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確定(1 / 2)

最佳導演 機器人瓦力 2250 字 2020-05-27

時間匆匆,《ia3》最終以8536萬開幕票房奪下3月31日至4月6日的北美周冠軍,平均單館$22,062的成績十分喜人(3869家);而它在接下來的次周4月7-13日卷走4677萬(-45.2%),但這個傲人成績未能讓它蟬聯桂冠。

首周的《鬼影實錄4》大收5270萬票房,平均單館$16,869(3124家),要知道它的制作成本只是500萬!這讓獅門眾將士欣喜得幾乎抱頭暢哭,太棒了,太棒了!去年《鬼影3》首周就5513萬「而已」!犯了一回巨大錯誤後,他們保住了這個失而復得的神奇果實,不過媒體大眾的評價反響驟然大幅下降,也令獅門有些膽戰心驚。

《鬼影3》的爛番茄三項指標是55%/50%/85%,最終1.08億北美票房/2.10億全球票房;《鬼影4》的新鮮度跌至45%/35%,然而最恐怖的是觀眾喜歡度只有54%!

「打哈欠,如果你是第一次看《鬼影》可能會覺得ok,但你真的應該去看看《鬼影實錄》了,小心被嚇壞。」克拉倫斯-e這么說;「沒了神奇揚,什么都變得糟糕起來了,可怕的沉悶和無情的睡眠誘導。」賈森-s說;「沒有嚇到我,他媽的跟我預想的一模一樣,我已經受夠這些愚蠢續集,當你沒有王揚,你就該收手。」安迪-c說;卡爾文-r說:「噢,親愛的,它是可怕、草率和愚蠢的,還不如老奶奶的鬼故事。」……對於一部要經營和依靠「鬼影迷」群體支撐的類型電影來說,這是一個幾近毀滅性的打擊,搞不好《鬼影5》就game-over!

面對著影迷粉絲們的指責,獅門真是苦不堪言,假若說當年還有機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打動王揚繼續拍《鬼影》,現在可能么?他肯監制《鬼影3》已是給了獅門天大的面子!

當然不能眼巴巴看著《鬼影》系列再度走進泥潭,獅門可是想拍到8、9,10的,喬恩-菲爾蒂梅爾趕緊打電話向神奇揚求助:「看過《鬼影4》了嗎?出了什么問題?《鬼影5》怎么拍?」王揚最近忙得分身乏術,哪有那么多時間理他?而且他沒到影院看過《鬼影4》,便說了一些官方回答:「注意加強懸疑性,不要簡單……」

喬恩-菲爾蒂梅爾卻如獲至寶,把神奇揚的話全部都記了下來,准備作為獅門制作《鬼影5》的重要參考。

這些天《無間道風雲》的選角工作是媒體大眾的矚目焦點之一,兩個女配角上更是鬧得沸沸揚揚,因為一個小角色而震動好萊塢,也只此神奇揚的電影了。亦是因為這部電影馬上就將開拍、年底就要上映才會形成這股效應,雖然大眾非常關心試鏡的情況,但流出來的八卦消息並不是很多,只是根據一些女星的朋友透露的匯總,無論艾米莉-布朗特、詹妮弗-洛芙-休伊特、傑西卡-貝爾……她們都說自己需要好好想想神奇揚的建議。

而最受關注的四張大牌,海瑟薇、斯嘉麗、奈特莉、娜塔麗,全部不約而同地保持沉默,一點消息都沒有。接受《好萊塢報道者》采訪的王揚則表示:「大家的表現都不錯,但我們必須作出最適合的人選選擇。」同時他透露《無間道風雲》的主演陣容將在四月底完全出爐。

美版《無間道》已敲定片名為the-departed。

此前在經過一段時間考慮和選擇後,王揚淘汰了別人建議和自己想的or(你死我活的名聲)、killing(致命的,難以忍受的)等名字,決定美版《無間道》「還是」定名為the-departed(死者)。

這個片名的意義很廣泛、效果很幸運,更重要的是「失去身份即為死者」這句話是港版、wb美版的共通點,是對這個雙雙卧底故事的很好詮釋,wb《無間道風雲》固然以主題去講身份的重要性、不同身份帶來的生活變化、和理想背道而馳的生活帶來的痛苦等,《無間道》卻也包括了這些情感內涵,陳永仁說:「給我一個身份就行了,我只是想做個普通人。」劉建明說:「我想和他換。」

不同的是,港版的陳永仁和劉建明被各自的環境、遭遇與見識影響,對自己本來的信仰產生懷疑,處於痛苦掙扎中,尤其劉建明想做一個真正警察;而wb版的比利是一味的好人,他和黑幫沒有任何真實感情,這也是原版式「傻強」不登場的原因,科林則是純粹的壞人,他沒有「我想做個好人」的想法,他不會內疚和痛苦,是個十足「二五仔」。

於是《無間道》以兩個卧底對峙為敘事核心,慢條斯理地探討人性善惡,找到更多的情感去支撐故事,它多了一重「身份迷失後帶來的痛苦」。

而明朗狂暴的《無間道風雲》的世界里沒有人迷失,科林想盡千方百計去維護警察身份,就像一個盾;時刻想著擺脫黑幫的比利則像一支矛,矛盾碰撞形成了極大的戲劇沖突,這也直接導致影片沒有那么多人性善惡的思考,相對的增強了生活真實感和戲劇沖突感,換句話說商業性更強,一部好萊塢體系下的商業藝術片。

這自然又涉及了東西方社會文化、電影文化等等不同,以至於出現了有相同內核,風格和內涵卻完全不同的兩部電影。

總而言之,《無間道》里每一場人物對峙戲都充滿了精致優雅的鏡頭運用和剪輯,演員表演上的分寸感,即火候的控制和掌握,還有精煉和暗藏玄機的台詞、暗涌和抗衡的情緒張力、烘托情感的細膩配樂;而在《無間道風雲》里,則是扎實的蒙太奇和剪輯,但以光影、道具等構圖手法豐富鏡頭背後的隱喻,還有火候失控的演員們、火爆的台詞和行動,更多在外部肢體而非內心的沖突。

王揚想自己會有所選擇,關於身份、關於人性善惡、關於情感……都按照他喜歡的解讀方式去講那個故事,帶有婉惜味道的「the-departed」正好。

不過年底時在亞洲華語區上映,從未來資料來看,難道亦被翻譯為《無間道風雲》、《無間行者》?王揚一點都不喜歡這兩個片名,因為它們完全沒有表現出半點有趣的意思。

通過這些天重溫《邊緣人》等香港警匪片,王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港片的魅力,也更清楚了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