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各方關注(1 / 2)

「我倒是覺得,王弘毅說的有一定道理,西方國家,一直都不懷好意,他們的經濟體系,本質上就帶有掠奪性……」

「這小子,雖然說的話不好聽,但確實合理,要小心。」

「貨幣戰爭,王弘毅還真敢說,不過一下子就說到了點子上。」

「現代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經濟層面的競爭,金融在其中的作用太大了,一個國家的貨幣體系如果崩潰,對經濟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要好好研究一下,王弘毅不會無的放矢,看來是發現了點什么!」

「小王,今天晚上的鳳凰衛視,有一個王弘毅專訪,你抓緊把對話文稿整理出來。」

也有人對王弘毅的這番言論表示認可。

有些人十分重視,專門把節目文稿整理出來進行研究。

與此同時,媒體上,也有一些人寫文章就王弘毅的這些言論進行討論。

這些文章,正方面的都有,批評的、贊同的,肯定的、反對的,林林總總。

還有的則是根據王弘毅的觀點,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想法。

幾天時間下來,圍繞金融危機論,各大媒體上倒是發表了一些文章。

王弘毅也接到了一些電話,都是關系比較近的人,詢問他到底是什么意思,難道他真的判斷要發生金融危機了。

這些人,都經營著企業,一旦發生金融危機,他們也不能置身事外。

要是王弘毅的判斷正確,那接下來將會風雲激盪,而他們如果能夠提前布局的話,一方面可以自保,在危機之中存活下來。另外一方面則可以抓住機會,去並購遭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企業,實現快速擴張。

可是,他們對於王弘毅的觀點,有些疑惑,不敢確信。

所以要親自聽一聽王弘毅到底是怎么想的。

「弘毅,你有空沒有,要不我請一些人,聚個會,搞個沙龍,你來給大家上上課!」劉詠好對王弘毅道。

按照劉詠好的想法,如果真如王弘毅所預言的那樣,那么大家抱團,不僅能夠更好地應對危機,同時也能一起干一些大事。

王弘毅想了一下,笑道:「講課就算了,大家有機會交流一下吧。」

劉詠好的號召力很強,他很快便組織了一個沙龍,都是西川省知名的企業家,一共有十來人。

王弘毅是最年輕的,好幾個年齡較大甚至兩鬢霜華,雖然年齡都能當王弘毅的爺爺了,但他們對王弘毅都很客氣。

如今王弘毅的企業規模已經排名全國民營企業第一,他本人已經穩居華夏首富,在多個行業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今天請大家來,主要是喝喝茶,聊聊天,吹吹牛。」

劉詠好首先做開場白,「最近,弘毅在新港接受鳳凰衛視的采訪,提到了一些觀點,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和討論,我覺得很有感觸,對我們接下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想借此機會,大家一起聊一聊,看看我們能夠做些什么!」

其實大家都對王弘毅的危機論很好奇,而且對王弘毅掙錢的能力一點都不懷疑,現在如果有機會,跟著王弘毅干一票更大的,他們也求之不得。

正因為這樣,劉詠好一招呼,他們就第一時間響應。

「大家應該都看過鳳凰衛視的專訪,實際上,我要說的,都說了。我是根據一些數據、經濟現象做出的推測,雖然不一定非常准確,時間也不確定,但是我自信這種可能性肯定是存在的,而且不會等太久,也許一兩年,這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場考驗!」

「當然,就算有危機,不過對於華夏內地的企業和老百姓來說,影響要小一些,畢竟我們經濟體量大,風險抵抗能力更強,經濟也不依賴出口。」

「不過,我更加看重的是這次危機,給我們帶來的機會,只要我們抓住了,公司業務就會再上一個台階。」

「我們的企業,大部分都在內地,甚至在西部地區,產品、管理,實際上,比較粗放,在危機發生以後,尋找合適的標的企業投資、重組、兼並,對於改善公司的管理,擴展產品線,提升市場競爭力,有很重要的意義。」

王弘毅也沒有什么保留,盡量將自己知曉的情況以及一些想法說了出來。

當然,還是要注意措辭,一切都是按照預測、分析的口徑說出來。

也不可能打包票。

至於他們信不信,那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雖然來的人也不算少,大家表面上都認同王弘毅的觀點,但是內心是怎么想的,卻不得而知。

或許有些人,只是想借此機會,跟王弘毅建立聯系,想要跟王弘毅合作。

聽完王弘毅的講述,有人緊蹙眉頭,一副思索的樣子。

有人拿著筆在本子上記錄著,就像是剛剛聽了老師講課的學生一樣。

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