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段正淳死 阮星竹收1(1 / 2)

喬峰道:「這些不過是虛名而已,真正的高手江湖中多的是,而起二弟的武功遠在我之上。他才是真正的青年第一高手」

聽到喬峰承認不如武龍,阿紫的眼睛眯成了一道月牙兒,大有夫榮妻貴的感覺,好像喬峰在誇獎她一般。就在這時,忽聽得門外腳步聲響,有人大聲吼叫。喬峰微感詫異,搶到門外,只見大街上一個大漢渾身是血,手執兩柄板斧,直上直下的狂舞亂劈。

這大漢滿肋虯髯,神態威猛,但目光散亂,行若顛狂,顯是個瘋子。喬峰見他手中一對大斧系以純鋼打就,甚是沉重,使動時開合攻寧頗有法度,門戶精嚴,儼然是名家風范。喬峰於中原武林人物相識甚多,這大漢卻是不識,心想:「這大漢的斧法甚是了得,怎地我沒聽見過有這一號人物?」

那漢子板斧越使越快,不住大吼:「快,快,快去稟千主公,對頭找上門來了。」

他站在通衢大道之上,兩柄明晃晃的板斧橫砍豎劈,行人自是遠遠避開,有誰敢走近身去?喬峰見他神情惶急,斧法一路路使下來,漸漸力氣不加,但拚命支持,只叫:「傅兄弟,你快退開,不用管我,去稟報主公要緊。」

喬峰心想:「此人忠義護主,倒是一條好漢,這般耗損精力,勢必要受極重內傷。」當下走到那大漢身前,說道:「老兄,我請你喝一杯酒如何?」

那大漢向他怒目瞪視,突然大聲叫道:「大惡人,休得傷我主人!」說著舉斧便向他當頭砍落。旁觀眾人見情勢凶險,都是「啊喲」一聲,叫了出來。

喬峰聽到『大惡人』三字,也矍然而驚:「我正要找大惡人報仇,這漢子的對頭原來便是大惡人。雖然他口中的大惡人,未必就是我的仇人,好歹先救他一救再說。」

當下欺身直進,伸手去點他腰肋的穴道。不料這漢子神智雖然昏迷,武功不失,右手斧頭柄倒翻上來,直撞喬峰的小腹。這一招甚是精巧靈動,喬峰若不是武功比他高出甚多,險些便給擊中,當即左手疾探而出,抓住斧柄一奪。那大漢本已筋疲力竟,如何禁受得起?全身一震,立時向喬峰和身撲了過來。他竟然不顧性命,要和對頭拚個同歸於盡。

喬峰右臂環將過來,抱住了那漢子,微一用勁,便令他動彈不得。街頭看熱鬧的閑漢見喬峰制服了瘋子,盡皆喝彩。喬峰將那大漢半抱半拖的拉入客店大堂,按著他在座頭坐下,說道:「老兄,先喝碗酒再說!」命酒保取過酒來。

按著他在座頭坐下,說道:「老兄,先喝碗酒再說!」

命酒保取過酒來。那大漢雙眼目不轉睛的直瞪著他,瞧了良久,才問:「你……你是好人還是惡人?」

喬峰一怔,不知如何回答。阿紫覺得好玩笑道:「他自然是好人,我也是好人,你也是好人。咱們是朋友,咱們一同去打大惡人。」

那大漢向她瞪視一會,又向喬峰武龍瞪視一會,似乎信了,又似不信,隔了片刻,說道:「那……那大惡人呢?」阿紫咯咯笑道:「咱們是朋友,一同去打大惡人!」

那大漢猛地站起身來,大聲道:「不,不!大惡人厲害得緊,快,快去稟千主公,請他急速想法躲避。我來抵擋大惡人,你去報訊。」說著站起身來,搶過了板斧。

喬峰伸手按住他肩頭,說道:「老兄,大惡人還沒到,你主公是誰?他在那里?」

大漢大叫:「大惡人,來來來,老子跟你拚斗三百回合,你休介傷了我家主公!」

阿紫忽然大聲道:「啊喲不好,咱們得快去向主公報訊。主公到了那里?他上那里去啦,別叫大惡人找到才好。」

那大漢道:「對,對,你快去報訊。主公到小鏡湖方竹林去了,你……你快去小鏡湖方竹林稟報主公,去啊,去啊!」說著連聲催促,極是焦急。武龍伸手點了他的穴道,大漢立刻昏睡了過去,武龍道:

「他因為用力過度有些走火入魔神智不清了,不過此人我認識,是大理正鎮南王王爺的四大侍衛之一,看來他說的主公就是段正淳了,能夠被稱呼為大惡人的並且敢襲擊段家的只有四大惡人了,我對他們的恩怨有些了解,今天先去小鏡湖吧。」

忽聽得掌櫃保說道:「到小鏡湖去嗎?路和可不近哪。」喬峰聽得『小鏡湖』確是有這么一個地名,忙問:「在什么地方?離這兒有多遠?」那掌櫃道:「若問旁人,也還真未必知道。恰好好問上了我,這就問得對啦。我便是小鏡湖左近之人。天下事情,當真有多巧便有多巧,這才叫做無巧不成話哪!小鏡湖在這里的西北,你先一路向西,走了七里半路,便見到有十來株大柳樹,四株一排,共是四排,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一二、四四一十六,共是一十六株大柳樹,那你就趕緊向北。又走出九里半,只見有座青石板大橋,你可千萬別過橋,這一過橋便錯了,說不過橋哪能,卻又得要過,便是不能過左首那座青石板大橋,須得過右首那座木板小橋。過了小橋,一忽兒向西,一忽兒向北,一忽兒又向西,總之跟著那條小路走,就錯不了。這么走了二十一里半,就看到鏡子也似的一大片湖水,那便是小鏡湖了。從這里去,大略說說是四十里,其實是三十八里半,四十里是不到的。」

竟然決定去了,武龍讓阿紫阿朱留在客棧照看一下老古,自己和喬峰出城後沿大路向西,走得七八里地,便見得大道旁四株一排,一共四排共十六棵的大柳樹。這乃是一個標志,從這里轉向北再走得九里多路過得一個青石橋後再沿路而行便能到達小鏡湖。但三人卻並沒有在這里急著拐北趕路,因為他們都看見了柳樹下一個受傷的農夫倚樹而坐,一雙腳浸在樹旁水溝里的泥水之中。那農夫半邊臉頰上都是鮮血,肩頭抗著一根亮光閃閃的熟銅棍,看來份量著實不輕。武龍一看便認出了是大理四衛中排名第三的傅思歸,書中也是有這段情節的,他也記得,所以並未有多大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