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風雲突變(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5168 字 2020-06-08

周其同去了一趟省委組織部之後,九個「釘子戶」之老大的老趙家,果然帶頭開始拆遷了。其他八戶拆遷戶,一直為老趙家馬首是瞻,如今見老趙家帶頭拆了,形勢就很有些不對頭,軍心動搖起來。

其他八戶人家都來到了老趙家里問情況,老趙你們怎么說拆就拆了啊!政府是不是給了你們好處啊!

老趙對這些問題早有准備,俗話說,悶聲大發財,甜瓜自己吞,老趙得了三百八十萬的補償款,但是這情況,不能告訴其他拆遷戶,這是老趙兒子趙勤囑咐老爹的。老趙很聽這個兒子的話,嘴巴倒也閉得挺緊,借口道:「你們沒看到啊,前幾天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都來過了,說一定要把我們這兒的釘子戶搞定,如果不拆,以後被強拆了,更加拿不到錢!」

其他釘子戶道:「老趙,你兒子不是在省委組織部當處長嗎?」老趙說:「你傻啊,是處長大,還是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我們想,再撐下去,說不定還會影響我兒子的工作,所以我們還是先拆了。不過,你們不用擔心,還可以再撐一會兒,畢竟你們家里沒有在政府機關的人,哎,現在啊,家里有個當公務員的,整個家庭都變成弱勢群體了!」

大家吃不准老趙說的是真是假,但群龍無首,那八戶釘子戶,頓時,有些失了重心,猶豫不決起來。

區和鎮上都跟這幾個釘子戶玩起了心理戰術,這兩天故意沒一個干部上門,將拆遷戶冷凍處理起來。鎮上派出了挖機和推土機,將老趙家的房子推倒了。

老趙家好不留戀的攜著巨款,拍拍屁股走人了。其他八戶拆遷戶,就更加沒底了。鎮上又通過小道消息,四處散播要強推,不理會那些釘子戶之類的說法,搞得已經處於劣勢的釘子戶更惶惶不得終日。

到了第六天,鎮上才派了一個簽約組,到八戶人家上了一次門,說愛簽不簽,不簽的話,過兩天強推。釘子戶說,如果你們敢強推,我們就去上訪。鎮上說,上訪好了,反正最後還要到鎮上來解決,搞毛了,不給你們解決。

簽約組簡單說了幾句狠話,又走了。那幾戶釘子戶實在沒底氣了,一起說,明天去鎮上簽協議,但希望能夠再加點錢。簽約組組長當場表態,每戶再加一千,多沒有,愛來不來。釘子戶也沒辦法了,說,那就明天簽吧。

眼看剩余的八戶釘子戶都要搞定了,歸國人員創業園拆遷領導小組氣氛輕松得多了。宏市長為表示對他們工作成效的鼓勵,專門來到長湖區對領導小組成員進行慰問。會上,特別對周其同的工作進行了肯定。

宏市長一只手摸著茶杯,一邊說:「這次,其同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到省委組織部去的一趟,是卓有成效的。」周其同聽了,趕緊道:「謝謝宏市長的肯定。我也是挖空心思才想到了這個辦法,從目前的情況看,效果還是有一些的。下一步,我們想的就是明天盡快把剩下八戶釘子戶的協議全部簽好,爭取後天全部拆除完畢,不留一戶。」

宏市長再次對周其同進行了表揚,最後才說:「當然,胡小英書記和其他同志也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這話分明就是帶有了敷衍的意思。胡小英感覺臉上無光。從她內心來講,她是很不贊同周其同這樣的做法的,給趙勤一家這么高的補償,給其他人家的補償卻連他家一半都不到。這個社會沒有不透風的牆,搞不好就會出亂子。但是,如今宏市長這么肯定,她知道反對無效,在整個會上她基本就沒表態。

