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對於昭華搬離侯府之事,安柔自是千百個不舍,眼眶微紅,一邊用帕子抹著眼淚,一邊輕聲抽泣,弄不到明白事情怎么就變成這樣了,便是不嫁與太子,亦是可以嫁進她們侯府,怎么就被賜婚給一個混賬東西。

安柔怔怔的望著昭華瑩潤白皙的臉龐,不由聯想到紅顏薄命一詞,若不然阿穠怎得這般命途多舛。

「好了,別哭了,我又不是一去不回,姐姐那宅子離這不過幾條街的距離,頃刻間就能到的,你若是想我,便來看我,正好那也沒有旁的人,咱們可不是更自在。」昭華笑盈盈的說道,美眸彎彎,瞧著安柔哭紅的眼睛也是心疼的,便柔聲勸她。

安柔細聲啜泣著,一眨濕漉漉的眼睛,說道:「那怎么能一樣,原咱們除了夜里不是宿在一處,平日里連吃飯都要在一起的。」想了想,安柔問道:「你就非搬不可嗎?」

昭華輕嘆一聲,說道:「我若不搬,難為的便不只是我一人,何苦要因為我鬧得大家都不安生呢!」昭華輕勾一個弧度,溫聲道:「等我搬過去了,便下帖子邀你過去住上幾日好不好?咱們叫上義安縣主和玉娘,我那還藏了一壇好酒。」

安柔抿了抿嘴唇,低聲道:「是我們侯府虧欠了你。」

昭華露出淺淺的笑意,柔聲道:「這話是打哪說的,真要說虧欠,也是那個始作俑者,又與侯府有何相干。」

「若是你當初不曾進京,何至於被牽連至此。」安柔抬起頭,眼中帶著歉意,她不是無知小兒,阿穠因何進京她自然是一清二楚的,祖母和大伯母接她來侯府,不過是打著奇貨可居的主意,如今阿穠被迫嫁進魏王俯,祖母她們竟還狠得下心腸讓她出府別居,分明把她當作了棄子,安柔想到這些,便心寒不已,甚至不敢想像自己是否也會有淪為棋子的一天,亦或者,她本身就是一枚棋子,只不過自己不自知罷了。

「早晚我都是要來京都的,早一日晚一日也改變不了結局。」昭華淡聲說道,雖嫁進魏王俯不在她的意料之中,可若能因此躲開太子的糾纏,對於她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安柔只覺得看不透昭華的,若換做是她攤上那樣一門婚事,必是不肯罷休,又怎會這般坦然受之,她想起昨日母親說起昭華時那一聲輕嘆,只道哥哥沒有福氣,她這才知曉母親的心思,如今想來,若是母親早些把話挑明,阿穠又怎會離開侯府,嫁給那樣一個紈絝子弟,雖說她亦知哥哥是配不上阿穠的,可總要強過那樣一個混賬東西。

「這世間最苦便是我們女兒家了。」安柔輕嘆一聲,眼淚不覺滴落,如斷了線的珠子。

昭華知安柔本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如今聽她這語氣,竟受了什么委屈一般,不由問道:「可是要訂下你的親事了?」昭華想起那日去白府時三夫人的舉動。

安柔咬著嘴角,輕輕點了下頭,緊接著「哇」的一聲哭了起來,緊緊的攥著昭華的手,哭道:「祖母想把我嫁進白家。」

老夫人?昭華微愣一下,竟不是三夫人嗎?

「你是打哪聽來的這話?」

安柔哽咽道:「昨個夜里祖母使人來叫母親過榮壽堂,正巧我在母親房里,也比唐媽媽和母親說了什么,母親一臉的喜色,我心下便好奇,就讓小丫鬟偷偷跟了去,哪成想真聽了幾耳朵的話,這才曉得祖母叫母親過去,和與大伯母一起商量的我婚事,竟是想把我嫁給白二郎。」

昭華卻多少明白其中的緣由,白二郎名聲在外,自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良婿,且她拒婚在前,武安侯府少不得怕受了牽連,讓白家因白三郎的事遷怒了侯府,這才興起了結親的念頭。

「我那日見白二郎,端得一副翩翩君子之相,聽說人品亦是出眾,倒也算得良配。」昭華溫聲說道,拿著帕子給安柔擦著臉上的淚珠。

安柔咬著下唇,搖了搖頭:「我不想嫁給白二郎。」

昭華抓在手里的帕子一緊,心中一動,問道:「那你是想嫁回你外祖家?那個六表哥?」

安柔面色一紅,微不可見的點了下頭,低聲道:「原說的好好的,我和六表哥自幼相識,他雖才識算不得出眾,脾性卻是頂好的,從來都是順著我的心意,我只覺得平安是福,也沒有奢望有朝一日能掙個誥命回來。」

昭華不覺失笑,說道:「三伯母素來疼你,你若存了這樣的心思,何不與她一說。」

安柔嘟了嘟嘴:「母親瞧不上舅母,總怕我嫁過去會吃虧,又覺得六表哥性子太軟,將來護不住我,這才把我的婚事一拖再拖。」

昭華見安柔一副孩子氣的樣子,便抿嘴輕笑,打趣她道:「你既知三伯母怕你受了委屈,何苦還要嫁過去,倒不如順了老夫人的心思,嫁進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