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從網吧開始(1 / 2)

1995年,張樹心在京城創辦瀛海威公司,這是華夏互聯網史上的第一個商業項目。

1996年春,瀛海威在中關村豎起了一個碩大的廣告牌,上面寫著:「華夏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5月,大陸第一家網吧「威蓋特」在尚海出現。11月,京城首體西門實華開網絡咖啡屋開張,成為華夏第一家網絡咖啡屋。

歸國創業的張潮陽做的第一個網站是「華夏商務網」,後來他發現此路不通,很快轉向做「雅虎的華夏版」——搜狐。但很快,他發現做不下去,第一個原因是華夏消費者對inteet毫無認知,第二個原因是技術根本無法實現。亞信購買了第一套網絡設備,制定了在inteet上傳輸中文的ietf標准,當時在京城、尚海使用的網絡路由器總共加起來只有32個撥號端口,一個端口大約能支持10—20個用戶,這意味著亞信建成的網絡最多能夠支持500個用戶。

去年一整年,馬芸都在拿大家熟知的比爾·蓋茨來說事兒,他說,「比爾·蓋茨說了,因特乃特網將改變人類的方方面面。」其實這話根本就是他自己編造的,為的就是借助比爾·蓋茨的名人效應在華夏推廣互聯網。

在浙省一家電信局上了兩年班的丁三石,也終於決定辭職了,雖然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去意已決,這也成為他人生的一個分水嶺,他獨自跑到花城,進了一家羙國數據庫軟件公司賽貝斯(sybase)做技術支持工程師。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並成為第一批用戶。96年的5月,他又辭職,與他人合辦了一家與互聯網技術有關的小公司。架設了chinanet上第一個「火鳥」bbs。

前世的1996年,互聯網已經在華夏國開始生根發芽,未來那些互聯網大佬,已經開始或多或少鑽入了這個領域。

作為一名重生人士,自然不可能放過互聯網這塊巨大的蛋糕。

互聯網的發展,可以說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大家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華夏國,在互聯網的技術應用方面,很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不得不說,孫彤雨對市場的變化還是非常敏銳的。

當然,也許是因為他跟馬芸有過不少的交流,被馬芸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動了。

但不管什么原因,他對互聯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王弘毅聽他講得頭頭是道,並且他主要將互聯網發展對天車集團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分析了一番,指出天車集團作為民營企業,應該發揮組織機制靈活的優勢,率先進入這個行業,搶占先機。

「你的分析基本上市對的,互聯網的發展,將來會顛覆整個經濟的發展模式,也會顛覆很多行業,如果一個企業不主動擁抱互聯網,畢竟被淘汰。」

「天車集團,已經已經開始在互聯網方面有所布局,當然現在主要是在地技術方面,在應用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發展。」

「不過,現在發展互聯網,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用戶的問題,還有一些基礎設施問題,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發展互聯網業務,事倍功半!」

王弘毅對孫彤雨的思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自己其實早就在布局互聯網產業,同時也指出當前並不是全力推動互聯網業務的最好時機。

「說起互聯網,我們現在可以做一件事情,這個就交給你來做吧。現在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接觸互聯網,但是家里條件受限,比如電腦、網絡等等,那么我們可以在經濟發達地區開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