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軍中來信(1 / 2)

第175章:軍中來信

葉宋很無語地看著百里明姝掉頭往回走了。她根本沒把百里明姝的話放在心上,見時候已經不早了,於是帶著劉刖和白玉奔向北夏的大軍。只是,若不是百里明姝提起,她不會這么突然地想起蘇靜這個人來。而一旦想起,才驚覺已經很久沒有想過京城里的是是非非了。她不知道蘇若清在京城冷清的皇宮里面對各方壓力,過得好不好;也不知道蘇靜在南方與南瑱的戰場上,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受傷。

她腦子里,浮現出蘇靜那襲紫衣,浮現出他曾經擁有的戰神身姿,應是英勇無雙、豐神俊朗,令敵國三軍退避。

葉宋甩了甩頭,試圖把那些突然闖進腦海的景象拋出腦外,騎馬跑到蘇宸面前,見火光之下蘇宸的臉色還有兩分病態的蒼白,不由道:「你的傷不要緊吧?這樣長途跋涉沒問題么?要不要你先在這里暫歇兩天再來追我們?」

「不用了。」蘇宸道,「我沒什么大礙。」

「我是見你臉色不太好」,葉宋道,隨後吩咐身邊一位副官,「去給王爺備一頂轎子來。」

蘇宸硬生生地拒絕了:「本王不需要轎子,就騎馬。」

葉宋蹙了蹙眉,道:「日夜兼程奔波,怕你身體會受不住,你傷還沒完全好,還是注意一些比較妥當。」

蘇宸挑了挑眉,「本王的身體本王自己知道,這點兒程度還不能把本王怎么樣,本王沒有那么嬌貴非要坐轎子,況且賢王那邊不能耽擱,還是趕路重要,轎子太慢了。」不等葉宋再多說,他便讓人傳令下去,即刻啟程。

葉宋大破戎狄、葉修奇跡生還,兩兄妹並肩作戰的事情被說成了一段佳話,傳回北夏國內時,舉國歡騰。衛將軍生還,對於他們來說疆土就又多了一份保障。同時,那些之前還小看葉宋一介女流不能帶軍打仗的觀點都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蘇若清表面上不動聲色,實則內心里帶著喜悅,並實實在在地松了一口氣。但葉宋和蘇宸在戎狄的戰事一了,又馬不停蹄地開往南方戰場,他接下來還是會繼續為她擔心。

戰場上刀劍無眼,他知道。他只希望,葉宋能夠平安,最終帶著勝利平安歸來。

葉宋打了勝仗,他很開心。當初,他並沒有看錯人。蘇若清一道聖旨下去,封葉宋為常勝將軍。

而這個消息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傳到了北方大將軍那里。彼時他正休戰,受了點傷,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立刻就變得生龍活虎起來,沒有什么比葉修平安歸來並且北上支援他老爹更令大將軍振奮的了,只不過振奮之後,大將軍不由又想起了葉宋,心里有點愧疚和暗悔。

那日打了她之後,實際上大將軍就已經後悔了,他不應該把失子之痛發泄到葉宋的身上,他說的那些也純粹是氣話。他知道,葉宋表面上看起來無比堅強,實際上內力很細膩敏感。

等這一切結束了,他回去要好好看看他的閨女。

葉修帶領的葉家軍幾天過後就抵達了北漠。北夏與北方小國的邊境十分荒涼,加上戰爭,仿佛斜陽都被渲染了濃濃的血色。葉修抵達的時候正值黃昏,當時大將軍正帶兵與北方眾國聯軍激戰,敵眾我寡眼看就要擋不住了,葉家軍的到來仿佛如一股活泉瞬間注入到軍隊之中,令將士們無不歡欣鼓舞。在葉修的指揮下,葉家軍迅速加入戰斗,從戰敗存亡的緊要關頭挽回了戰局。

葉宋在和蘇宸領軍南下的過程中,離上京最近的時候寫了一封信送回了將軍府。一路上都有不盡的難民如乞丐一樣,衣衫襤褸地往北趕,他們都是受到南瑱和北夏之間的戰爭迫害的北夏子民,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各郡縣的太守為了避免過多的難民涌入影響到本郡縣的百姓生活,有的甚至緊閉城門,將難民關在城門外任他們自生自滅的。難民在城門聚集太多,面對死亡的恐懼他們不得不奮起反抗,因而在城門發生暴亂的不在少數。北夏因為內憂外患,滿目瘡痍。

蘇若清下詔多次,讓各郡縣不得放任難民不管,可是兵荒馬亂之際,這並沒能起多大的效果。朝廷有派欽差大臣前去安撫難民、責難郡縣太守,但這都只能控制一時,且不能控制每一個有難民涌入的郡縣。

英姑娘難得安分下來,自從葉宋去戎狄打仗以後,她就甚少出門去逛了,而是和葉青一起待在家里。葉宋寫信來的時候,兩人都高興壞了,英姑娘忙打開看了一眼,丟了信件起身就飛快地跑回自己的院子收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