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袁紹求援……(二)(1 / 2)

「什……什么?袁本初敗了?」國丈府邸之中,董承瞪大著眼睛看著眼前的傳令兵。

「是……是的,大人!」

「荒唐!荒謬!」董承勃然大怒,冷聲說道,「袁本初不是有十余萬軍隊么?竟然敗給了公孫伯珪?這豎子在做什么?」

那傳令兵心中十分驚恐,深怕眼前的國丈大人一怒之下就自己拉出去斬了,連忙說道,「大人,袁刺史之敗,究其緣由乃是公孫瓚與黑山黃巾前後夾擊,以至於……」

「黑山黃巾?」董承好似感覺十分可笑,錯愕說道,「黑山黃巾賊助……助公孫瓚?可笑!當真可笑!」

看著面前跪著的傳令兵一臉懼怕的樣子,董承一揮手說道,「下去吧!」

「諾!」那傳令兵如逢大赦,行了一禮便匆匆走出。

「這袁本初!」董承怒地將手中的茶盞恨恨砸在地上,「孰輕孰重,彼卻是看不清耶?」

「呵呵!」忽然屏風之後傳來一聲笑語。

董承深深吸了口氣,頗為恭敬地說道,「先生為何發笑?」

「我笑國丈太重袁紹爾,袁紹優柔寡斷,豈是能成大事之人?國丈將期望放置於他身上,豈不是本末倒置,貽笑大方?」

董承眉頭一皺,猶豫說道,「先生何出此言?」

「我心中自有一惑,望國丈解惑!」

「先生請直言!」

「國丈為何如此憎恨那江哲江守義?」

「……」董承默然。

「既然國丈不肯說,在下也不再多問,平心而論,那江守義當真是天下奇才,國丈前番做的那些,實在是過了……」

「哼!」董承忿忿說道,「怎得,他還敢以下犯上不成?」

「國丈此言差矣,在下的意思是,那江哲既然如此大才,為何國丈定要與你紛爭?」

「……」董承皺了皺眉,沉聲說道,「先生可否直言如今對策?」

「也罷!」那身影在屏風之後轉了幾圈,淡淡說道,「如今袁紹求援曹艹,曹艹一是助其一臂之力,二便是落井下石……但是若是袁紹一倒,曹艹勢必要直對黑山黃巾並那幽州公孫瓚,兗州初定,更兼袁紹與曹艹有舊,按在下所想,曹艹出兵相助居多,落井下石居少!」

「此事與老夫無關!老夫只恨那袁本初,不思輕重,猶在此刻與公孫瓚交兵……圖折軍馬,萬一曰後天子暗詔令他救駕,袁本初用何兵前來?」

「依在下所見,天子斷然不會再招那袁紹!」

「為何?」董承楞神,疑惑說道,「如今天子在許昌,事事皆不順心……」

「在下所見,袁紹、曹艹相差不遠,天子若要自立,唯有靠自己!舊曰長安救駕,如此危境,袁紹無動於衷,天子深失臉面,豈會再招?再者,國丈所言不關國丈之事也是大謬!」

「老夫之言大謬?請先生詳說!」

「國丈明鑒,曹艹若是去助袁紹,單靠其身邊三四萬兵力是遠遠不夠的,黑山黃巾且說精銳便有數萬、公孫瓚軍亦有十余萬,袁紹三十萬兵力況且連敗,曹艹三四萬兵力便是去了又有何用?」

「那先生的意思是……」

「曹艹唯有從兗州、許昌調兵!兗州曹艹有兵近十萬,許昌更是不得了,單單一城便有四萬精兵,若是要救袁紹,呵呵……」

「先生的意思老夫明白了!」董承臉上露出幾許笑容,冷冷說道,「倒時候老夫與楊奉懵然發難,曹孟德必首尾難顧,天子自可重掌職權!」

「……國丈太小刺史府那些英傑了!江守義、荀文若、程仲德、李顯彰,其實沽名釣譽之輩?就怕國丈這邊方才下令,那邊他們便已在調兵了……」

董承臉色一滯,猶豫說道,「如此大戰,那江哲豈會不去?荀文若、程仲德不是只曉內政營生么?還有那李顯彰是何人?老夫不知!」

「……」那身影似乎被董承的這一番『高論』驚了一下,啼笑皆非。

「荀文若才識不在那江守義之下!程仲德、李顯彰心狠手辣之輩,即便江哲領兵出了許昌,有這三人在,國丈還是莫要造次才好……」

「額……竟有此事?」董承很是驚詫,「此三人才識不在江哲之下?那為何江哲才是許昌之重?」

「……其一,江哲聲望遠遠高之其他『五友』,其二,江哲乃寒門出身,無有世家之累,曹艹豈會防他?其三,江哲不圖名利……」

「你這……是否是在為江哲說話?」

「額,在下失態,實是在下平身無有見過類似江哲之人,心中感慨而已……在下所見,若是江哲領兵去了,國丈還是安分守己的好,荀文若三人均不是善與之輩……」

「哼!」

「還有一事,在下要提醒國丈,國丈若是再與江哲為難,恐怕天子也會漸漸疏遠國丈……」

「荒謬!」董承臉色微變,大聲說道,「老夫心向天子,天子豈會怠慢?更何況老夫乃董太後族人……」

「在下直言,聽與不聽,且在國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