梁健坐在後面的椅子上旁聽,知道胡小英很不快,就發了個笑臉短信給她,並發了兩個字:「淡定。」胡小英回了兩個字:「蛋疼。」梁健本想回道:「我說『蛋疼』才差不多吧。」不過一想,跟區委書記這么短信交流,很不妥,也就算了。

拆遷的問題,似乎已經迎刃而解。宏市長高興,說晚上請他們吃飯。胡小英沒有興致,說:「事情還沒有完全解決,等拆遷工作全部完成之後,再請宏市長慰問大家吧。」

周其同表示不同意:「胡書記,你也太保守了,這事分明已經解決了,明後天無非是走走程序,是後續工作了。難得宏市長跟我們一起吃頓飯,我們怎么好拂領導的好意?我現在就去訂包廂。」

宏市長沒有反對。周其同就讓人訂了包廂。

胡小英說:「那你們去吧,今天我身體有些不舒服,難以陪同了。宏市長,我們周區長陪你了。」宏市長朝胡小英看了一眼,略有不悅,但還是說:「小英,工作要緊,身體的確也很重要,工作告一段落,好好休息一下也應該,今天你就不用陪我了。」

當天晚上,周其同可能估計還有拆遷領導小組的其他成員,沒有將常月叫來。不過,宏市長還是喝了不少酒,梁健把宏市長送回了賓館才回家。

剛到家不久,梁健就接到了十面鎮黨委書記金凱歌的電話。梁健還以為金凱歌是請他晚上出去活動,沒想到金凱歌第一句話就是:「事情,恐怕要有變。」

第二天一早,十面鎮大廳涌滿了人,一條紅色大橫幅被幾個農民拉扯著,在冬日的冷風中獵獵而動。橫幅上面寫著:

暗箱操作 補償不公 給我交代。

這些農民都是北部新城的拆遷戶,共有五十來人。他們這次集體上訪的目的,就是讓鎮政府給他們一個交代,為什么在拆遷過程中,老趙家房子不是最多、人口不是最多,得到的補償卻高達三百八十萬之巨,而與老趙家情況差不多的人家,很多只拿到幾十萬的補償,其中的巨大懸殊,必須讓鎮政府給一個合理的說法。

這也正是金凱歌昨天夜里打電話給梁健涉及的事情。昨天晚上,金凱歌就接到拆遷戶所在村的線報,說拆遷戶們已經知道老趙家得到了三百八十萬的賠償,對政府的做法憤怒極了,很可能明天一早就要到鎮政府討說法。

梁健很是奇怪,其他拆遷戶為什么會知道老趙家得到了那么多拆遷賠償款?不是說,老趙家保守了秘密嗎?據說,老趙還幫助拆遷辦做了宣傳工作,萬一如今不拆以後可能拿不到拆遷款之類的。

金凱歌當時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直到上訪民眾兵臨城下,才從幾個農民口中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原來,八家答應簽約的釘子戶,還是不放心,這天晚上,其中一個釘子戶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說,「我總感覺老趙肯定是拿了我們得不到的好處,要不晚上我們設個飯局,把他給叫過來,老趙這家伙,不喝酒正常人一個,一喝酒就什么話都說了!我們探探底!」

於是他們就打電話給老趙。老趙起初還打算不來。一個釘子戶說,老趙我們是這么多年的鄰居了,也一起當釘子戶這么多年了,如今房子都要拆了,以後再見面的機會少了,今天算是「散伙飯」了,也慶祝我們都堅持到了最後,你再不來,就不姓「趙」。

老趙無奈只好答應。老趙一來,灌的就是高度白酒。幾杯酒下肚,一個釘子戶就對老趙用起了激將法:「老趙,你丫也真是沒用。」老趙被說沒有,最不服氣了,就問他什么意思。

那釘子戶繼續激將:「我們倒還算了,都是平民百姓,搞不過政府,你呢,家里有一個省委組織部當處長的兒子,居然都搞不過當地的鎮長、區長,見他們怕,夾著尾巴頭一個就把房子給拆了!你還不如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兒子呢,至少我們比你拆得晚。」

