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君萬之爭(1 / 2)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不管君安能不能收購,萬科的股票都被拉起來,我聽說是君安自己承銷萬科的股票,手中壓了1000萬股,他們想通過收購的方式把股價炒上去。」

「君安的成本12塊多,現在股價只有9塊多,他們實力強,不管能否成功收購,但肯定能夠把股價炒起來,我覺得這個機會不錯,可以短炒一下。」

孫輝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半年股市行情一直不好,從去年開始,股市就一直處於熊市,大盤持續下跌,很多股票都處於陰跌過程中,根本賺不到錢。

按照王弘毅的策略,孫輝主要是操作粳米期貨,大方向都是做多,然後在這個過程之中用一些錢來回短炒,賬戶上也漸漸余留了一些資金。

與此同時,孫輝也一直都在關注股市的行情,對重點股票進行持續地跟蹤。

畢竟天車資本要想持續做好,股市是繞不過去的一塊業務,只有長期保持對股市的關注、分析,才能夠在機會來了以後抓住它。

「分析倒是沒有問題,不過這種短線機會,意義並不是很大。首先大勢不好,在沒有政策刺激的情況下,大盤一直跌,個股就算有短期利好沖擊,很快也會回到陰跌的長期趨勢。」

孫輝只覺得被潑了一盆冷水,他郁悶地道:「這么說來,還是沒有搞頭?」

王弘毅聽出他語氣中的郁悶,含笑道:「也不盡然,我的意思是你不能憑借這個短期沖擊事件就決定是否投資萬科,這個公司,我也聽說過,下來我們一起去調研,然後再確定後期是否進行股權投資。」

孫輝感覺到從王弘毅的話中,似乎又學到了一點什么東西,以前他以為王弘毅完全就是憑借技術和消息面來炒作股票,現在看來,並沒有那么簡單。

雖然現在大家都傳說孫輝是股神,但是孫輝自己心中最清楚。

跟王弘毅比起來,自己什么都不是。

「我明白了,你定下大致時間,我到時候跟他們聯系安排行程。」

「就這兩天吧。」

孫輝的電話,引起了王弘毅對萬科的一些印象。

他准備趁著這次去調研的機會,跟王實聊一聊,順便達成戰略合作,將來可以投資一些萬科的股票。

他現在不是無名小卒,要調研萬科,王實也不會不重視。

實際上,如今的萬科已在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走了很久。

王實曾說:「特區內的公司有95%都是多元化經營的,萬科走在前面。」

1993年底,萬科旗下有55家附屬公司和聯營公司,遍布全國12個城市。

去年5月,萬科被批准在新港發行b股,王實更是躊躇滿志。

而在籌劃會上,新港渣打銀行一位年輕的基金經理瞪著很大的眼睛問王實,「王總,你們萬科到底是做什么的?」

當時王實怔了很久,居然無法一下子回答出來。

他對此耿耿於懷,後來還專門把萬科從1984年到1993年的貿易虧盈相加,結果得出的數字居然是負數。

萬科旗下的很多產業都看上去前景美好,而實際上卻成長乏力,公司也根本沒有將之整合壯大的能力。

從這個時候,王實便開始思考多元化與專業化的問題,只是一直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

就在昨天上午十點鍾,深城最大的證券公司君安證券的總經理張果慶來到了王實的辦公室,告訴他:「君安准備給萬科的管理層提些意見,下午我們將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