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大的絆腳石(1 / 2)

最佳導演 機器人瓦力 2167 字 2020-05-27

「文藝類的電影沒什么大問題,每年參加電影節,也有獲獎。」聽到主持人的點名,坐在舞台右邊的張藝謀舉起了麥克風,一臉認真的微笑:「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以前我們對准一個題材,堅持藝術創作就行。今天年輕人都看好萊塢,看王導的影片,我們那些就覺得土里土氣,不時髦了。」

王揚回應了一個微笑,雙手環胸的馮小剛側頭看著張藝謀;而座席上的年輕人們都默默點頭,現在的市場不會再喜歡那些農村電影了,受到好萊塢那些大片沖擊,不但觀眾不喜歡看,連他們這些搞電影的都不樂意著眼農村,古裝武俠動作愛情科幻……產業化之後豁然開朗。

「如果年輕人都不愛看你的電影了,那就沒有意義了。」張藝謀的左手做著手部動作,說道:「你不能只堅持你的藝術,孤芳自賞。時代不會等你,你還沒醒過味來呢,你還曲高和寡呢,時代過去了,你也就過去了。現在講究要做到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的統一,就是大家說的商業片。」

張藝謀說著頓了頓,怎么樣轉型拍這個商業大片,拿到比《英雄》更好的成績,他還要好好啄磨。和好萊塢比較?他繼續說道:「而中國主流商業片和好萊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電影技術、講故事的手法、劇本、表演……電影本身之外還有宣傳包裝,這些我們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不只是中國,好萊塢是全世界電影的『敵人』,現在所有歐洲老牌的電影大國,都被好萊塢電影占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他們現在都步步退守,都在討論怎么樣讓民族電影、本土電影健康地發展下去。」

「好萊塢就跟nba似的,世界聯隊都不一定打得過它。」張藝謀語氣淡淡卻似乎有點自嘲,馮小剛點了點頭,王揚面無表情,張藝謀繼續道:「中國的電影產業化才剛剛起步,不可能一天兩天就趕上好萊塢。這種差距我們應該認識到,認清它,再逐漸縮小差距。」

看著台下的年輕校友們,張藝謀最後說道:「我們的人口和經濟發展擺在那,未來一定是全球名列前茅的電影市場。我認為電影的希望在年輕人身上,未來10年、20年,30年……一定會出現一個優秀的年輕導演群,用他們優秀的作品和好萊塢相抗衡,再逐步占領海外市場,面向世界。」

啪啪啪!多功能廳里頓時響起了一大片掌聲,再變得震耳欲聾,北影學生們都一臉自信笑意地拍著手,這才叫有水平!切合實際!

王揚聽著這些掌聲,心里也挺高興,起碼產業的年輕人們都很有信心沖勁,很好不是嗎?但想要縮小各方面的差距,還是得一步一個腳印。

對於好萊塢的「侵占全球」局面,雖然他算是其中一員,有著一間急速成長的電影公司……可是他卻非常無奈,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世界電影格局。

這樣的格局是十分不健康的,每個國家有著自己本土的文化氣質,電影也就百花齊放。比如像香港電影,它和好萊塢的味道截然不同,黑幫片、無厘頭等都是它的閃光,然而現在也衰落了。

除了一個電影人、一個普通觀眾希望看到有健康的百花齊放,作為華裔,王揚自然亦真心希望華語電影能夠強大,無論中國內地、香港、台灣都可以走向世界;說大了他更祈禱這片土地各方面都能擺脫枷鎖,早日強大,為全球華人爭取到更大的話語權,更公平的目光和待遇。

可是他能給中國電影提供些什么幫助嗎?先不說「上面」,每個地方的電影業,都必然要靠著那個地方綜合各方面的基礎,例如教育、觀念、環境、市場……靠著本土電影人發展起來的,也只有土生土長的電影人,才做得出本土的風味氣質、時代特色。

讓他拍中國內地九十年代、現今年代背景的電影,倒不是完全沒有概念,卻也找不到什么感覺;再者導演只是導演而已,制片只是制片罷了,沒有一支好的創作團隊,一部大片無法完成。

如果想要制作那么一部電影,比如像目前還處於籌備期的《功夫熊貓》,一整支創作團隊都依然在了解研究著中國傳統文化,吸納著華人、亞裔成員……等到每個創作職位都做好了准備,制作才會開始。

隨便一個問題,中國內地的80後年輕人玩著什么東西長大?有什么共同的美好回憶?有什么共同的俚語?王揚不清楚,他的創作班底更加根本不會清楚。最了解這片土地的,是成長在這里的人。

而不管什么好萊塢不好萊塢,拍電影是他這輩子認准的追求,沒有可能「為了不幫助好萊塢電影侵占全球,我不拍了,拍了也不往海外發行。」那是什么樣的白痴?

不過盡管不是超人,王揚認為還是有一些事情,是他可以做的、適合做的、樂意做的、應該做的。

就像這一次的《mit-21-team》,給全球大銀幕帶來了一個新的華裔男主角形象,不是很好么?而即將立項的《螢火蟲》,他將要融合更多中國元素,他要把東方的唯美意境帶進到科幻世界。

除了自己,王揚希望世界電影中心好萊塢能夠涌現更多的華裔面孔,更多有市場地位的華裔導演,制片人。只要人數上去了,影響力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而他可以做的工作,就是使用手中的資金資源,讓火焰電影給予一個好的環境、更多機會像林詣彬、溫子仁、李安……同時如果華語圈這邊有什么優秀電影的話,火焰電影也會力爭它的海外發行權,把它帶到北美,帶到全球。

「張導說得很好。」待台下學生們的掌聲停歇,戴著眼鏡的男主持人望著三人,又問道:「既然電影技術各方面都存在差距,是不是我們先做自己最熟悉的比較好呢?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還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然後張導也拍了《英雄》,現在准備著《十面埋伏》,中國電影會不會進入一個古裝武俠大片的時代?」

「我知道陳凱歌也有意思拍一部古裝片。」馮小剛拿著麥克風說了一句。見談到了《十面埋伏》,張藝謀說道:「武俠片對我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種類型,它可以展示你的想象力,考驗你的創造性。其實拍《英雄》的時候,我們就在編寫《十面埋伏》的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