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他還會有第二部電影嗎?(1 / 2)

最佳導演 機器人瓦力 4290 字 2020-05-27

《靈動-鬼影實錄》放映的第五周,以2415.83萬單周票房繼續蟬聯北美周票房冠軍,這已經是它連續4周坐在榜首的位置;第六周,隨著北美地區的學校開始陸續開學,電影業票房驟降,《鬼影實錄》單周只收下了1150.17萬票房,雖然周票房冠軍的數字終結在4周上,但它這周依然能排在第三。

按照這個票房下降百分比的勢頭,《鬼影實錄》在北美地區的潛力幾乎要挖盡了,隨著放映影院數量的逐漸減少,到北美全線下畫的時候,它能夠再收一千萬票房就不錯了。但是毫無疑問,這部電影已經是一個奇跡,一個神話了。1萬美金的制作成本,前後加起來不到100萬的宣傳成本,在北美就收下了1.542億美金的票房!

獅門公司已經在籌備著海外發行的事宜了,因為在網絡上,有著歐洲、亞洲等多個國家的影迷訴說了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可以肯定海外發行有賺無虧,人氣不一定會有北美地區火爆,但收個幾千萬票房,讓《鬼影實錄》全球票房超過2億美金,似乎是沒有難度的事情。

這個「超自然現象」讓所有的電影公司、所有的分析師齊齊跌破了眼鏡,什么電影的收益比例可以到達1.5萬倍?《鬼影實錄》告訴了大家。對此,一位華爾街的金融分析師對媒體感嘆地說:「1998年最賺錢的電影不是《泰坦尼克號》,而是《鬼影實錄》,等它登錄海外的大銀幕、推出dvd,這部電影的收益比甚至有可能到達3萬倍。獅門公司和神奇揚簡直是『搶錢夫妻』!」

獅門公司現在是全美最被人「眼紅」的電影公司,這家小公司一舉成名,頻頻見報,他們被稱為「商業奇跡」;而《鬼影實錄》的病毒式宣傳手法,也讓專業人士贊服不已,大家才不相信一開始在網上出現的「謠言」不是獅門的手筆。

自然,也有很多電影公司不想讓獅門好過,他們對媒體說:「《鬼影實錄》的宣傳方式都是那個華裔導演的主意,他到我們公司尋求發行的時候,就跟我們說過。那家伙有一套完整的計劃,他告訴我們『我這套方案可以把很多、很多觀眾趕進電影院,相信我!』但是我們不願意用這種裝神弄鬼的方法,而獅門用了,他們都是無恥的騙子。」

其實那些電影公司只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而已,事實就是,因為錯過了送上門的《鬼影實錄》,遭到公司解雇、停職、降職的購片部經理就有好幾位,包括了藝匠公司的斯蒂芬-托馬斯。藝匠公司的董事長聽聞自己的公司是曾經拒絕王揚的「五十四家」電影公司之一,就叫來藝匠的ceo追究責任,然後斯蒂芬-托馬斯成了出氣筒,他被炒了魷魚。

而在放映的第六周,隨著有些電影院結束了《鬼影實錄》的放映,獅門公司也開始得到了電影院交上來的稅前片租。

《鬼影實錄》目前北美的票房是1.542億,這些錢當然是要分的,獅門公司和院線。那么一部電影的票房收入到底是怎么分?這個就要看發行公司和院線具體簽訂了什么樣的合作合同了。

合作的方式有好幾種,一種叫做議定保底價,這種合作方式,就是發行公司用錢一次性買斷電影院的大銀幕一段時間。打個比方,獅門公司交給「維太放映機」電影院10萬美金,得到了一塊銀幕的0:00-6:00時段的放映權,為期一個月。那么接下來的這個月里,無論《鬼影實錄》賣了多少張票,所有的票房都是你的,最終電影院不會拿走你一塊錢。

但是這種合作方式並不受歡迎。在北美地區,發行公司和院線主流的合作方式是分成。分成的比例,一般在影片上映之前,雙方就已經談判好和簽下合同。這么多年下來,雙方的分成比例早就形成了慣例,現在基本上都是采取一種叫做「90/10-with-floor-of-70%」的模式。

這種模式的意思是,以周為單位,把《鬼影實錄》在一家電影院的周票房總收入,減去一開始就談好的電影院必要固定開支,例如清潔費、電費等等,再乘以90%,得出的數字就是獅門公司得到的片租。

