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品牌故事(1 / 2)

宋慧珍原本對王衛東一家也不滿,見王弘毅態度堅決,便沒有再多說。

初一在家呆了一天。初二,王弘毅和母親又去給外婆、大舅、小舅拜年,這是華夏國的傳統,過年走動走動,聯絡一下感情。

初五,王弘毅告別母親,到蜀都,然後乘飛機到了花城,當天晚上便到了深城。

雖然到深城已經是8點多了,但是肖芳、孫龍等人一直都等著他,而且准備好了一大桌飯菜。

幾個月時間,小芳快餐已經完全走上了正軌,一個月的營業額穩定在80萬左右。

「過完年,我想再開一家分店,深城的外來流入人口越來越多,餐飲的需求量極大,只要我們堅持品質,發展空間很大。」

肖芳已經徹底歷練出來了,臉上充滿了自信,還有對未來的希望。

她留著齊耳短發,臉蛋白里透紅,眼波流動間,神采飛揚。

王弘毅點頭道:「這沒問題,按照現在的營業額來看,資金足以支持開分店,即使同時開兩家都沒有問題。不過考慮到人手問題,不能擴張太快。分店在選址裝修的時候,老店就可以適當多招點人,相當於提前培訓,一旦新店開業,便有熟練的人手去經營了。」

肖芳道:「我是這么想的,以後原則上一個季度開一家分店,如果形勢特別好,就增加一家。今年下來,爭取開店數達到6家!」

王弘毅大致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現在這家店的經營業績計算,6家店一個月的營業收入就接近500萬元了,凈利潤也有五六十萬,一年下來,就是六百多萬的凈利潤。

這還是比較保守的估計,畢竟餐飲的利潤率遠遠不止10%。

當然,要想辦法提升小芳快餐的品牌知名度,不然連鎖店越開越多,單店的經營業績很難跟第一家保持一致。

「食品質量,是餐飲業的第一生命,食品安全、味道等,不能有一絲放松。除此之外,口碑宣傳,也十分重要,要當成第二生命進行維護。除了傳統的宣傳方式,比如海報、傳單等,可以增加宣傳方式,比如打一打電視廣告等……」

「我也想過打電視廣告,不過我們只有一家店,現在生意本身就很好,有些忙不過來,打了廣告,我們也無法供應充分的食物,廣告費豈不是浪費了!」

王弘毅也認同肖芳的這個觀點,一個店子,而且還是在國貿大廈附近這么人氣集中的區域,電視廣告的作用不大。

「那這樣吧,看一下現在的資金情況,干脆同時開兩家分店,爭取3月初同時開業,就在國貿大廈周邊區域選址。規模提升上去以後,原材料采購方面,議價能力更強,結算周期也可以適當延長一點,手頭多留一點資金,應該問題不大。」

先前肖芳詳細匯報了一下,到前天為止,天車餐飲賬上有現金116萬,其中差不多40萬是這三個半月的留存利潤,另外76萬是要陸陸續續支付的貨款及人工費用、電費等開支。

由於店里面每天都有資金收入,源源不斷,所以如果不出現大的開支,公司賬上面的資金只會越來越多。

如果把所有貨款的結算周期延長到一個月,那么賬面差不多可以多出10多萬的留存資金,總資金達到130萬沒有問題。

這便是有了持續現金流的好處,留存資金可以做很多事情。

前世蘇寧、國美等電器超市,也正是因為有龐大的現金流,再加上結算周期很長,所以賬面都留存巨大的資金量,這筆錢幾乎就是各家供貨商無償提供給他們使用的。

只要銷售能夠正常持續下去,開的分店越多,現金流就會越來越大,留存現金也越來越多,資金量一旦到了一定規模,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應該沒有問題,我們這家店當時也只有三十萬不到的資金,一樣做起來了!現在條件好多了,就算同時開兩家分店,肯定能行。」孫龍一臉自信地道,他喝了不少酒,臉紅紅的。

從王弘毅口中,知道家里情況很好,弟弟孫虎也出來跟著王弘毅打工,他心中對王弘毅充滿了無盡的感激。

自己能夠在深城立住腳跟,都得益於王弘毅.

現在小芳快餐發展得紅紅火火,讓他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期望和憧憬。

王弘毅拍板道:「那就這么定了,接下來就趕緊招人、選址,幾個事情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