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朝露 (三 上)(1 / 2)

開國功賊 酒徒 1770 字 2020-06-08

第三章朝露(三上)

程名振據平恩,出榜安民,招募各地流離失所的百姓前往屯田墾荒……消息傳出,河北道各郡縣的接骨診所頓時生意爆棚。明明是個殺人放火的賊娃子,卻干起了官府該干的勾當,不由得讓人不驚掉下巴。可轉念一想,栽贓陷害、明火執仗,凡屬強盜該干的事情,大隋朝官府也一樣沒少干,並且干得比賊人更老練,更肆無忌憚。眾人心里頭也就平衡了。正所謂官賊官賊,區別在於一個手中拿的是印把子,另外一個手中拿的是刀把子。目標卻都是謀財害命,為禍鄉里,所以本質上其實差不多。

「妖孽啊,妖孽!」出了診所的門,大戶人家的老爺便開始唉聲嘆氣。從此之後,各家的圍牆又得再增高數寸了,家中護院武師的薪水也得再漲一漲。所謂亂世將至,妖孽必出。這放著賊頭不做卻偏要過官癮的程名振就是大隋朝的一個妖孽。你數數,這三年來河北道上發生的禍事,館陶城破、楊善會兵敗、馮孝慈陣亡殉國,哪一場劫難跟此人脫得開干系?就連遠在黃河岸邊的那場發生於瓦崗賊和右侯衛之間的惡戰,不也是因為此人派部屬偷襲黎陽倉而引起的么?

凡屬妖孽做的事情,肯定都保藏著禍心。盡管其表面上看起來善良無比。什么戶均限開荒五十畝,先到先得,誰種了就算誰的。什么巨鹿澤群豪負責地方安全,在平恩、洺水、清漳三縣境內,凡有偷竊打劫,綁票素贖之事,皆由程名振負責出面討還公道。什么頭兩年不用繳賦,第三年開始只抽一成。什么沒有種子可以向平恩縣衙暫借,秋天後上繳地里的三成收獲頂賬。什么過往商販只要交納一成保護費,便可以放心大膽地從從清漳走到平鄉,非但受到巨鹿澤豪傑的保護,連沿途過路過橋、城門厘卡的買路錢都可以免除。什么以工代賑,只要幫助巨鹿澤群賊重築城牆,清理骸骨,修補水渠,便可以換回全天的嚼崞,一干一稀,管飽管夠……

算了吧!全是騙鬼的瞎話。這種天上掉餡餅恰巧砸在嘴里的好事,現實中真有可能么?旁的咱暫且不論,兩年不用繳納賦稅,他程賊自己吃什么?總不能衙門口開塊菜地,自己撒籽種蘿卜吧?就算程賊有那個種蘿卜的本事,築城修渠的錢糧從哪里來?那可是成千上萬的花費,即便正經官府動一動,都得看看府庫中的盈余的錢糧夠不夠開銷。他程賊初來乍到,憑著兩只眼睛一張嘴,就能憑空變出錢來,要是有人信,才怪!

可不管有頭有臉的士紳大戶們私下里怎么撇嘴。底下上當受騙的百姓卻真是不少。特別是臨近漳水的幾個偏遠小縣,當地百姓們本來就窮得揭不開鍋。聽說有人管飯,並且借給種子開荒,也不管對方曾經殺過多少人,造過多少孽,唏哩嘩啦跑過去了好幾千。「反正大不了跟著程名振身後當個小嘍啰,總好過蹲在家里等死!」最先跑去的百姓如是想。結果卻發現傳說中的好處非但半點兒沒打折扣,反而有人監督落實,立刻樂得裂開了嘴,把好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給了自己的鄉親。結果很多留在河東岸觀望的百姓也都坐不住了,拖兒帶女,抽冷子子就往河西岸跑。害得縣衙里邊不得不加派人手把守各個渡口,以免更多的人受到賊子蠱惑,導致秋天時半點兒賦稅都收不上來。

跑到河西岸的,其實也不完全是走投無路的人。很多百姓看中的是平恩縣周圍的那些良田。這兩年官來匪往,戰亂頻繁,大伙雖然明知道那些田肥得流油,明知道田地的原主人早就死絕了,可誰也沒膽子去老虎嘴邊找食吃。如今老虎爪牙說它不擇人而噬了,大伙兒就斗著膽子去看看。萬一程賊說話算話呢,大伙兒也能給子孫留點兒積蓄不是?

過了芒種不能強種。此刻開荒,也就是灑些糜子、蕎麥之類的懶庄稼,勉強給人和牲口湊點兒明年吃的口糧。可架不住地肥啊,程賊麾下大將王飛又天天帶人重修了臨近縣城的溝渠,讓土地隨時都可以上水。才堪堪一個多月過去,平恩、清漳和洺水三地,特別是三座縣城周圍,就脫胎換骨般變了模樣。往日遍地的白骨都被收斂了,代之的是一簇簇叫不上名字來的野花。齊腰深的野草也被打干凈了,代之是一片片平整的農田。變化最大還當屬於縣城,在三座縣城的實際控制者們的努力下,大部分空房子都被收拾了出來。或賣或租,以極低的價格便宜了前來投奔的百姓。如果有人實在付不起租金,還可以通過幫助好漢爺們收拾更多的宅院房子的方式來湊。只要干滿了足夠的日子,便能免費得到一處安身之所。雖然比不上那些出售和出租的房子齊整,卻也能遮風擋雨,不至於讓人一家老小露宿街頭。

從最初的興奮和忙碌中清閑下來後,百姓們便開始走親訪友。他們慢慢地開始適應新的生活,也慢慢地認同了土地的統治者。盡管這些統治者是一伙不折不扣的叛逆。在百姓們口中,提起「好漢爺」這三個字不再完全是恐懼,而是帶上了一點點由衷的欽佩。不刮地皮,不搶糧食,不拉女人,還能秉公執法,抑惡揚善,讓大伙彼此之間即便發生了矛盾也能找到評理之處。這樣的綠林豪傑,能不稱為是好漢么?

但佩服之余,百姓們心里也慢慢涌起了一點兒疑惑。那就是,「好漢爺」們到底從哪弄來的糧食?眼下平恩、洺水、清漳三縣的百姓雖然還不是很多,但加在一起也有四五萬,就算其中一半是自帶口糧過來的,另外兩萬多張嘴也得吃東西不是?城外開墾了那么多荒田,就算灑得全是不值錢的懶庄稼,糜子、蕎麥和蘿卜,也得想辦法弄種子不是?可眾好漢們幾乎有求必應,無論誰借,只要能找到兩家保人就肯借給。仿佛府庫里生了聚寶盆,糧食種子源源不斷搬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