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盜聽六脈(1 / 2)

武龍和二女終於來到大理,大理有「風花雪月」之稱,分別是指上關風、下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這四處特別的景致,大理城所在之地便是東臨洱海,西枕蒼山,風光秀麗,極占形勝。此時的大理城雖不如現代,但也是人煙稠密,市肆繁華。街道皆以青石平鋪,過得幾條街道,便見眼前筆直一條大石路,大路盡頭聳立著無數黃瓦宮殿,夕陽照在琉璃瓦上,金碧輝煌,令人目為之眩。

三人找了間客棧稍做休息,鍾靈二女有些迫不及待的要了兩間上房,讓小二准備了洗澡用品,同時把武龍趕下樓去,不准他上來,木婉清更是狠狠的警告,要是他敢有所齷齪的動作,定要在他身上刺上個幾窟窿,武龍心中叫冤,自己早以把她們看成自己的了,那里用動著做偷窺的事情來,總有一天我們要一起洗個鴛鴦浴的,武龍心中想道。

下了樓正要吃點東西,無意見聽到有人議論,鎮南王之子段譽似乎染了奇怪的病被送到天龍寺去治療,對於段譽的病情眾人是議論紛紛,但是武龍卻知道那是段譽修煉了北冥神功卻只修煉一副圖吸收了太多內力無法消化造成的,想不到歷史還是有些慣性的,武龍心中一動,連忙上樓和眾女交代了一下,就向天龍寺跑去。

天龍寺在大理城外點蒼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聖寺,但大理百姓叫慣了,都稱之為天龍寺,背負蒼山,面臨洱水,極占形勝。寺有三塔,建於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級,塔頂有鐵鑄記雲:「大唐貞觀尉遲敬德造。」

相傳天龍寺有五寶,三塔為五寶之首。

段氏歷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為僧,都是在這天龍寺中出家,因此天龍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廟,於全國諸寺之中最是尊榮。每位皇帝出家後,子孫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獻裝修。寺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規模宏大,構築精麗,即是中原如五台、普陀、九華、峨嵋諸處佛門勝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是僻處南疆,其名不顯而已。

武龍的風暴身法速度很快,只是十分鍾時間就到了天龍寺,運起風暴身法猶如綠巨人一般跳上百米的驚人高度,然後又輕飄飄的猶如紙煙一般的降落在天龍市的房頂上,這時武龍的內力十分深厚,同時風暴身法十分故意,天龍事雖然不少高手,卻無一人發現他,接著高出,武龍看到了先行一步的段譽等人。

段譽一路在馬背之上,遵從大伯指點,鎮制體內沖突不休的內息,煩惡稍減,這時隨著伯父來到寺前。這天龍寺乃保定帝常到之地,當下便去謁見方丈本因大師。本因大師若以俗家輩份排列,是保定帝的叔你,出家人既不拘君臣之禮,也不敘家人輩行,兩人以平等禮法相見。保定帝將段譽如何為延慶太子所擒、如何中了邪毒、如何身染邪功化人內力,一一說了。

本因方丈沉吟片刻,道:「請隨我去牟尼堂,見見三位師兄弟。」

保定帝道:「打擾眾位大和尚清修,罪過不小。」

本因方丈道:「鎮南世子將來是我國嗣君,一身系全國百姓的禍福。你的見識內力只有在我之上,既來問我,自是大大的疑難。我一人難決,當與三位師兄弟共商。」

兩名小沙彌在前引路,其後是本因方丈,更後是保定帝叔侄,由左首瑞鶴門而入,經幌天門、清都瑤台、無無境、三元宮、兜率大士院、雨花院、般若台,來到一條長廊之側。兩名小沙彌躬身分站兩旁,停步不行。三人沿長廊更向西行,來到幾間屋前。段譽曾來天龍寺多次,此處去從所未到,只見那幾間屋全以松木拾成,板門木柱,木料均不去皮,天然質朴,和一路行來金碧輝煌的殿堂截然不同。

本因方丈雙手合什,說道:「阿彌陀佛,本因有一事疑難不決,打擾三位師兄弟的功課。」

屋內一人說道:「方丈請進!」

本因伸手緩緩推門。板門支支格格的作響,顯是平時極少有人啟閉。段譽隨著方丈和件你跨進門去,他聽方丈說的是『三位師兄弟』,室中去有四個和尚分坐四個蒲團。三僧進外,其中二僧容色枯槁,另一個半大魁梧。東首的一個和尚臉朝里壁,一動不動。

保定帝認得兩個枯黃精瘦的僧人法名本觀、本相,都是本因方丈的師兄,那魁梧的僧人法名本參是本因的師弟。他只知天龍寺牟尼堂共有『觀、相、參』三位高僧,卻不知另有一位僧人,當下躬身為禮。本觀等三人微笑還禮。那百壁僧人不知是在入定,還是功課正到緊要關頭,不能分心,始終沒加理會。保定帝知道『牟尼』兩字乃是寂靜、沉默之意,此處既是牟尼堂,須當說話越少越好,於是要言不煩,將段譽身中邪毒之事說了,最後道:「祈懇四位大德指點明路。」

本觀沉吟半晌,又向段譽打量良久,說道:「兩位師弟意下若何?」

本參道:「便是稍損內力,也未必便練不成六脈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