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投資寰亞(1 / 2)

王弘毅對寰亞電影當然有深刻的印象。

熟悉的片頭畫面,熟悉的片頭音樂,《天下無賊》、《無間道》都是出自於這個公司。

這個公司的幾個創始人,一開始就是本著拯救日漸衰落的新港電影市場的目標。

在公司的股東中,最具代表性的兩位是林建月和庄成。

林建月的父親是新港著名企業家,是一個富二代。

他13歲便去加國讀中學,此後在羙國讀了兩年大學商科。87年畢業後返港,協助父親出任麗新集團副主席。

剛回國的林建月年少氣盛,多次以巨額投資最終都出現虧損,差點把他老子好不容易打拼起來的龐大家族生意毀掉。

在97年新港回歸前,樓市處於高峰,在並沒有得到父親同意的情況下,林建月豪擲69億港元高價購入中環富麗華酒店計劃重建。

第二年,亞洲金融風暴席卷而來,新港樓價狂跌,而麗新發展因收購富麗華酒店向銀行借貸,負債超過100億港元,成為新港虧損最高的上市公司,股價跌倒了地板上,從每股12元跌至最低6毫港幣,差點把他老爸氣死。

無奈之下,他的父親只好出售了51%的亞視股權,收回了一部分資金,並獲得了兩位盟友的支持,這才勉強渡過難關。

好在林建月並沒有被這一連串的失敗打倒,他緊接著又把重心轉向了至娛樂事業。

2000年他成為寰亞電影公司大股東,旗下擁有多位明星,同時還有杜其峰與劉瑋強這兩位著名導演。

再後來,樓市回暖,麗新發展逐漸走出困境。

而他的娛樂事業也不斷壯大,儼然在新港一家獨大,幾乎完成了他父親一直沒有實現的成為新港娛樂圈霸主的目標。

至於庄成,則是新港資深電影編劇、電影人、資深監制,寰亞集團首席執行官。

不說別的,他的眼光就讓人佩服。

寰亞成立後第一部作品,庄成選擇以舞台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為切入點,投資僅300萬港幣,票房居然突破2200港幣,第二年還拿下了新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編劇獎」,為寰亞公司在華語影壇打響了第一炮。

當初《無間道》劇本被多家公司給槍斃了,大家都認為卧底題材老掉牙了,而且類似題材從來沒有火過,投資它純粹就是浪費錢。可庄成卻覺得這劇本不錯,和林建月一商量,買下舉杯,然後投資4000萬,並邀請劉得華、梁朝瑋等明星出演。

結果這部劇一面世便大火,將新港警匪電影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成為新港電影發展史上的又一個坐標,劉瑋強憑借此片一舉奪得2003年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正式邁入華語影壇一線大導演的行列。

作為投資公司的寰亞,除了享受《無間道》帶來的巨大財富之外,也躋身一流的制作大公司,開始了輝煌的歷程。

王弘毅想不到,寰亞居然主動找天車資本入股,這可是個意外驚喜。

馬亞瑞想了想,道:「不過,王董,這兩年新港電影市場十分萎靡,投資電影基本上不賺錢,就算是再大牌的明星,也不敢保證自己的電影能賺。我估計他們是想找天車資本分擔風險,另外也是看到我們跟周星星合作,又是內地的公司,可以為將來打通兩地市場奠定基礎……」

王弘毅點了點頭,對馬亞瑞的分析表示認同。

如果是其他人,估計這個時候就會猶豫要不要投資。

可是對於王弘毅來說,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太多,有沒有前途他是最清楚的。

「他們想要多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