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亂世!(1 / 2)

董卓被誅,洛陽王允統帥百官,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

呂布誅殺董卓有功勞,拜為安南將軍,李肅為安遠將軍。

時虎牢關守將徐榮、李傕、郭汜、張濟俱是嗔目結舌,思量一番後,李傕、郭汜主張使人至長安上表求赦。

不想王允在大殿中怒聲說道,「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

虎牢關守將徐榮得知,嘆息一聲,乃說道,「前有關東聯軍征伐,後有洛陽王允逼迫,如此奈何?」

李傕惶惶,說道,「我等皆是出身西涼,求赦不得,如今各自逃往西涼可也。」

徐榮心中黯然,漠然不語。

忽然屋內傳出一聲冷笑,「如此作為,死期至矣!」

郭汜臉色一變,怒道,「你乃何人?在此胡言亂語!」

「某?」那人一聲冷笑說道,「某只為一刀筆吏爾,不過不忍見諸位大人步入死地,乃有一計相告!」

張濟面色頓喜,急切說道,「計?你有何計可助我等?」

「某實在不知,為何諸位將軍只想著存身……如今虎牢關尚有十余萬西涼精兵,為何不聯合董公女婿牛輔殺入洛陽與董公報仇。若事成,則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再走回西涼亦未遲。」

徐榮四將面面相視,徐榮嘆息說道,「先生一言驚醒某等,只是關外尚有關東聯軍,這如何處置?」

「此事易也!」那人微微一笑,淡淡說道,「一面星夜趕往洛陽,一面且再守關數曰,待事成,一同歸與長安即可!長安也有天險,當得無事!」

「可是……」李催皺眉問道,「就怕關東聯軍緊追不舍,強攻函谷關……」

「呵呵。」那人笑著搖搖頭,說道,「將軍真當彼同心協力耶?彼本為討伐董公而來,不想董公蒙難,如今其也是進退不得,只需我等讓出洛陽,彼占了洛陽,便有對天下可言之事,期間矛盾種種,自然一覽無遺……」

徐榮四將對視一眼,徐榮歉聲說道,「不想先生如此大才,某眼拙,乃用先生為刀筆吏,還請恕罪!敢問先生名諱?」

「在下姓賈名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

「非先生幾誤大事!如此……」徐榮沉思片刻說道,「還是讓某留下吧,留某三萬兵,某再擋關東聯軍幾曰……你等速去洛陽!」

李傕、郭汜、張濟對視一眼,拱手說道,「保重!」

徐榮重重點頭,遂對賈詡說道,「多謝先生不怪罪某眼拙,先生還是同他們一道去洛陽吧,洛陽王允、呂布俱是難纏人物,少不得借先生之謀!」

賈詡微笑說道,「某自當盡力!」

李催沉聲說道,「那某且與公茂相約十曰之期,時至,望公茂速退,某等當在函谷關為你接風!」

「唔!」

―――――――――――――――――――――――――――――――――――――――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某處山腳,旗幟飛舞,喝聲如雷,觀山腳之下之軍,密密麻麻,竟有數萬之眾。

黃巾大賢良師弟子張白騎舉刀喝道,「承大賢良師遺志,某等必要推翻暴漢,還天下一太平!諸將聽令!」

「某等在!」其麾下將領郭太、彭脫、廖化、趙弘、李大目、劉石、平漢、韓忠、孫夏、卜己皆大喝回應。

黃巾復燃,月余間聚眾十余萬,史稱白波黃巾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