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元皇所囑(1 / 2)

對於孟奇的嘆息,於半山和齊錦綉完全摸不著頭腦,是自己兩人資質不夠,還是心性有差,以至於元皇惋惜感慨?

雖疑惑難消,忐忑不安,但面對一位諸界皆可稱尊的大能,他們委實不敢主動詢問,只好七上八下地等待著。

過了片刻,他們看到元皇負起雙手,踱了兩步,平淡道:「你們自下界飛升而來,恰好在我昆侖山內,也算有緣。」

自下界飛升而來?這幾個字就像一道道驚雷,炸響在於半山和齊錦綉心里,震得他們腦海嗡隆作響,自己兩人時刻謹守的秘密竟毫無意義。

不過轉念一想,元皇仙中都能稱尊,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豈會不知昆侖山里異常?

他不清楚自己兩人來自下界才奇怪!

兩人剛收束心情,便看見「元皇」蘇孟手中亮起億萬毫光,色澤金黃,凝成了一朵金蓮,金蓮坍縮,化作一冊金書,材質輕靈但非是虛幻,實實在在。

虛空造物?虛空造物!於半山和齊錦綉四只眼睛都難以遏制地瞪大,透過萬界通識符,他們自然了解了一些逆天能力。

虛空造物就是其中之一!

據一些上古典籍記載,要違背法則違背邏輯般虛空造物,傳說級的掌控入微只是基礎,更為重要的是,「造物方面的體悟」得超越法理,貼近大道,這也是大神通者所在境界稱為「造化」的原因之一。

「元皇」蘇孟難道已跨過苦海最後一個階段了?

孟奇淡笑道:「改變物質與真正的虛空造物還有一定距離。」

說話聲中,他將金冊飛了過去:「此乃《元始金章》《八九玄功》的開竅篇和外景篇,你們自行選擇修行哪門,若有疑難,可用萬界通識符搜索這個號碼,加入名為『玉虛門下』的武道交流群,報上姓名即可。」

眼見於半山和齊錦綉臉龐一點點「放光」,就要跪倒叩拜,孟奇揮了揮手道:「暫且只算玉虛記名,稱呼貧道為掌教即可,你們初入真實界,先游歷一番,三年之後再做考校,看是否正式列入門牆。」

於半山和齊錦綉沒有半點失落,反倒愈發激動和狂喜,道門聖地,仙家洞天,豈是那么好進入的?先記名,再游歷,後考校,理所當然!

「多謝掌教仙尊!」兩人默契叩謝。

孟奇深深看了他們一眼,忽然屈指一彈,一團朦朧似水的光彩飛出,裂成兩塊,分別鑽入了於半山和齊錦綉的眉心,炸成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圖案,竟是一門秘術。

「這是貧道參悟佛門『降三世明王』神通所得之精神秘法,能淬煉靈覺,反照自身,影響他人,修煉到深處,你們彼此為伴,氣機激發,還能照見宿世輪回記憶,為體悟『我是誰,誰是我』打下基礎。」孟奇的聲音有些飄渺。

於半山和齊錦綉被改良的「變天擊地大法」所蘊之奇妙震動,陷入其中而不可自拔,等到慢慢回神,窗外已是空空盪盪,仙蹤難覓,與之前的清冷別無二致。

若非手中還有金冊,腦海內藏著秘法,兩人幾乎懷疑剛剛只是經歷了一場夢境。

但整件事情比夢境還要讓人不敢相信!

做夢的時候頂多會幻想終於在昆侖山雲深之處找到了玉虛宮,獲得了仙緣,哪敢奢望元皇蘇仙尊親自上門?

諸界唯一,仙中為尊的傳說大能親自上門!

深吸了口氣,於半山朝向昆侖位置,鄭重三叩九拜:

「多謝掌教仙尊,弟子必不辱玉虛之名。」

齊錦綉跟隨叩拜後,摩挲著那冊金書,回味著精神秘法,忍不住嘴角含笑道:「以前常聞九世積善,可投慶余之家,得享榮華富貴,半山,我們有此絕大仙緣,真不知多少世修行才換來的……」

於半山難言笑容,點頭道:「只望不辜負了這番仙緣。」

兩人心潮澎湃,難以入靜,絮絮叨叨,回憶過往,暢想將來,好半天後才平復了一點,翻看起金書,瀏覽「元始金章」和「八九玄功」。

「半山,你初入外景,看來最需天材地寶凝練……」看著兩門功法的外景篇,齊錦綉微皺黛眉道。

八九玄功所需的天材地寶簡直讓人瞠目結舌,沒有門派支撐,不是身家豪富,只能一點點累積,不知多久才能完成外景前面兩重天的修煉,倒是「元始金章」還好,雖然不同的修煉方向有不同的天材地寶要求,可單個方向而言,遠遠不及八九玄功。

於半山沉吟道:「不知這些天材地寶獲得容易還是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