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衛星業務(1 / 2)

「我想想啊。」王弘毅笑了笑,他明白牟其忠又是想忽悠自己多出錢。

不過,對於南德的衛星事業,王弘毅還是比較清楚的。

通過飛機貿易的成功,南德與俄國官方和民間都建立了很好的信任關系,而且人力資本和客觀環境也支持難道進一步開發俄國市場。

與此同時,通過前期的貿易,南德聚集並且培養了一批熟悉俄國環境,又有著豐富知識和實戰經驗的外向型經濟人才。這些人才包括一些家住俄國,懂得俄果多種民族語言的專家學者,他們既懂俄語,又了解俄國社會與經濟。

牟其忠經過分析,認為俄國在民用經濟生產方面雖然不怎么樣,但是他們的航天技術特別是衛星實用技術使國內外市場所急需的。

當時電視台都在爭取上星,節目上了星,才能以最先進的技術優勢贏到最多的觀眾。都希望借助衛星發射自己的節目,去搶占觀眾市場。有的電視台甚至連頻道都選定好了,只要一有「星源」即可捷足先登,搶占觀眾市場。

因此,這時候誰有衛星轉發器,就搶占了市場先機。

當時國內衛星技術相對落後,衛星信號弱,邊遠地區根本無法接收到。因此利用俄國的衛星發射技術為華夏的經濟發展服務,無疑商業無限。

93年底,在俄國衛星航天局高級工程師馬爾迪羅夫的協助下,南德決定出資1200萬美元租用當時國外最先進的一顆航向衛星,其衛星轉發器發射功率已達到52dbw,磁石羙國也僅達36dbw,華夏則不足28dbw。

可以說這是世界上第一顆真正的直擂衛星,可同時傳輸模擬和數字信號。

在通信技術方面,它解決了傳統通信因距離或高山大河阻隔而鋪設光纖線路的難題。

只要有三、四顆同步衛星組成一個網絡體系,就可將世界各個角落聯絡起來,即時通信聯系,形成一個「地球村」。

94年3月,南德與苔灣一家有線電視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該公司租用南德的衛星服務,租期5年,總價值2150萬美元,僅此一項,南德每個月可凈賺75萬美元。

看到甜頭的牟其忠接下來又發射了航向2號衛星,並且努力拓展衛星服務合作伙伴,到96年的時候其合同總租金達到了4500萬元。

然而,在風光無限的背後,確實南德挪用其他資金用來發展的衛星事業。

在這些預期收益還沒有完全兌現的時候,人家公司就要退錢了,無奈之下南德又以145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了衛星股權,損失頗為慘重。

「天車集團前期也沒有相關的經驗,所以我准備先拿出1000萬元投資,等條件成熟以後,逐步擴大投資額,牟總,這1000萬能占多少股份呢?」王弘毅笑著道,並不急著報出自己的底線。

牟其忠微微有些失望,1000萬元比他預期的要少不少。

「1000萬元啊,有點少啊,我們在衛星業務上面,已經投入了一億多現金,此外我們正在拓展衛星服務業務,未來增值空間極大,你投1000萬,我最多給你5%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