老趙最要面子,被這一激,就想把底線說出來,可還是忍住了,畢竟兒子交代得很清楚,一定要保密的。老趙就說:「哎,沒辦法,縣官不如現管啊!」

那些釘子戶不依不饒,繼續炮轟:「叫我看啊,也不是什么縣官不如現管,根本就是你兒子沒卵啊,害得你老趙也沒卵了!一個省委組織部的,本來只要一句話,下面敢不聽嗎!可是沒卵沒辦法,你孫子是不是你生的啊!」

這些話就是鄙視了,老趙再也聽不下去了:「你們這些人啊,我不把話給你們說清楚,你們還真不知道,誰才是爺們。我兒子當然厲害了,這豈是你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可比的,今天我就告訴你們什么叫悶聲大發財,羨慕死你們!」

於是,老趙就把他們拿到拆遷款三百八十萬給說了,還說是區長周其同親自給送去的。果然有貓膩,八個釘子戶面面相覷,目的達到了。這消息不脛而走,在所有已經簽約和尚未簽約的拆遷戶之間,就炸鍋了!

大家憤怒已極,若不是設了這頓鴻門宴,他們八個釘子戶還被蒙在鼓里。事情曝光,大家嚷嚷著一定要去鎮政府、區政府和市政府上訪,哪個層級解決不了,他們就到上一個層級的政府去。

飯店里的老板,也做鎮政府的生意,跟金凱歌十分熟悉,聽說了拆遷戶們要上訪,就連夜給鎮上打了電話。鎮上分管政法的委員,就打電話給了金凱歌。金凱歌才在昨天打電話給了梁健。

如今四五十群眾聚集在鎮政府要說法。鎮政府能夠給個什么說法啊?這事情本身並不是鎮政府做的主,事情曝光,鎮政府本身也沒有准備過預案。碰到這種事情,鎮政府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拖」字訣。

鎮政府工作人員對上訪群眾說:「請大家先別激動,這件事情你們也只是道聽途說,等我們調查清楚,一定給大家一個合理的交代!」群眾說:「今天,我們不要鎮政府給交代,我們要拆遷補償,老趙家能拿三百八十萬,我們也要三百八十萬,否則我們就去區政府、市政府上訪!」

三百八十萬談何容易!鎮政府在這個方面又沒有發言權。上訪群眾見在鎮政府得不到答復,有人就帶頭,轉向了區政府。

區委區政府信訪辦,也招架不了這批情緒激動的上訪群眾。信訪辦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區政府給予釘子戶老趙家三百八十萬賠償的事情,因為區里的高層對此事是保密的。

區信訪辦只好將有關問題,層層上報。最後到了區委、區政府的層面。區長周其同並不太重視,就說:「讓這批刁民鬧吧,你們信訪辦增加點力量,攔住他們就行了。」

區委書記胡小英也已經接到了政法委、信訪辦人員的匯報。胡小英開初聽說拆遷賠償的事情曝光,心里還有一份得意。當初,周其同提出這辦法,她就反對,如今事發,說明她的判斷還是准確的。

但這份得意之後,就是擔憂,畢竟這個事情是在拆遷工作領導小組上通過的,由於宏市長也支持,她也沒有完全堅持否決,事情出來了,她這個區委書記也不能逃得了干系!

但是,胡小英打算在這個事情上不主動出擊,畢竟事情是由周其同引發的,事情出了該誰負責,就誰負責,胡小英不想去當別人的救火隊員,也不想為周其同「擦屁股」。於是,聽了匯報之後,胡小英對政法委交待一聲,這件事請周區長協調處理。

周其同對此事,並不重視。一直以來,周其同處理群眾問題的方式,就是能「堵」則「堵」,在他的意識中,群眾都是刁民,理他們越多,他們的要求也越多。周其同對下面的信訪局人員吩咐道:「工作方法應該不用我教你們了吧。你們去擺平就成了。」

