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美人與江山不可兼。

齊光確偏不信邪,他既要這萬里錦綉江山也要那朝露明珠般的美人。

「殿下可是想清楚了?這步局您謀劃已久,如今人人都認為側妃之位是您與聖人的角逐,就連聖人怕也是這般做想,又何必為了一個小女郎功虧一簣。」說話之人是齊光的幕僚沈先生,他一手順著蓄的長長的美須,動作頗顯悠閑。

齊光一笑,漫不經心的打著棋譜,說道:「我亦無可避免是一俗人,自是過不了美人關,再者,阿穠又怎比普通女郎」齊光在得知宗帝要把昭華嫁進魏王俯時的怒火已然平復下來。

沈先生笑了一聲,搖著手中的羽扇道:「殿下看來是當真心悅盛家二姑娘。」

齊光抬眸看向沈先生,笑道:「那樣一個美人如何能不讓人心悅,機會可遇,那樣的美人卻是難尋,一旦錯過,我怕是後悔終生。」

「殿下既這般心悅於盛家二姑娘,又怎忍心把她牽扯其中。」沈先生搖著羽扇的手微頓一下,說道:「殿下就不曾想過若是謀事未成,可是要牽連了盛家二姑娘,你又於心何忍。」

齊光聞言眉頭微皺,沉聲道:「先生是不相信我?」

沈先生搖了搖頭,一臉正色的說道:「在下自是相信殿下的,只是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機會一旦錯過便不可強求,殿下籌謀多時,眼看就要成事,若因美人誤了正事,您就真不後悔?」

齊光略沉默了下,才道:「不過是納娶側妃罷了,父皇便是生惱,也不過是一時的。」

沈先生眯著眼睛笑了起來:「聖人是不會因為側妃之事怪罪於殿下,可依著聖人多疑的性情,怕是對殿下的防備之心更甚,您知聖人想要的結果,又如何又要因小失大。」

齊光唇邊浮現了一絲冷笑,他當然知道父皇想要的結果是什么,不過是自己無可奈何的退讓,讓百官明白這天下之主是何人,以此警告自己罷了。

「殿下既了然,理應作出正確的抉擇。」沈先生坐正了身體,目光清明而銳利。

齊光微闔著眼,輕嘆一聲:「不瞞先生,我心中當真難舍。」這齊光語氣頗有些感慨,隱隱又帶了幾分怨懟,而這怨懟之人,卻是不用言明。

沈先生了然一笑,他亦曾耳聞過盛家二姑娘貌美非常,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殿下不舍亦是尋常,只要不醉卧美人膝,短了英雄氣概,也不過是一樁風流韻事罷了。

「得了美人失了先機,還是得了江山在聘美人,孰輕孰重殿下心中應是分明。」

齊光苦笑一聲:「先生何苦逼我作出抉擇,便是當真棄了阿穠,讓我納瑞康為側妃,我亦是不甘。」他府上女眷皆為庶族寒門出身,若在納一側妃依舊是寒門出身,讓世族們如何做想。

沈先生卻是一笑,撫著長須道:「殿下,您委實無需理會朝中百官的想法,便是您納了世族出身的女郎為側妃,他們又豈會因這般便行事偏頗於你,正如六皇子,他府上的女眷倒是皆世家女,可成為太子殿下的卻是您。」話畢,沈先生望向齊光,見他皺眉深思,態度已有動搖之象,又道:「殿下不妨仔細想想在下的話,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殿下應知來日方長,是您的終歸會回到您的身邊。」

齊光嘴唇動了動,第一次發現作出一個選擇是如此的艱難,然江山與美人,孰輕孰重,這一桿秤終是有所偏移,他輕嘆一聲,不得不承認沈先生的話有所道理,江山在手,何愁美人不歸。

宗帝卻不知齊光這番心態變化,是以在八月十五中秋宮宴上當場賜婚瑞康縣主嫁與齊光為側妃,見他雖面露不願之色,最終卻是起身謝恩,眼底不由閃過一絲自得的笑意。

阮貴妃卻是被瞞在鼓里,不可置信的看向齊光,若不是昭華及時攥住了她的手,險些失態。

齊光如何感受不到阮貴妃帶著冷意的目光,藏在廣袖下的雙拳不由攥的死緊,卻是不敢看向阮貴妃,只微垂著眸子,斂盡眸子隱隱欲出的狠厲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