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領導視察(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2435 字 2020-06-08

有一點,梁健很是佩服市委書記譚震林,那就是他跟省里跟得特別緊。省里如今下基層一般都不搞車水馬龍,而是輕車簡從,這是自中央到省里重視作風建設和民意所向的結果。譚震林在有些地方雖然很官僚,但在這方面,表現的卻十分細致,上面來怎么樣的車,他也派相應的車去接待。

在這方面,梁健感覺宏市長顯得有些粗放。今天他們來北部新城,就是好幾輛轎車來的。這讓梁健深深感覺,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早該給宏市長提個醒了。不管宏市長在不在乎,這總歸是梁健的職責所在。

省人大和市委的車到了路口,看到宏市長他們候著,市委辦主任戴傑就從車上跑下來,向宏市長報告說:「領導先不下車了,你們在前面開吧,呆會到了第一個考察點上,再行見面。」

宏市長、胡小英他們就上了車,在前面帶路。昨天商量參觀點的時候,胡小英提出了兩個點,一個是已經開工建設的光伏企業基地,一個是已經在規劃建設的農民社區。光伏企業是當時的熱門產業,很受政府青睞。農民社區則是長湖區推進「農村向社區轉」的一個新的嘗試,據說在整個江中省,這樣大規模的農民社區還沒有先例。

後來,在談論的時候,謝市長指出,最好增加一個點,這個點,是目前尚未全部建成的海外歸國人員創業基地,鏡州市的干部群眾戲稱為「海龜基地」,這個稱呼當然不能用在正式場合。

謝市長提出這個點,是有用意的,上次馬超群副書記,原本打算支持鳳凰景區建設,後來正因為看了海外歸國人員創業基地建設的情況,馬書記的態度才為之一變。如今,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孔利民同志過來視察,讓他看看海歸創業基地建設,回去之後,他肯定也會提到,這樣一來對馬超群副書記,也是一個交代,更是一種間接的信號傳遞,馬副書記肯定會很高興。

謝市長提出這個新的考察點之後,胡小英馬上自我批評道,「如果沒有謝市長在這里指導,我們這些基層干部,恐怕真要誤了大事。」謝市長說:「那也不至於。只是歸國人員創業基地,本身也是我們的一個亮點項目,雖然還沒有全部建成,但給領導看看,總是有好處的。」

宏市長等人迎接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孔利民同志下車。孔利民個子不高,身子微胖,肚子凸出,頭頂幾根稀疏的頭發從右邊搭到左邊,蓋住腦門,雖然看得見頭皮,但態度是一絲不苟的。領導的頭發不怕少,只要梳得有條不紊,那還是領導的做派。

孔利民臉上掛著笑,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也許人一到人大,態度和神情也都變得寬松起來了。梁健感覺,在機關里,似乎總有這么一種現象,當書記都顯得神秘莫測,當政府一把手,都顯得苦大仇深,當人大主任開始清風無事了。孔主任的一身輕松感覺,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雖然時間很緊迫,但考察點上都已經經過了充分的准備和布置。胡小英書記,自昨天中午開始,就一直在部署、指導和督促下面做好迎接准備工作,晚上九點多她還到現場跑了一遍,早上又親自到三個點上,看了一圈,才放下心來。

孔利民在一條「熱烈歡迎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孔利民同志一行考察北部新城建設!」的橫幅前看了一眼,若有似無地點了下頭,接著就在譚書記、宏市長、謝市長和胡小英、榮威等人的陪同下依次參觀。

在光伏產業園的建設工地上,看了規劃圖,又聽了一個漂亮女講解員的講解。孔利民看著女講解員,一直保持著微笑,女講解員的臉上不知是緊張還是別的,浮現出兩團紅暈。孔利民又瞄了幾眼規劃圖,說:「要不去看看工地?」

由於前幾天下過雨,路面有些泥濘不堪,來到工地路口,見是這副模樣,大家都止步不前了。胡小英想得倒是周到的,昨天已經讓人備好了雨鞋。但領導不說,她絕對不會拿出來,畢竟這種考察,領導少看一點是一點。

考察過程中,各種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很多不過是特別小的小事,但很可能就讓領導對一個地區的看法改變了,留下了壞印象,吃過這種虧的地方領導可不在少數。

「孔主任,這路難走,我們要不就在這里看看吧?」市委書記譚震林道。

孔利民本來是想作罷,不過譚震林這么一說,他倒覺得非得進去看看不可了。孔利民很在乎人家對他深入一線作風的贊揚,如今眼前的這個「一線」更是泥濘不堪的「一線」,他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

只見前面,有幾個正在作業的工人,正淌著泥濘在行走。孔利民主任就說:「共 產 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前面我們的工人兄弟都在泥漿里走,我們共產黨

人卻害怕了,這不是要被人笑話?我們也進去看看。」

說著他向前邁了一步,皮鞋的一小半馬上沒入了泥漿。胡小英趕緊喊道:「孔主任,你等一等,我們這里准備了雨鞋,你還是換一雙雨鞋吧。」

孔主任看到漂亮的女區委書記拿來了一雙雨鞋,就停了下來,說:「有雨鞋最好了,否則一次考察就穿壞一雙皮鞋,沒法跟老板交代啊!」大家都哈哈笑起來。

省、市、區的記者,紛紛開始照相。大家換了雨鞋,在泥濘中考察光伏產業園建設工地。

梁健腦筋一轉,囑咐市電視台的攝影記者,多拍幾張孔主任考察的照片,考察後抓緊印出來交給他。攝影記者認識他是市長秘書,趕緊點頭,跑到前面去抓拍了。梁健,腦海中已經想出了一個標題: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孔利民趟泥濘考察鏡州北部新城。

考察完了光伏產業園,又去看了農民社區建設現場。農民社區已經建成了一批毛胚房,特別是一個小湖邊上,矗立著幾棟毛坯農民別墅,算是整個小區中最高檔的安置住房了。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孔利民被帶入其中一棟農民別墅,雖然里面還未裝修,但昨晚已經將粉塵碎磚全部清理出來,露出了一棟小別墅的框架。

孔利民頗為感嘆地道:「這些房子以後也是要安置給農民的?」

十面鎮黨委書記金凱歌,一直等在農民社區,這里安置的都是十面鎮的農民,他最有發言權。胡小英也特意安排了他來回話,增加真實感。

金凱歌湊在孔主任身邊道:「孔主任,這些小別墅,都是要安置給那些人口多的家庭的。比如這棟別墅,昨天剛剛完成簽約,安置給一個七口之家的家庭。」

孔利民雙手虛握放在小腹前面,環視著房間,一邊問金凱歌道:「七口之家啊?哪七口?」

金凱歌幸好事先做足了功課,不至於被問得答不上來,他說:「這七口啊,是兩個老人,兒子和兒媳,孫子和孫媳,還有一個玄孫。」

「呦!」孔利民頗感興趣道:「四世同堂嘛。兩個老人都幾歲了?」金凱歌道:「一個九十五,一個九十三。」孔利民說:「真是不得了,這戶人家有福氣,他們家里有人在這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