信訪局長顯然有些為難:「恐怕沒這么容易擺平啊,那些群眾情緒很激動。而且快到飯點了,這些人怎么辦?」

周其同道:「難道還給這批刁民准備午飯嗎?到了飯點正好,你們工作人員輪班去吃飯。這些刁民餓了,自然就回去了!最多撐到晚上,他們就會回去了!」

信訪局局長領命而去。

然而,事實證明,周其同對於老百姓自力更生、解決溫飽問題的能力,顯然是估計不足。

到了飯點,區政府的工作人員都進了食堂吃飯,被飢餓困擾著的上訪群眾,忽地一人揭竿而起,說:「都說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既然政府的人可以到食堂吃飯,那么我們這些公務員的主人,自然也可以去吃飯。」

於是五十來個人,涌入了機關食堂,沖入工作人員當中排隊打飯。

機關工作人員,都是憑卡買飯菜,沒有飯卡,機關食堂服務員自然不給打飯。群眾中的幾個壯漢 ,就喊:「你們不給打飯,我們自己來」,翻身進了櫃台,開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保安涌進了食堂,想要趕走搶飯群眾,沖突由此開始,幾個群眾掀翻了餐盤,其他群眾開始摔倒座椅,機關工作人員手無縛雞之力,紛紛逃跑。最後,雖然來了幾百名保安和公安,將大鬧食堂的群眾趕了出去,但法不責眾,只抓了兩三個漢子。

上訪群眾的情緒更加激動,開始涌向市政府,他們上訪又多了一個理由,要求長湖區政府放人。

不知是誰,還把保安將老百姓驅逐出長湖區機關食堂的場景,拍了照上傳到網絡上。標題寫著:長湖區政府不讓老百姓到機關食堂就餐,政府和百姓發生對抗。

網絡的傳播速度何其迅速,很快就有跟帖開始討論:老百姓餓了,能不能到本地機關食堂吃飯?另外,還有些標題,就直指長湖區政府:不給老百姓飯吃,這樣的政府要其何用!

等上訪群眾到達了市委市政府大院,人數已經激增了一倍,達到了一百多人,很多人家原本來了一兩個人,這會全家都到了,一定要市政府主持公道。

市委市政府門前,頓時喊聲震天,充滿了硝煙味。

這段時間,長湖區委書記胡小英、十面鎮書記金凱歌,一直跟梁健保持著聯系。梁健,也跟宏市長做了及時的匯報。

宏市長聽後,發怒道:「周其同怎么回事!他不是說,趙家一定會保守秘密嗎?現在事情曝光了,怎么收拾!他有什么想法沒有?」梁健說:「周區長,沒有跟我聯系過。我剛才打電話給他,他的手機沒人接!」

宏市長額頭頓時冒出了冷汗。他擔心的,倒不是如何讓上訪群眾回去的事情。他擔心的是對手,肯定要拿這件事情大做文章。海外歸國人員創業園的拆遷工作,是省人大常委會孔主任敲在他身上的,如果處理不當,引發了群體性事件,或者激化了干群矛盾,板子肯定打在他的屁股上,這對於宏市長的升遷,真是大大的不利。

宏市長幾乎自言自語地道:「梁健,你去把肖秘書長叫來……不,等等。」宏市長一下子意識到,市政府秘書長肖開福不是那么靠得住,就說:「你趕緊打電話,通知市紀委書記高成漢、長湖區胡書記、市建設局榮局長、十面鎮金凱歌等人,到我辦公室商量應急辦法!」他又叮囑一聲:「長湖區的胡書記他們,你讓他們從西門進來,別被上訪群眾給攔住了!」

梁健答應道:「知道了。」梁健心想,宏市長點的人中,沒有提到周其同,顯然是對周其同的信任狠狠降了一個檔次。

梁健打完電話,剛走出辦公室想要向宏市長匯報,迎面正好撞上了一個人。這人是市委書記譚震林的秘書金超,手中拿著一個文件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