們鋪墊根基,在軍中收買人心。

可是小范大人本身便是皇子,歸了范氏後又不可能接位,他要這么多銀子做什么呢?更何況陛下當年就是不喜歡長公主暗中將自己的內庫搬的差不多空了,難道陛下現在就能容許小范大人這樣做?

……

……

自長公主李雲睿失勢以來,這個不大不小的沖擊波淡淡地在天下貴人們的心中掃拂了一遍,便沒有再激起任何波濤。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平靜,暗底里人們究竟在想些什么,沒有人清楚。

只是如今人們都知道南朝那位權臣范閑,是如何深得慶國皇帝的寵信,手中的權力究竟有多大,不免群生警惕,群生期盼——不論怎么說,范閑在天下人的心中,依舊還是一個讀書人,尤其是這些年來在舞台上的表現,讓人們清楚,他和一般的慶國權貴子弟有些許不同,至於沒有那么熱血,那么好戰。

北齊和東夷,自然希望范閑能夠長長久久。北齊小皇帝就算再想把范閑拉到身邊當親王,可他也清楚,范閑還是留在南慶對自己好處最大,他希望范閑的權力越大越好,聖寵越深越好,最好能夠強大到可以影響慶國皇帝的決定。

然而這只是奢望和理想主義,沒有那位帝王會愚蠢到將和平的希望寄托在異國一位臣子身上,國與國之間的和平,終究還是體現在實力上,國家的實力,自然就是軍力!

自開春以來,燕京之北,滄州之東那片開闊的曠野之中,北齊一代雄將上杉虎被解除了軟禁,空降南線,於極短的時間內樹立起了自己在軍中的絕對權威,開始日演演兵整練,保持著對南朝軍隊強大的震懾力,壓制著南慶人的野心。

與上杉虎正面相沖的是慶國一位大將,征北大都督燕小乙。這樣兩位牛人對撞在了一起,怎么可能沒有些火花與血腥味漸漸升騰,雖說邊境線上無戰事,可是一些小的摩擦,一些刻意營造出來的緊張氣氛,漸漸彌漫。

夏棲飛主持的夏明記往北方運送內庫的貨物,之所以在滄州南便要往北海方面繞,其實便是因為滄州那邊的局勢一直有些緊張。

然而這一切在這個月里完全改變了,不知為何,上杉虎忽然收兵回北五十余里,調兵遣將,擺出了不防守不突進懶洋洋的態勢,似乎毫不在意燕小乙正領著十萬精兵在燕京與滄州中間一帶,像牛一般瞪著眼睛,時刻想上來咬一口。

緊張忽然變成了休閑,兩國列兵擺譜忽然變成了郊游,瞬息間的變化,讓南慶的軍方感到了無來由的惱火與愕然。

北齊人究竟在想什么?

燕小乙清楚北齊人在想什么,他取起杯子喝了一口北海再北的草原上產的烈酒,酒水微微打濕他的胡須,眼中的寒芒漸漸盛了起來。

自從京都的消息傳到滄州後,燕小乙便清楚自己面臨著一個危機,在自己的親信夜間壓低聲音出主意的時候,他依然保持著平靜,不發一語。

當上杉虎領著北齊的軍隊緩緩撤後,擺出一副****娘們斜倚榻上的姿態時,燕小乙既不吃驚,也不疑惑,只是一味冷笑。

北齊人自然也知道了長公主失勢的消息,知道皇帝必然要拿下自己,所以在此時此刻,上杉虎刻意示弱,將賦予燕小乙身上的所有壓力撤下,就是為了讓他能夠保存全部的力量與精神。

保存這些做什么?自然是要對付自家的皇上。

燕小乙緩緩放下酒杯,唇角浮起一絲冷笑。如果此時北齊皇帝忽然要對上杉虎下手,他也會這般做,敵國內部有問題,身為己方,當然要袖手旁觀,並且給敵人盡可能多的空間與實力,如此這般才能讓對方自己折騰起來,自相殘殺之後,坐收漁人之利,不可謂不快哉。

可燕小乙似乎沒有做什么准備,他似乎只是在等待著那一天,等著幾個老皮深皺的太監騎馬而來,疲累而下,聲嘶力竭,滿臉惶恐,卻又強作鎮定地對自己宣布陛下的旨意。

「燕小乙……著……」

長公主倒下了,他身為長公主的親信心腹,在軍中最大的助力……陛下自然不會允許他依然掌管著征北軍的十分精兵。燕小乙很清楚這一點。

他已經做好了准備,所以沒有將自己親信們滿臉的憤怒看入眼中。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陛下的旨意卻是遲遲未到,憂慮浮上了他的臉龐,心想那位皇帝究竟想給自己安排什么樣的罪名,居然遲緩了這么久?

烈酒燒心,燒的燕小乙的心好痛,難道陛下真的對自己如此信任?可是陛下清楚,當年自己只不過是山中的一位獵戶,如果不是長公主,自己只怕會一生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