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知昭華過來,老夫人一早便讓人收整了院子,且與榮壽堂相鄰,院落雖算不得大,處處卻是精細,屋內的擺設也是時下小娘子們喜歡的,廳堂處側角立了一個紅木的高花幾,刷了金漆圖紋,上面擺置了一個高腳藍白相間的花瓶,插著幾株磬口臘梅,花瓣圓潤,呈深黃色,內輪且有紫色的條紋,透出絲絲醉人的芳香。

這次進京,昭華只從老家帶了三個丫鬟過來,因是借住,自是不好弄的大張旗鼓,倒好似嫌棄了武安侯府一般,老夫人雖是撥了丫鬟和婆子伺候,大少夫人盛氏卻怕不夠貼心,又把自己身邊伺候的兩個丫鬟撥給昭華使喚。

「這兩個在我身邊也伺候好些年了,素來穩重,留著她們在你身邊我也放心。」盛氏指著兩個丫鬟說道。

這兩個丫鬟忙上前行了叩拜禮,口中稱:「奴婢紅拂,綠萼見過姑娘。」

昭華淺淺笑著,美眸流轉,笑道:「快快起來,你們都是姐姐身邊的得意人,哪里可行此大禮。」昭華話音不過剛落,蕙蘭便扶了兩人起身,一人塞了一個荷包過去,笑嘻嘻的道:「以後姑娘的事情少不得要兩位姐姐多上心了,我們若有什么做的不妥當的,還請姐姐提點一二。」

紅拂與綠萼兩人口中忙稱不敢當,她們本就是伶俐人,原在盛氏面前也是得臉的,知這一次被大少夫人分到表姑娘身邊伺候,日後便不會在回毓秀院伺候了,故而自要萬分上心的,對於新主子身邊的老人,也不敢端起身份來。

盛氏攜了昭華進了內室,甚是憐愛的看著她,柔聲道:「若有哪處不順心了,只管使人來說,萬不可委屈了自己,雖說眼下是借住在這府里,你卻不是那等寄人籬下的。」

昭華笑了起來,握著盛氏的手,道:「姐姐放心,我明白。」昭華用了『明白』二字,是在表明她懂的其中的深意。

盛氏既喜她聰慧,又憐她早慧,若不是雙親早早去了,她一個嬌貴的小娘子哪里會如此明事,想到這些,盛氏險些落下了淚來,卻又怕自己這一哭,招得昭華也落了淚珠,傷了神,更傷了身,便轉了話鋒,與她道:「早些時候就打算接你進京的,只是那時候姨媽的處境也是不好的,接你進了京里反倒是要受了不相干人的閑氣,不像如今,五皇子被立為儲君,姨媽又在聖人面前得了臉,再無人敢給你委屈受了。」

昭華聽聞此言,便知姨媽是母憑子貴得以翻身,倒是與記憶中無所不同,想前世時,姨媽接她進京,也正是在五皇子被立為儲君之後的事,那時姨媽原是想把她許給太子,一來是憐她孤苦無依,怕她日後受人欺負,二來,也是為了自己將來打算,畢竟太子內院就連一個姨媽的親近人都沒有,不管是作為母親,還是日後的太後之尊,這都不是一件讓人安心的事情,雖說在太子還是五皇子的時候就早已有了正妃,可如今,五皇子為儲,她做一個側妃自然算不得什么委屈,在姨媽看來,有她在一日,便是太子妃亦不敢拿捏她,便是將來,一個皇妃的位置總是少不了的,更有甚,也可以朝著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努努力,那時不管是姨媽還是身邊的人,自然都希望她將來能坐到那個位置的,有一個外甥女為後,總比不相干的人來的貼心,只可惜,她出身雖顯貴,卻是父母雙亡的可憐人,兩邊親族更是依靠不上,便是有親姨媽為貴妃可以倚仗,也不過是外人瞧著尊貴,於皇室而言,倒與那破落戶相差無幾,又能與聖人的親外甥女相提並論,兩者相爭,她自無勝算,到頭來,也不過是守了新寡,又落得一個進退不能的地步。

「明兒個我就進宮去給姨媽請安。」昭華笑吟吟的說道,她肌膚生的是賽雪欺霜般的白,眼若寒星,不笑時頗有幾分冷艷之態,笑起來,眼角眉梢便溢出了嬌態,更似有一汪清水隱隱欲落,格外的惹人愛憐,便是盛氏瞧了,心里也不免生愛,越發覺得自己妹妹生的可人,莫說在這府里,便是滿京都的去尋,怕也尋不出這樣一個嬌滴滴的美人來。

「是得去請安,這幾年姨媽都惦記著你,年年不落的使人送東西去老宅,就沖這份情,你日後也得好好的孝敬姨媽。」盛氏語帶雙關的笑道。

昭華含笑道了一聲「是」,前世姨媽不管到底有多少私心,待她卻是極好的,當初把她嫁進了白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更是為她及至周旋,只可惜,聖人賜婚焉能悔之,怪也怪她的命不好,便是後來,太子為帝後把她當作禁臠養在宮外,姨媽得知後也是百般為她籌謀,這份情,她自是記著的。

盛氏見該囑咐的都囑咐過了,便讓昭華好生休息,又敲打了一番院里的下人,免得她們欺昭華初來乍到伺候的不夠用心,之後才放心離去。

羅蘭與含笑和先前打賞丫鬟的蕙蘭都是昭華身邊的老人,知這一次進京本就是寄居旁人府上,少不得要讓人小瞧了,故而伺候起來便格外的盡心,昭華雖說已父母早亡,又久居老宅,卻也不等落魄人家的姑娘,她父為信國公,母為長寧郡主,身家自也豐厚,加之她是老來女,自是把她嬌養的精貴,吃穿住行無一不精細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