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2)

三夫人許氏雖為長輩,卻因與大少夫人盛氏年齡相近,因而平日里走動頗多,很是要好,是以遇上什么糟心事,很是願意與盛氏說上一說。

許氏是個美人,瓜子臉,杏核眼,柳葉眉,櫻桃小嘴一點紅,皮膚瑩白細膩,雖因年齡之故眼角有了淺淺的細紋,卻更添了幾許風韻,眼下正倚在軟塌尾端,與盛氏說著話。

盛氏手漫不經心的剝著瓜子仁,一邊對著賬本,不時看向許氏一眼,眼底染上了笑意,索性把賬本先撂在一邊,問道:「怎么?有心事?」一邊說著,一邊把粉彩的小碟推向她那邊:「新鮮的蓮子糕,阿穠一早讓人送來的。」

許氏意興闌珊,擺了擺手,說道:「哪里有胃口。」

盛氏覺得稀奇,許氏慣來心大,房里又沒有那些糟心的事,至多不過是為了軒哥兒的學業費些心思,平日里訓上幾句,也就是了,哪里值得露出這幅愁容。

「罷了,你既不願意說,我也不勉強你。」盛氏抿嘴一笑,就又要拿起賬本對賬。

許氏見狀,「哎」了一聲,睨著盛氏,嗔道:「還是做晚輩的呢!也不說為長輩分分憂。」

盛氏笑出聲來,打趣道:「我問你,你又不願意說,如今還端出長輩的款來,罷了,罷了,就當我這個侄媳婦欠了小嬸的,你且說說吧!瞧瞧我能不能為你分憂解難。」

許氏撅了下嘴,把手里把玩的粉彩福壽紋的茶盞一撂,嘆道:「你也曉得柔娘過了今年就要滿十七了,我再是不舍,總也不能把姑娘一直留在,我原瞧著我三哥家的小二是個不錯的,與柔娘年齡倒也般配,可我那三嫂卻是個拎不清的,真把柔娘嫁過去,我又擔心她會被三嫂磋磨,做人媳婦的,若是遇不上一個好婆婆,單單是立規矩就能把人折騰個半死。」

盛氏倒是一直知曉許氏有把柔娘嫁進娘家的打算,聽她這般說,卻也不意外,只笑道:「怎么都是外甥女,我記得你三哥家還有個老大,有大兒媳在,婆婆哪里有時間磋磨小兒媳,便是立規矩,也是由著大兒媳先來,你到也不必擔心這么多。」

「話是如此說,那卻是擱在一般的人家,我那三嫂最是糊塗不過了,加上我在娘家時與她也不算對付,保不准她真磋磨我家柔娘,到時嫁都嫁了,我還能讓兩個孩子和離不成。」

畢竟是三房的事情,又事關柔娘的婚事,盛氏總是不好多給什么意見,便道:「像咱們這樣的人家,姑娘出門晚些也是正常的,滿京瞧去,好的少年郎也不在少數,你若實在擔心,不妨仔細挑挑。」

許氏眸光微閃,有些神秘的靠近盛氏,說道:「其實我還真另瞧中了一個。」

盛氏眉頭一挑,問道:「是哪家的小子?」

「白家二郎。」許氏說著,笑了起來:「我上次去白家做客,正巧瞧見了他家二小子,又聽說他一直沒有說親,就動了心思。」

這京里的白家能和武安侯府配上的,也不過就那么一家,盛氏自是曉得許氏說的是哪個,白家的二小子她也是見過的,模樣清俊不說,學問又是好的,最主要的是白家是典型的耕讀之家,有著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祖訓,只這一點,白家兒郎就不知是多少人心目中的良配首選。

「那孩子我也是見過的,你若真瞧中了,便使了人去探探口風。」

盛氏說完,許氏堆起一臉的笑意,說道:「我眼下犯難的正是這事,實在是找不到適合的人選,人家要是願意也是罷了,若是不願意,我在托了那口風不緊的,可不就壞了柔娘的名聲。」

盛氏道:「我記得白夫人的娘家姐姐,嫁的不正是你二哥,你托了你二嫂就是了,親姐妹之間,有什么話也好說。」

許氏忙擺著手,道:「不妥,不妥,早先我和母親透了話,想把柔娘嫁回去,我若是回去求了二嫂,這事成了也就罷了,若是不成,我可如何有臉在回去說柔娘的親事。」

盛氏聞言不由一笑:「你這算盤倒是打的好,不過我和白夫人不相熟,可幫不上你這個忙。」

許氏又湊近了幾分,笑道:「不瞞你說,白夫人給我下了帖子,邀我過府賞花,我想著把柔娘帶過去,若是白夫人有心,自會主動提起,只是我獨獨帶了柔娘一個過去,不免太打人眼了些,就想著和你商量商量,帶了阿穠一同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