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綿里藏針(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1675 字 2020-06-08

胡小英沒再問別人,轉臉面對區紀委書記溫照盛道:「溫書記,你可是紀委書記。每次提拔干部,都要聽你的意見啊。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是一條最基本的底線,你可要幫助把好這一關哦!」

溫照盛是屬於常委班子中的騎牆派,他在長湖區的時間也不短,他本來更傾向於站在區長周其同這一邊。但他看到自己如果站在周其同的隊里,從上到下,分別是周其同、潘德州、田坎、朱庸良,按照先進山門為大,他只能排在朱庸良的後面,以後空出位置肯定也只會先考慮朱庸良,然後再輪得到他,這非常吃虧。自己年齡也不小了,耽誤不起!

如果站在胡小英這一邊,他又有種擔憂,畢竟胡小英是一女人,在長湖區是否能站得住腳,還真是個未知數,樹倒猢猻散,如果胡小英某天被周其同等人「請出」了長湖區,他肯定也會跟著倒霉。

但自從上次的常委會,胡小英就開始表現出強硬的姿態,這倒是讓溫照盛看到了一絲希望,那就是如果站在胡小英這一方,會不會倒有些希望呢!畢竟她是新來的,目前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勢力,這就如開公司,就只有一個股東,如果他此刻加入,那他就排名第二了。

溫照盛平時也閱讀中國共產黨革命史,他很佩服一個行軍打仗的天才,那就是粟裕將軍。但粟裕將軍,畢其一生為何只做到將軍,而不能做元帥呢?相比之下,陳毅是好同志,但在行軍打仗方面跟粟裕將軍不在同一個層次上,為什么陳毅反而做了元帥呢?原因之一,就在於這個入股問題,當時毛澤東在井岡山上,最先來會師的是誰呢?那就是朱德和陳毅,這就是歷史上的「朱毛會師」那一段。因此,誰先入股,就能分到最大的紅利。溫照盛想,也許自己也應抓住這個機會。

溫照盛喝了口茶,清了清喉嚨道:「好吧,我也說說。」

其他人說什么,周其同可以基本無視,畢竟從投票人數來說,他這一方已經占據極大優勢,可這個紀委書記溫照盛開口,就有些不妥了。畢竟,現在有些干部,不查都是焦裕祿、一查都是雷政富,向牆外拋出一塊磚去,砸到的就是一貪官。這雖說的有些誇張,可也並非空缺來風。只怕溫照盛這邊真掌握了什么於陳佩芳不利的情況。區長周其同,不由朝溫照盛看了過來。

還真是怕什么,來什么。溫照盛道:「陳佩芳同志,工作能力、大局意識都比較強,但另外方面,也不是沒有問題。我們這些年也接到不少關於陳佩芳同志的信訪件,有些信訪件反映其生活作風問題、也有反映其工作失職瀆職的,也有反映工作方式方法的。出於保護干部、不破壞基層干部積極性考慮,我們都還沒有深入調查過。既然,今天涉及陳佩芳同志的提拔任用,作為紀委書記,我覺得有必要在這方面指出來,這也是對組織負責、也是對陳佩芳同志負責。最後,是否要提拔任用,還是由區委共同研究決定。」

溫照盛雖說「是否要提拔任用,還是由區委共同研究決定」,但這個擔子誰敢挑啊?如果他周其同一定要說提拔任用,那么這個「帶病提拔」的擔子也只有他來挑了,更何況里面提到「生活作風問題」,到底反映了些什么,誰都說不清楚,會不會涉及到在座的某位或者幾位,還真是很難說,這個女人實在太「博愛」,很難保證從她這一條線索,不會連累其他更高層的領導。

聽溫照盛這么一說,胡小英心里放松了下來,她原本還以為溫照盛不敢得罪周其同,因此在常委會上不敢講話,此時看到溫照盛既點到為止又效果明顯,很是滿意,對溫照盛微點了下頭,溫照盛也回以點頭。

胡小英又問道:「大家看看,還有什么意見?」

大家還能有什么意見!既然陳佩芳有這樣的問題,那么提拔之事只能靠邊站,於是溪鎮鎮長職務莫名其妙收入了朱懷遇的兜里。朱懷遇還毫無預感,他更不知他這次撈到鎮長當當,與梁健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會議開到這里,議題基本結束。胡小英又提醒朱庸良道:「朱部長,關於你們部里干部的情況,由你來說說吧。」朱庸良看了一眼周其同,見他也無甚反對的表示,就道:「那好吧。胡書記對我們組織部很關心,最近我們部里發生了些狀況,今天也向各位常委匯報一下。一是我們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邵有康同志,由於身體原因,提出辭去常務副部長的請示……」

有些不知情的常委一聽,就開始低聲議論。朱庸良很不是滋味,心想,有些人該看他好戲了。常務副部長辭職,讓人直觀的認為是對他這個部長不滿。朱庸良硬著頭皮說:「邵有康同志辭去職務,我們部里就少了一位常務副部長。經過向胡書記匯報,我們暫且建議由分管干部的副部長王兆同同志代管常務副部長的工作,這也算是一種鍛煉吧,看看如果工作可以,過一段時間再任用,所以這里只做口頭匯報了。」

因為還沒涉及真正的任命,大家也無甚意見。周其同他們覺得,這也許是今天這個常委會上,唯一的勝利了,畢竟區委組織部的准常務是自己這邊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