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盛極必衰(1 / 2)

如意小郎君 榮小榮 1313 字 2020-08-03

</br>從禮部劉侍郎府中流出的一份禮單,使得在年節之前,京都的百姓多看了一場不花錢的熱鬧。

十余名官員被查,具體涉及工部、國子監、司農寺、御史台等,禮部更是重災區,算上之前因為舞弊案被拿下獄的禮部郎中,禮部六名高級官員,如今只剩下禮部尚書唐淮和祠部郎中劉進。

唐人齋的報紙上雖然沒有刊登細節,但簡短的幾句話中,字里行間涌動的無數暗流,即便是普通百姓也能感受到。

唐寧在昨天晚上就得到了消息,連夜安排宣傳部的人排版印刷,直到今天早上,他們還沒有下班。

陳皇這次處理了不少人,禮部更是被擼的幾乎只剩唐淮一個光桿司令,膳部郎中和主客郎中鋃鐺下獄,侍郎劉風官降兩級,貶去外州,做了一州別駕,這輩子很難再回來了。

陳皇對其他人的處置,不出唐寧的預料,一個個七品官員,年俸祿不過百兩銀子,卻動輒就能拿出上千兩當做賀禮,像唐家那些豪門大族好歹有雄厚的資本,在外都有親族經營家族生意,那些本該是清流的官員,根本解釋不了那些錢是哪里來的,該削官的削官,該罷職的罷職,並不奇怪。

但劉風是禮部侍郎,好歹是四品官員,只是收了些賀禮,也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貪污受賄,如此判罰就不正常了。

劉風此人雖然討厭,但或許是身居高位,警惕性很高,並沒有什么大的污點,連蘇媚都沒有查到,否則唐寧上次就拿出來了,單單因為收了賀禮,陳皇就將他貶謫出京,家產大部分查抄,連唐寧都覺得有些重了。

此外,陳皇還順便頒布了一條法規,為整肅官場的不正之風,但凡朝廷官員,不可鋪張浪費,亦不可以賀壽娶親之名等,大肆收禮。

如果不是從劉家查抄到的那七十萬兩銀子,唐寧差點就相信陳皇真的想要整肅官員,嚴查官員收禮的行為了。

這一波官員清查之後,朝廷就沒有了什么大的動作,沒有什么意外的話,從現在起,到除夕之前,京中應該能安寧些。

畢竟朝局還是要維持穩定,再這么折騰幾次,怕是陳國數十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體系也會崩潰。

陳皇做事向來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一波官員下去了,另一波官員很快就上來。

禮部侍郎暫時由翰林學士兼任,祠部郎中劉進,作為四部郎中里面唯一的幸免者,其出淤泥而不染,不與其他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作為,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可,接任了禮部郎中的位置。

雖然禮部郎中與祠部郎中乃是同級,但地位卻天差地別,禮部司乃是禮部四司之首,禮部郎中這個位置,向來都是為擔任禮部侍郎做准備的。

京中某處府邸,剛剛升任禮部郎中的劉進回到家,便有一婦人迎上來,高興的問道:「老爺,他們說你升禮部郎中了,是不是真的?」

「婦道人家。」劉進看了她一眼,說道:「我上次就說了,劉侍郎這次在劫難逃,跟他走的近了就是找死,你看看膳部郎中和主客郎中的下場,當初我要是聽了你的話,你現在已經是活寡婦了。」

「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婦人一臉歉意,說道:「我是婦道人家,以後外面的事情,老爺說什么就是什么,我絕不多嘴……,老爺想吃什么,我去給你做……」

劉進滿意的看了她一眼,享受著一家之主的威嚴,挺直胸膛,說道:「先來兩個豬肘子,忙了這么多天,都忙瘦了……」

……

唐家。

臨近年關,京中別處都一片歡慶,唐家卻是愁雲慘淡,前來拜訪的官員,也都是滿面心事,形容枯槁。

這些日子,端王一系的官員中,有無數人都懸著一顆心,不敢放下。

禮部劉侍郎等人,有人貶官,有人下獄,誰也不知道,下一個輪到的,會不會是他們。

這幾日的朝會之上,康王針對此事,窮追猛打,勢要借此機會,將端王的羽翼鏟除一空,沒有人敢保證,他們走進朝堂之後,還能不能再安然的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