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50%(1 / 2)

最佳導演 機器人瓦力 2107 字 2020-05-27

《記憶碎片》的首周票房最終收到了1175.3萬美金,這個成績讓它排在周票房排行榜的第二位,周冠軍則繼續是放映第四周的《拜見岳父大人》,1886萬的票房,但它的放映影院數是2647家,而《記憶碎片》只有521家。電影票房史上又一匹黑馬誕生,來自火焰電影的推出,這是它今年里第三部的熱賣電影,也是全部的三部。

火焰的眼光自然讓媒體、影迷們嘖嘖稱道;而更讓專業人士、電影公司們關注和感嘆的,是《記憶碎片》的宣傳手法,火焰電影精確地抓住這部電影的賣點,清楚普通觀眾的市場心理,一連串層層遞進的病毒營銷,再加上一個「聖丹斯最佳劇本」的獎項,成功地挑起了影迷們的興趣和好奇,這是一個經典的電影宣傳案例。

現在所有人都相信了《鬼影實錄》的整個宣傳方案都是神奇揚的主意,在最新一期《華爾街日報》的「電影病毒營銷的魔力」專題里,分析師認為互聯網在宣傳上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是未來的一個主戰場,談到現況,他稱:「現在把病毒式營銷運用得最好的,是神奇揚和他的火焰公司,《歌舞青春》、《當幸福來敲門》,還有現在的《記憶碎片》,他玩得爐火純青。而失去神奇揚的獅門公司,在《鬼影實錄》之後,他們就一直碌碌無為。」

在《記憶碎片》的首映這一周,獅門公司有四部獨立電影在大銀幕放映,排行最高的一部是放映四周、只有65家影院數的《鄰里之間》,它這周收了20.4萬票房,排在第30位,總票房29.6萬;41位的是40家影院、10.8萬票房的《urbania》;首周放映的兩部,分別是15家影院、3.7萬票房的《曾經的生活》;10家影院、7000美金票房的《明星》。

這是獅門一貫的漁翁撒網式運營策略,購買很多便宜的小成本獨立電影,不用什么宣傳費用,安排十幾二十家影院試水一周,不行就撤下來,像《曾經的生活》和《明星》就沒有第二周放映了;如果有賺頭,就像《鬼影實錄》那樣,那么就繼續放映,再視情況增加影院數。只是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淘到寶貝了。

在電話里,王揚聽到了老熟人喬恩-菲爾蒂梅爾的聲音,在道賀了《記憶碎片》的成功後,這位獅門ceo連連感嘆:「揚,我不得不說我又後悔了,我當初就應該和你搶,真是可惜!我們失去了一部《鬼影實錄》。」他又哈哈一笑,說道:「不過幸好聖丹斯電影節一年一次,明年我不會再犯這個錯誤了,你買哪部,我買哪部。」王揚只是笑著回應他:「喬恩,小心點,我會先買爛片,等耗光你們的錢,我才去買自己真正想買的。」

雖然是票房黑馬,但是《記憶碎片》復制不了《鬼影實錄》的奇跡,它是一部高分佳作,但它本身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受宣傳效果影響都是懸疑片影迷,甚至都不是恐怖片,這一部分「愛動腦愛思考」的影迷有限,所以就算把市場的蛋糕全部吃下,也就那么大。

再說普通的病毒營銷,永遠都比不上騙局式的病毒營銷,但人們不是那么容易上當受騙的,《鬼影實錄》是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不過盡管如此,《記憶碎片》的票房潛力卻並不只有一千萬,在第二周的上映,它的放映影院數會增加到1564家,而火焰電影的分析師評估,這部電影的北美票房能收到大概5000萬以上,足夠收回整個成本。而賺錢的地方還有海外銀幕、dvd等周邊。相對於購片的成本,公司最終會得到3-5倍的凈利回報。

在一眾的獨立電影公司里,現在的火焰電影無疑是最風光的那個,它瘋狂的投資手段更是讓人吃驚,一億收購藍天工作室、獨立投資制作6000萬的《休斯先生》……《華爾街日報》稱之為「瘋狂揚!」

但馬克-斯朗特認為這並不是健康之道,大制作大投資有它的優點,也有「風險高、回籠資金慢」的缺點,別看獅門公司似乎碌碌無為,但它的確在賺著錢,而且風險低,這才是一種正確的長久運營策略。不過他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消除那個年輕老板的「瘋狂」性格,也許連「mrs.boss」傑西卡也不行。

所以他沒有過多地勸阻大投資,但是力主公司學習獅門,每年拿出幾千萬進行漁翁撒網,多多購買一些便宜的獨立電影,幾萬塊的、幾十萬的,就算上映票房不行,也可以在dvd、錄像帶租賃等方面挖掘潛力。

王揚點頭同意了,他明白獅門公司之所以能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變成獨立電影公司里的巨頭,正是靠著這一招。但他的想法是再注冊成立一間子公司,叫做「flames-man」,就像「20世紀福克斯」和「福克斯探照燈」的關系,專門做購片發行的業務;而公司自制的電影則由「火焰電影」發行,保持著公司只出精品的形象。

在《記憶碎片》上映第二周、火焰電影劃款五千萬著手成立flames-man、王揚忙著和瓦雷-菲斯特給《朱諾》做最後的調色工作的同時,美國也有著一件大事發生,那就是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的投票日期開始了。

但是王揚沒有前往投票站進行投票,他很高興看到比爾-克林頓即將滾蛋下台,不過這屆無論是共和黨的喬治-布什、還是民主黨的艾伯特-戈爾,他都不太喜歡。

這屆很奇怪,喬治-布什銳氣開明的形象像民主黨人,而艾伯特-戈爾的呆板形象卻像共和黨人。這是共和黨做出的改變,為了重返白宮,喬治-布什的綱領主張已經向著中間立場靠攏,社會保障制度、醫療保健計劃等承諾都是演講的重點,除了「重建軍事力量」這一點,他和艾伯特-戈爾的演講幾乎一模一樣。

共和黨和民主黨的人很早就聯系過王揚,希望得到他的一票和公開支持,那樣意味著能得到更多的華裔選票,但他拒絕了。如果非要做出一個選擇,王揚會投艾伯特-戈爾一票,幸好投不投票是他的自由,既然那兩個人都無法真正打動他,他就干脆不問政事,在博客里也沒有談論大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