不過這個只是a方案,這種模式還會同時簽訂b方案,就是用總票房不減去電影院的放映開支,而是直接乘以70%(這個比例一般商定在60-70%之間),得出的數字便是發行公司的那一份。

所以發行商一般會看看a和b哪個數字大點,然後選擇大的那個作為這周從該電影院得到的提成收入。

當然,一般情況「90/10」只是放映前三周的比例,然後第四、五周為60/40、第六周為50/50、第七周為40/60……具體的變化就要看合同了,當初簽訂的時候定下怎么樣,就怎么樣。

無論如何,一部電影從上映到下畫,所有的票房總收入,發行商和電影院雙方的分成,一般大概會是50/50,一半對一半。

那么有人問了,電影院會有瞞報票房的情況嗎?首先,發行公司自己會雇用專業的調查公司,有時候公開地、有時候不公開地到電影院抽查情況;其次,美國自身有一套嚴謹的司法系統,包括稅務部門等都在盯著,所以瞞報票房、謊報票房的行為很罕見。基本上沒有院線公司會起這點愚蠢的貪心,破壞自己的信譽,還要遭到法律的制裁。

《鬼影實錄》的分成模式正是「90/10-with-floor-of-70%」,放映六周結束,1.542億票房,獅門公司得到了9176萬,接近60%的稅前分成,再減去接近三百萬的成本費用,里面包括了宣傳費、拷貝費、運費、印刷費等等,最終六周總票房的稅前盈利是8875萬多。

北美地區沒有超過一億元的稅前盈利,而按照目前只剩下五百多家電影院還在放映《鬼影實錄》,而且分成比例已經降到40/60的情況來看,到電影全線下畫的時候,稅前盈利也不會超過一億。所以王揚同意了和獅門公司執行40%的分紅方案。

於是,獅門公司的財務部門在核算結束後,開始向稅務局交納各種公司稅款,幸好獅門公司只算一家小企業,所以能享受一些優惠政策,但還是交了接近20%的稅,稅後只剩下了7158萬多美金,王揚分到了2863.2萬。

但是事情沒有就這樣完了,因為王揚還要向稅務局交繳聯邦個人所得稅、加州個人所得稅等等稅務。美國的稅種太多了,一個普通人根本搞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說懂得怎么合理地避稅了。所以王揚再次去了「誠信」律師事務所,向希伯來-卡爾這個律師咨詢了很久,才搞懂了這2863.2萬交完稅,大概只會剩下2140萬左右。

當然王揚不會馬上就到稅務局申報和繳納稅款,因為美國的個稅一般是一年一交,而每年的個稅申報截止日是4月15日,在那天結束前申報了就行,如果過了那天你還沒有申報,那就是偷稅漏稅了,等待著你的是國稅局的調查和重額罰款。

王揚不是想要拖稅,而是電影的分紅還在陸續入賬,等明年一口氣清了今年的所有稅款,才是最方便的。反正他得到了二千一百多萬的可用資金,一舉成為了千萬富翁。

雖然獅門公司沒有對媒體透露王揚具體的分紅數字,但媒體還是打探到了一些細節,從而猜測得出王揚的分紅在千萬以上。這個猜測也得到了獅門公司的默認,發行部經理喬恩-菲爾蒂梅爾說:「他得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得到的財富,而他只有18歲,太年輕了不是嗎?我希望他能珍惜這些,祝他好運!」

「最年輕的千萬富翁」,這是《洛杉磯時報》送給王揚的最新一個頭銜,文章里找來專業的分析師,評估王揚的身價已經超過二千萬,而隨著《鬼影實錄》海外和多渠道發行,他的身價很快就會漲到三千萬以上。

對於媒體這些報道,王揚沒什么所謂,不否認也不回應,對比起「最年輕的千萬富翁」,他更喜歡「最年輕的導演」這個頭銜。

得到了這筆巨款之後,他的生活並沒有什么改變,他依然租住在原本的那間公寓,只是把里面那些破爛得實在不能再用下去的家具換掉了,然後購置了一套高檔的家庭影院器材,瘋狂地掃下了很多電影dvd,准備收藏和好好欣賞;另外,他還買了一輛通用的雙門轎車,方便自己出行。

媒體對他的關注逐漸退熱,他不肯配合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例如《名利場》雜志邀請他拍攝一組寫真,兼做專訪,他拒絕了,他寧願在家里看看書,看看電影,也不想去拍攝寫真。一來他暫時沒有這個興趣;二來他要從這些事情中早點脫身出來。

