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2)

齊安知到京時已經是正午,先回了魏王京中的宅子,才知昭華未曾回來,便打發了人去信國公府詢問,待得知盛氏一早就等在了信國公後,齊安知便先洗漱了一番,之後直奔信國公府而去。

齊安知到時,昭華尚在小憩,盛氏自是舍不得把她叫醒,便讓人請了齊安知來廳堂,只是態度頗為冷淡,齊安知倒不以為意,頗有些自知之明,知曉以自己的名聲盛氏這般態度已是不易。

「阿穠趕了一夜的路,她身子骨不好,我讓她先歇著去了,你也不用急於這一時進宮,娘娘一早傳了話來,讓你們晚上在入宮。」盛氏神色淡淡,讓人奉了茶後便漫不經心的擺弄著手腕上翡翠鐲子。

齊安知聞言點了下頭,待了呷了一口清茶後,便要告辭,雖說是自家親戚,且盛唐男女之防不大,可他這妹夫也不好獨自一人讓妻姐接待,這般想著,齊安知便放下了手上的茶碗。

盛氏見齊安知已有去意,垂眸勾起一抹冷笑,把手上的茶碗略使了幾分力氣置在桌幾上,開口道:「不忙去,我且有幾句話要與你說。」

齊安知雖不解其意,卻擺出了一副聆聽的架勢,倒是讓盛氏眼底的冷意斂了幾分。

「我知你們這樣的公子哥自來都是風流人物,莫說是你,就是我那兩個不孝子也不是讓人省心的,可玩歸玩,鬧歸鬧,什么事都要講究個分寸,你也莫怪我多嘴說上幾句,我就阿穠這么一個妹妹,原是想把她留在京里,誰成想她的姻緣線牽在了你的身上,如今離得遠了,我這心就更放不下,阿穠性子嬌,自小就沒受過什么委屈,若有什么不妥的,你且多擔待一二,若是她有錯處,你也只管與我來說,我自會好好教導她。」盛氏到底不好與妹夫直說閨房之事,便是想敲打一二,這話都要再三斟酌,方能出口。

盛氏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護短到底,齊安知自然聽得分明,雖心下有幾分不悅,卻也不至於怨上盛氏,畢竟誰人不護短呢!世間又有幾人能做到幫理不幫親,就連聖人都因淑妃之由對福康公主很是善待,如他母妃,不也是想為他從幾個姨母的女兒中挑選一位作為繼室。

「昭華很好,父王很喜歡她。」齊安知微微一笑,這話說的很是意味深長。

盛氏臉色微微一變,可她到底不是一般婦孺,不過頃刻間那一分不自在已盡數從臉上抹去,只淡聲道:「魏王與阿穠投緣是阿穠的福氣。」

齊安知笑著稱是,心下頗為玩味盛氏波瀾不驚的樣子,暗自琢磨著,盛氏這幅模樣也不知道是當真已遺忘舊情,還是在自己這個故人之子面前強撐出一副作態。

因齊安知提及魏王,盛氏再無心與他多言,只道:「相比你也是趕了一夜的路,我讓下人帶你先去客房歇息,申時在與阿穠進宮。」盛氏這話說的有趣,按說齊安知與昭華是正經夫妻,便是歇著,也不應被安排去客房。

齊安知出言婉拒:「倒不必這般麻煩,申時我再來昭華。」說罷,略一拱手,便告了辭。

盛氏到如今才發現自己錯看了這位魏王世子,人都道這位世子是個紈絝子弟,縱生了一副好皮囊,卻滿腹草莽,如今看來,倒也不是個好相與的,盛氏可不認為齊安知剛剛那句話,僅僅是想表明魏王很滿意昭華做他的兒媳這么簡單,想到這,盛氏不由輕嘆,若只是個紈絝子弟倒也好拿捏,怕只怕是個呆里撒奸的,如此,倒更讓人放心不下。

將近申時末,齊安知來府里接人,昭華正在廳堂與盛氏說著話,見齊安知過來,倒不曾起身相迎,只微微一笑,道了句:「世子爺來了,時間剛剛好。」

齊安知眼里帶了幾分笑意,他確實生了一副俊美的皮囊,此時眼角眉梢帶著笑意,越發顯得風流俊逸。

「父王給娘娘備了禮,也不曉得娘娘會不會中意,你可要給掌掌眼?」

昭華笑盈盈的搖了搖頭:「父王備下的禮還會拿不出手不曾,哪里用我來掌眼,時辰不早了,別再耽擱讓娘娘久等了。」說完,昭華起了身,像一朵嬌柔的花兒偎在齊安知身側。

齊安知一怔,為昭華這份罕見的親昵,轉瞬間似乎就明白過來她的意思,嘴角輕輕一勾,握住了昭華的手,倒是惹得她驚異一撇,齊安知則是回以一個心知肚明的微笑。

這兩人模樣都生的整齊俊俏,並肩站在一處只看相貌不可謂不是天作之合,誰人又能瞧出兩人實則是貌合神離呢!就連阮貴妃都險些被蒙騙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