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天下大勢(1 / 2)

戊午年(958年)元月。

汴京西郊,趙匡胤精銳被齊軍擊破,率殘部西逃。

在陳橋驛與齊國運河而來的河西軍鏖戰的石守信部,聞訊大驚,唯恐被齊軍截斷退路,匆忙退兵間,被河西軍先鋒田欽祚奇襲,河西軍乘勢掩殺,石守信部潰敗,亂軍中,石守信戰死。

消息震動天下,一時原本宋王治下周地軍州,紛紛歸順齊王。

便是對汴京被困而按兵不動的徐州武寧軍節度使王晏,在齊軍山東大營副使張彥卿領兵入境「幫武寧軍防御江南」後,也順勢而降。

而在趙匡胤被擊潰的當日,齊王已經領本部親軍、韓通部、慕容延釗部西進,其後,又有河西軍、河北軍、山東軍、忠武軍、義成軍等舊部新部,匯聚齊王麾下西征。

趙匡胤在西京過而不入,一路西逃,自是因為西京洛陽本就是新得,擔心入城後那些降兵降將作亂,擒他獻城。

齊王遂收復西京。

二月十一,齊王收復陝州,陝州及西京附近州府,原本投降趙匡胤的文官武將,又降齊王。

三月,齊王兵鋒,抵蒲州河中府下,此地趙匡胤已經經營許久,但短短五日,河中府被拔。

一時秦地震動,河中府北的黃河東岸,建雄軍諸州、慈州、隰州等等州府皆降。

齊王還欲西進趙匡胤根基之地與趙匡胤決戰,但卻有急報,北漢襲潞州,契丹人也蠢蠢欲動,江南李景遂,也在調動軍馬,只是徐州極快的歸順齊國,又好似燕王李弘翼和吳越同樣虎視眈眈等待良機,掣肘之下,李景遂才沒有輕動。

齊王任命陳致雍為河中府府尹,又林仁肇屯兵河中,組河中大營防范秦軍,爾後,領其余各部還汴京。

四月,齊王回到汴京。

而還都之時,齊王早已派使者送信去太原,斥責北漢漢主背棄盟約,現今昭義軍屬地,已經歸齊,若漢國南侵,必十倍還之。

齊王破秦伐秦,速度實在太快了,現今情報又緩慢,是以等北漢確定了秦齊大戰,齊軍主力西征,又廟堂吵得天翻地覆,終於想南侵之時,齊王已經破河中府,現今更領大軍回轉。

雖然楊業實在悍勇,甚至已經攻克潞州。

但北漢國主很快寫來書信澄清誤會,並令劉繼業也就是楊業退兵。

……

四月初夏之時,汴京城花紅柳綠,汴州橋行人熙熙攘攘,北城外大片瓦舍,歌舞升平,真是好一幅清明上河圖,好似幾個月前的鏖戰,只是一場夢而已。

對汴京這座繁華都城,陸寧實則心情很是復雜,但也不得不承認,現今汴京,正是南北樞紐,四方皆通之地,作為中樞,管理東西南北疆域都很方便。

齊國在山東府的各院、各部、各司衙,均已經搬遷來汴京。

實則現今名義上歸順齊王的州府,從資源經濟實力等等,原本周地,已經四有其三。

甚至鄧州的武勝軍節度使宋延渥,距離南逃的李重進盤踞之襄州僅僅百余里,其也上表請歸齊王,而對李重進寫來的密信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