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人情往來(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1631 字 2020-06-08

大概在三個小時之前,現任鏡州市長金伯榮接到了夫人魯可艷的電話。這個電話讓金伯榮坐立不安。

夫人魯可艷對金伯榮說:「老公,孔總說要特地到鏡州市去拜訪你。你要好好接待他啊。孔總可是對我們一直忠心耿耿。」魯可艷說的孔總孔西華,是一個企業老板,在金伯榮擔任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的時候,認識你的。

統戰部是管統一戰線的,與企業家打交代特別多,要推薦企業家加入民主黨派或成為政協委員。有一年,基層推薦寧州市政協委員的時候,也存在競爭,鬧了點小矛盾,市里把矛盾上交給了省里。

作為分管這方面工作的金伯榮,對兩個競爭人選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一個推薦人選下面根本就是一個皮包公司,另外一個推薦人選下面,起碼有一個正規的玻璃制品公司,這些玻璃制品是吊燈、水果盤之類的,用於出口遠銷到意大利等地。

本來這些矛盾就是下面的事情,因此責令下面去調節,重新按照程序和條件去推薦。但是在當時部門,一個不是分管這方面工作的副部長,卻強烈推薦那個皮包公司的企業負責人成為市政協委員,而恰巧那個副部長平時一直都是跟金伯榮對著干。

金伯榮也不是等閑之人,任由別人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上指手畫腳可不行,盡管當初他跟孔西華沒有半點認識,但是他還是力挺了孔西華。盡管那個副部長是一個女人,多次到省委統戰部主要領導那里,去要這個名額。

但是金伯榮就是不同意。機關里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如果你認真起來摳原則,有時候一把手也不能對副手怎么樣。在那件事情上,金伯榮就是跟那個女副部長扣上了,還翻出了《政協章程》和關於政協委員推薦若干意見來進行對照。的確,還是那個孔西華更加符合條件。

更加上,金伯榮和張強這一層關系,在這一對決中,金伯榮勝出,原本跟金伯榮沒有變點關系的孔西華成為那一屆市政協委員。這對於當時的金伯榮來說,是一場正義之戰。他後來了解的,同班子的女副部長和那個皮包公司老總來往密切,可能背後存在著千絲萬縷的經濟關聯。

金伯榮則覺得,自己是維護了民主推薦的公平公正,避免了「人情推薦」。在這件事上,有些人還暗暗試探,金伯榮與那個玻璃制品企業的老總說是不是認識?金伯榮拍著胸脯說:「我根本就不認識那個老總,我就是按照原則辦事。」

這一度成為關於金伯榮的一段佳話。

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你今天不認識,不等於永遠不認識;你不去找人家,不等於人家就不會來找上你。

有一天晚上回家,只見西華玻璃有限公司的老總孔西華,等在自己的小區外面。金部長根本不認識這個是誰,那人就湊上前,跟金伯榮打招呼了。金伯榮很是奇怪,問了情況,才知道這是他曾經力挺成為市政協委員的孔西華。孔西華說,他在這里已經等了兩個小時了,孔西華手里提著一個袋子,從袋口看進去,就知道里面是名煙名酒。金伯榮平時還是很注意廉潔自律這一塊的,他跟孔西華又不認識,就說請他趕緊走吧。

孔西華說,他沒有別的意思,只是來感謝一些金部長,這里面也沒有什么貴重的東西,也就是兩條煙和兩瓶酒。在當時,抽點煙、喝瓶酒,也是再正常不多的事情,本來也沒什么的。但是金伯榮說:「孔總,這事上,你不用謝我。我是為了原則性,才責成下面按照程序和條件推薦的,你更加符合條件規定,所以你就被推薦上了,跟我的作用發揮沒有什么大關系。」

孔西華大概是早就想好了這個問題的回答,他說:「金部長,如今像你這樣堅持原則的領導,真的已經不多了。我也不是為了別的,我就是為了金部長能夠堅持原則、堅持公正才來得,否則像我這樣辦了個小企業,沒權沒勢的的人,是一輩子都當不上市政協委員的。」

這句話倒也是真的,市政協委員雖然是個虛職,能做的也基本就只是鼓鼓掌的事情,但是並非沒有人看重,很多老總就是喜歡這個社會地位和政治榮譽。金伯榮盡管不是有意幫孔西華,但是客觀上是造成了孔西華當上了市政協委員。

金伯榮說:「你的感謝我心領了,但是東西我不能收。否則這件事情,就變味了。所以,今天你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