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死罪難逃(1 / 2)

第166章:死罪難逃

李相哭得悲痛欲絕,幾欲背過氣去。

蘇若清置若罔聞,他從袖中再取出一只錦盒,丟到李相面前,道:「打開看看。」

李相不敢有違,只好顫手打開。里面是一沓泛黃的紙,他取出最上面的一張,那上面的字跡與方才蘇若清丟得滿屋子皆是的信件上的字跡一模一樣。

李相頓時就如遭雷劈,萬劫不復。

蘇若清道:「當初,戎狄進犯北夏之時,你跟戎狄通信,不惜令北夏戰敗以用城池和解作為條件,也要讓戎狄殺了葉修和葉宋,為此還派李故奔赴戰場以作里應外合之用。上面白紙黑字,全乃你親筆所書,以及戎狄的回信,都寫得清清楚楚。你大可以看看,還記不記得自己做過些什么事。」

「這、這些、怎么會……」李相瞪大了眼睛,眼里寫滿的全是絕望。

蘇若清看著李相,淡淡然道:「你是說這些通信,約定在你們雙方看過以後便焚毀以免留下蛛絲馬跡吧。可惜信被朕截了下來,你們手上各自收到的信,均是朕讓人照著謄寫過的。」

他因不滿葉大將軍屢立奇功、手握兵權,而與他勾心斗角了幾十年。沒想到,到最後,敗在了他自己手上。他太低估蘇若清,低估他的能力,也低估他的忍耐力,和籌謀全局的能力。

原來,蘇若清竟一早,全部都知道。

「通敵叛國者」,蘇若清不帶感情地一字一句說出來,「依照北夏律例,當處滿門抄斬。害死李故的人,不是葉宋,而是老師自己。倘若當初李故大難不死回到京中,朕允他的必定不是榮華富貴,而是死罪一條。」

李相忘記了恐懼,剩下的唯有絕望。他爬到蘇若清腳邊,伸手抱住了蘇若清的腳,不住地磕頭求饒:「老臣知錯,老臣知錯!求皇上寬宏大量,看在老臣這么多年勤勤懇懇的份兒上,求皇上開恩啊!老臣自知死罪難逃,求皇上饒過相府其他的人吧,還有、還有……如意早已嫁入宮中,已經不再是我李家的人了,求皇上不要遷怒於她……」

蘇若清看向李相的眼神終於有一絲松動,染了一分悲憫,道:「若是朕不允呢?」

李相一頓,不再言語,只哭泣著向蘇若清磕頭,直到額頭都磕破流血了。他早已年邁,一條命死不足惜,事到如今已無退路,既然注定必死無疑,那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保護好相府這幾百口人的xing命以及李如意的命以及他李家這么多年來積累起來的聲譽。

最終李相無比可憐地乞求道:「皇上就看在老臣當年幫過皇上一把的份兒上……」

蘇若清閉了閉眼,他能坐上今天這個位置,確實全靠當初李相拉扶了他一把。他垂著眼簾,辯不清眼中神色,拂袖起身,絕然轉身,邊往外走邊冷清道:「你要求的這些,朕都可以允你。你知道該怎么做。」

李相對著蘇若清的方向便是一揖一磕頭,感恩戴德道:「老臣謝主隆恩!老臣恭送皇上——」

第二天早朝,身為百官之首的李相一向按時上朝,除了因病休假在家時,甚少遲到過。然這天早朝百官都各自站到各自的地方,為首的那個位置空空如也,李相也遲遲未道。

蘇若清從後殿出來,身邊公公高聲唱和:「升朝——」

他一坐下,第一眼便看見了百官之首的那個空位,面上沒有什么表情,也沒有第一時間開口說話,似在等待著什么。他不說話,百官便不敢率先說話。

不多時,從宮門到朝殿,層層上報。

外面的宮人匆匆進入朝殿來,曲腿跪在地上,道:「啟稟皇上,丞相大人今晨在家中被發現已自縊身亡,只留下此書信一封。」

此話一出,百官嘩然。昨日在朝堂上還誇誇其談的人,今晨就自縊而亡了,實在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