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夏末已逝,秋意漸濃之際,為賀中秋,諸王奉旨進京。

魏王所在之地因離京都甚近,便成為諸王中第一個抵達之人,對於這個知情識趣的堂弟,宗帝觀感甚好,在他進宮請安時,便留了他一同用膳。

魏王已年近四旬,保養確甚是得當,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的樣子,身材高大,面目清俊,穿著一件玄色蟒紋直裰,原是該極襯氣勢的顏色,穿在他身上卻越發稱人溫潤如玉。

宗帝目光略有幾分復雜的看著魏王,道了句:「子陶風采更勝從前,不似朕已年華逝去。」

魏王盤坐在炕幾上,聞言,便道:「聖人又與臣弟說笑了,臣弟家那個不爭氣的,不知道累得臣弟白了多少頭發。」

宗帝「哈哈」一笑,問道:「怎么,安知又與你鬧了?」

提起這個兒子,魏王不由苦笑:「臣弟如今是懶得管他了,只等著給他說上一門親事,日後就由他媳婦兒管著。」

宗帝眉頭一挑,說道:「怎么?這都過了二年了,你還沒給安知續娶?」

「臣弟倒是想,可安知那荒唐的性子,誰人不知,又有哪個好人家舍得把女兒嫁進來。」魏王輕嘆一聲:「臣弟倒也不敢奢望為他續娶什么名門貴女,只求家世清白,姑娘性子強勢一些,明白事理即可。」

「你到是不挑。」宗帝笑著搖了搖頭:「安知乃是皇室宗親,便是續娶亦不可馬虎,正好趁著這一次中秋夜宴,你仔細瞧瞧,若有看中的便與朕說。」

魏王這一次攜子進京本就有此意,眼下未等開口,宗帝便已經金口玉言,忙起身謝恩。

「安知也是朕的侄兒,他的婚事朕理應操心。」宗帝含笑扶起魏王,說道:「不說還罷,你這一提,朕倒是想起了一個合適的人選,說來與你還有些淵源。」

魏王聞言,忙問道:「聖人說的是哪府的姑娘?」

「信國公的二姑娘。」宗帝呷了一口清茶,說道:「正巧她年節前進了京,中秋宴宴時你不妨瞧瞧,朕倒是覺得她堪為安知良配。」

魏王愣了一下,神色有片刻間恍惚,回神後,才道:「臣弟記得她還是個小姑娘。」

宗帝笑了一聲,拍了拍魏王的肩,說道:「也不小了,來年就該及笄了,也到了說親的時候,這一次阮貴妃召她進京,正是為了她的親事,她若能嫁給安知,倒是一樁錦綉良緣,更是親上加親。」

魏王面上笑意未變,心中卻警醒起來,口中道:「安知已二十有四,比起信國公的二姑娘大了將近一輪,年紀上怕是不太適合。」說完,露出幾分尷尬之態,頗有些欲言又止的說道:「況且,您也知曉臣弟與武安侯府的大少夫人盛氏早年有些糾葛,這親事若是結了,倒真真是尷尬。」

宗帝卻是一笑,帶有幾分深意的望著魏王,後才漫不經心的說道:「那都是陳年舊事了,真若計較起來,各府誰又沒個糾葛,這幾百年下來,世家大族又有哪家沒聯過姻,你那點子事又算得了什么。」

「聖人說的是,只是……」

魏王話未說完,宗帝便揮了下手,說道:「你且瞧瞧在說,那孩子阮貴妃可是疼愛的很,若不是朕為五郎相中了瑞康,倒還舍不得把她給了你家。」

宗帝話語中帶了幾分玩笑之意,可魏王卻也不是個愚笨的,如何不曉得宗帝無端端的怎會注意到一個小姑娘,眼下突然提及,必是有所圖謀,他不過是一個閑散親王,又何必要牽扯其中,是以干笑了一聲,滿臉的尷尬之色未曾斂去,只道:「聖人這般說,臣弟更覺得安知那混小子配不上人家了。」

「宗室子弟,身份尊貴,又有何配不上之說,你只管瞧了便是,朕斷然你必會滿意。」宗帝淡淡一笑,笑意卻未曾達到眼底,更是隱約透出一種咄咄逼人之勢。

魏王見狀,不敢再搪塞過去,干笑著應了一聲,心下不由計較起來,預備尋一個恰當的時機,把這話透與盛氏知曉,也算全了當年的那份情誼。

魏王進京之事,不到下午,便是傳的人盡皆知,盛氏聞得魏王進京,先是一怔,待瞧見黃媽媽略有憂色的望向自己,嘴角勾出了淡淡的笑意,卻稍顯澀然。

「少夫人。」黃媽媽眼中帶著關切,輕喚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