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催化(1 / 2)

王弘毅所說的炒作辦法,並不是他自己的創新。

它來自於前世著名的「蘇三山」案。

這個案件的主人公叫李頂興,他出生在一個干部家庭,當過兵,擔任過水泥廠廠長,86年「跳槽」縣物資局。在92年下海浪潮中,懷揣發財夢的李頂興也下海了,93年元月,他來到了苝海,終於經受不住花花世界的誘惑,他決定冒險掙錢。10月7日和8日,他在深城的證券公司以個人名義開戶,將100多萬元公款分別以9.85元和9.6元的價格,買進「蘇三山」股票15萬股,同時惡性透支100萬元,購買了31萬股其他股票。

原本以為股市就是提款機,買了股票很快就能賺錢,然後把本錢還回去,自己神不知鬼不覺就能大賺一筆。

誰知道,一個多月來,深城股市一直都是雄獅,他被套了,整天惶恐不安,又怕自己挪用公款炒股的事情敗露。

11月2日,李頂興從一個個體攤上刻了一枚「正大置業公司」公章後,悄悄溜回了老家珠洲。

11月3日,李頂興擬就了正大置業公司收購「蘇三山」股票的稿件。

11月5日,李頂興通過關系啟用了縣郵電局久置未用的一台傳真機,將傳真件發往《深城特區報》和瓊南《特區證券報》。半小時後,他又冒稱正大置業公司總經理打電話詢問報社是否收到傳真件。

11月8日,星期一上午10時,「蘇三山」股票在開始上漲,最高升至11.50元

在這個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下,各地證券交易所,股民瘋狂買入蘇三山股票。

這一天,蘇三山單股成交金額達2.2億元,創下深城股市個股紀錄。

李頂興急忙打電話到交易大戶室,委托股票代理人拋售股票。

盡管很快官方便辟謠,而且進行了嚴正申明,但是大量股票被套,損失嚴重。

李頂興當然沒有逃過法律的懲罰,他的操作留下了太多蛛絲馬跡,很快便被揪了出來。

「老王,這樣干行嗎?」孫輝聽了王弘毅的計劃,有些擔心地道。

「沒什么不行的,分工合作,雇人的時候小心一點,不要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王弘毅篤定地道。

首先是分批慢慢買入股票,買好以後再輾轉花錢請人去發傳真。

只要這兩個地方注意好,就不會被發現。

畢竟現在又不像二十年以後到處都是攝像監控設備。

7月15日,幾個股票賬戶,都已經完成了建倉,都已經買入了蘇三山這只股票,平均成本在9塊錢左右。

7月20日上午10點,花城一處郵電局,一個穿著職業裝的年輕女郎,向瓊南的《特區證券報》傳真了一篇稿件。

發完傳真,等她美滋滋地轉身出門,准備像那個戴著墨鏡的年輕老板討要剩下的跑路費時,卻發現對方已經不見了。

「騙子!」年輕女郎氣憤地咒罵,不過很快又露出了笑容,發一個傳真就能賺取200塊錢,耽擱的時間也不多,還是劃算。

她買了一瓶汽水,一邊喝一邊上了一輛三輪車。

三輪車穿過幾條街道,鑽入了一個破舊的巷子,巷子的路邊,有不少衣著暴露的女郎或站或坐,似乎在等待什么。

「小美,這么快就完事了?」

「你們去了哪家酒店?」

「不是說包一天嗎?」

「賺了多少?」

聽到大家的詢問,年輕女郎氣憤地道:「別說了,就是個騙子,白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