什么雜志專訪、什么名人派對……他不能沉迷這些,不能讓自己把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他還年輕,他需要的是保持進步,而不是迷失在成功帶來的誘惑中,直到被人踢出局。他不停地提醒著自己:「揚,你只是一個菜鳥,你什么都不是,看看關於《女巫布萊爾》主創們的後續報道吧,你想成為他們嗎?想想自己的初衷!?成為一個導演,拍電影。」

所以王揚拒絕了《名利場》的專訪,拒絕了一些派對邀請。他知道最終決定一部電影是否成功,不是取決於你參加了多少個派對、或是上了多少個雜志封面;而是取決於電影的本身。

在做完《鬼影實錄》的後期宣傳之後,他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每天在家里看書看電影,有時和傑西卡等好朋友聊聊電話,偶爾一起出去玩,生活得很平靜。在此期間,他加入了導演工會(dga),雖然行程很低調,但還是被一家八卦小報登了出來,然後直到九月底的這兩天,他又上報了。

上報的原因是獅門公司對媒體宣布了一個新的拍攝計劃,他們將拍攝《靈動-鬼影實錄2》,而且已經以500萬的價錢,從王揚手里購得了一集的續集版權。

是的,王揚又進賬了500萬,一開始獅門公司只肯出100萬的價錢,但是王揚理都不想理他們,只有一個字「no」,又透露給喬恩-菲爾蒂梅爾一點信息「新線、藝匠……還有很多公司都聯系了我,他們知道我的續集版權還在,他們想要購買。」這是事實,現在輪到了新線、藝匠、帝門等公司主動找他,語氣誠懇跟他商討,而王揚還給了他們一個個的「no」。

不過他也不會認定獅門,他雖然很感激獅門公司給他的機會,但是《鬼影實錄》也給獅門帶去了幾千萬的盈利,沒誰欠誰的。電影的續集版權,哪家公司符合他的條件,他就給哪家公司。

於是,獅門公司的開價一路提高到了500萬,但藝匠那邊似乎鐵了心要買,他們又把價錢抬高到了700萬,再加總票房的20%分紅。最後王揚選擇了獅門公司,500萬,加總票房20%分紅,他作為這個選擇有幾個原因,一,他和獅門公司關系好;二,他實在擔心藝匠會拖欠分紅;三,講到拍攝恐怖片的續集,未來的獅門公司一直做得很好,雖然市場需要時間來消化《鬼影實錄》,但是一年後上映第二部,盈利應該沒問題,不是圖20%分紅有多少,重要的是保住《鬼影實錄》這個招牌。

花了這么大的價錢,獅門公司對於《靈動-鬼影實錄2》自然是非常看重,所以他們剛一買下版權,就把這件事大肆宣傳,同時宣布了《鬼影實錄2》將不會是王揚執導。獅門紅人喬恩-菲爾蒂梅爾對媒體說:「不邀請王揚執導,是因為我們想要轉換電影的風格,第二部的故事背景會放到辦公室,這顯然不是18歲年輕人擅長的場景。」

對此,很多影迷早有意料了,除了很少一部分人說「不會看非王揚執導的《鬼影實錄》」,大部分人都是持觀望態度。而媒體在報道這條新聞的時候,也表達了他們對王揚未來的看法,《洛杉磯時報》說:「盡管這個幸運的年輕人身價又增加了500萬,但他剛剛被無情地拋棄了,他失去了《鬼影實錄》的導演話筒,而且現在看來,沒有哪間電影公司願意把一個話筒遞給他。」

《芝加哥太陽報》翻出了王揚之前在《奧普拉脫口秀》里回答奧普拉的一段話:「不,我想我暫時不會再拍恐怖片了。」《芝加哥太陽報》的語氣頗是不善:「難道揚早就知道了,自己不會被邀請成為《鬼影實錄2》的導演?我有個同事問,他為什么不選擇自己投資拍續集,再來一次1萬變一億?我想這才是他的精明之處,直接得到500萬,然後好好享受生活,不好么?現在的問題是,揚不拍dv恐怖片,他還能拍什么?噢,他還會有第二部電影嗎?」

看了這篇報道,王揚在電話里跟瑞秋開玩笑說:「他說得很對,我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坐在家里收錢,這很好。」瑞秋笑道:「是啊,正好符合你的退休計劃。」王揚哈哈一聲,對她笑道:「不,我又不想退休了,我會有第二部電影,我跟你說過的,歌舞片。」瑞秋問道:「揚,你真決定了?」王揚點了點頭,認真地道:「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