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吹牛(1 / 2)

如今的任總,雖然有一定實力,但是跟將來叱吒風雲的任總相比,沒有那么高瞻遠矚。

他這時候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打破華為發展瓶頸,實現新一輪的高速發展。

新的程控交換機研發出來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雖然可以推向市場了,但是在產品研發完善過程中,他感覺專業人才還是很缺乏,而且設備需要進一步更新。

花城無線電廠雖然經營不善要破產了,但是其現有幾名通信方面的人才還有一些設備,正式華為當前急缺的。

所以他才親自來游說,希望拿下來。

王弘毅主動要求入股,而且僅僅只保留分紅權和增值受益權,這個條件在任總看來很寬松。

反正公司增加一筆流動資金,可以更快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並且,任總還專門打聽了一下天車公司的情況,發現這家公司的崛起無比迅速,而且王弘毅雖然年輕,但是卻闖出了不小的名聲。

甚至還是光彩事業的倡導者之一,跟劉詠好等知名人士交往頗深。

這樣的人願意投資,是對公司的高度認可,對公司將來的發展,也可能會形成助力,何樂而不為呢。

王弘毅很快便和任總簽訂了入股協議。

王弘毅投資1000萬元,獲得華為200萬股股份,占比1%,將來公司增資擴股,王弘毅有優先購買權,但比例始終不得超過1%。

對於王弘毅來說,這個條件,已經十分不錯了。

要知道,未來華為公司的股權結構十分繁復,任總自己持股1%,代表員工持股的華為控股占比99%。

優先購買權,可以讓王弘毅一直保持在華為的持股比例為1%,僅分紅一年就可以達到好幾億。

簽訂了合作協議,王弘毅請任總吃飯,兩人喝了幾杯酒,不知不覺聊到了電子行業的發展,王弘毅稍微提了一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特別提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及6g技術等等。

任總聽得靜靜有味,雖然王弘毅現在所說的這些,儼然是羙國科幻電影中的畫面,但是仔細想想,也未嘗不可。

比如通信,過去靠寫信、發電報,後來可以程控電話,再後來有了bp機、大哥大、智能手機。

通信的方式在發生改變,以過去的眼光看現在,拿著一部手機就可以跟幾千里外的人直接對話,不也是科幻嗎?

「王總真是有太多的奇思妙想啊。」任總感嘆,「互聯網這東西,我也大致聽說過,不是很清楚,不過聽你這么說,將來發展大有可為,而通信技術的發展空間,也比我們想象得要大得多。」

王弘毅點頭道:「正式如此,當然,這些只是我隨便看了一下資料總結的,也不一定完全對,我對技術不是很熟悉,任總是專家,將來一定能夠把華為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優秀的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我喜歡看科幻電影,羙國的一些電影里面描述的未來世界,我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現實,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未來的社會,將更加智能,人與世界的聯系,也將更為緊密……」

王弘毅順便給任總灌輸了一點物聯網的觀點。

看到他聽得靜靜有味的樣子,王弘毅心中暗道自己現在入股了華為公司,也不是白占便宜,如果任總能夠從自己提到的一些信息提煉出有用的東西,對華為的發展,也是很有作用的,說不定將來華為會比前世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