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騰淵 (二 上)(2 / 2)

開國功賊 酒徒 1060 字 2020-06-08

元寶藏生性謹慎,對著蜂蠟,將魏征的條陳反復推敲。一字一句連看了三遍之後,他放下條陳,咧嘴,苦笑,「玄成今天是真想把我架到火上烤啊!你這八字真言,絕對有效!但元某人如果照著做了,恐怕保住了武陽各縣不落入賊人之手,一樣保不住自己的腦袋!」

「東翁何出此言,莫非覺得魏某謀事不忠么?」魏征立刻將臉板了起來,低聲質問。

「玄成心知肚明,卻來難為我!」元寶藏手扶桌案,不斷搖頭。「你這條陳,如果交給楊太仆,或者交給羅蠻子,都是一等一的好計。唯獨交給元某……嗨!」

太仆卿楊義臣和虎賁大將軍羅藝兩個深得楊廣器重,又都手握重兵,所以平素即便做了出格的事情,輕易也不會有人敢找麻煩。但元寶藏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分量,這個武陽郡守看起來為正四品大員,跺一跺腳整個郡城都要顫抖。實際上卻要看著地方那些世家大族的臉色吃飯。稍有不慎得罪了人,就可能被別人在朝廷里的「故交」彈劾,到頭來無論被彈劾的罪名是否成立,麻煩都是一大堆。

而魏征所獻的第三條妙計卻建議他將遠離武陽郡城的魏、館陶、冠氏三縣並做一縣,將百姓和官員統一遷徙到距離武陽縣最近的魏縣去。這樣,如果流寇再來侵犯武陽郡,壯大後的魏縣和武陽郡治所貴鄉就可以互為犄角,遙相呼應,一地有警,另一地立刻果斷出擊,攻敵背後。讓賊兵左右不可兼顧,不得不知難而退。

這個計策的確可以起到對付流寇的作用,並且對於給地遷移到魏縣的百姓,魏征在條陳中也做出了詳細安置規劃。可千不該,萬不該的是,他不該惦記著將沙麓山背後一直到黃河岸邊的數百里荒地劃給百姓們開墾。那片土地常年長滿荒草,不開墾出來做農田實在可惜。但那片土地都是有主之田,主人家可以任其拋荒,元寶藏卻不能打它的主意。

魏征心思通透,看到元寶藏滿臉為難,已經猜到了他在想什么。猶豫了一下,低聲建議:「東翁何不試著跟那幾戶人家說一說。畢竟覆巢之下,鮮有完卵。真的讓賊兵打破了郡城,他們連命都丟了,留著荒地還有什么用?」

「覆巢?」元寶藏冷笑著聳肩,「玄成讀過元某祖上所寫的《大人先生傳》么?補褲襠是元某之責,關人家虱子什么事情?」(注1)

注1:大人先生傳,魏晉時代阮籍所著。將貴族們比做褲襠里邊覓食的虱子。元寶藏這里引用此文,一是對於大隋的未來絕望。二是炫耀自己的名門後代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