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太府處事(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1598 字 2020-06-08

昨天一個晚上之後,太府市城西和城南都被淹,城東也已經告急。讓太府市委書記高石泉和市長白濤郁悶的,不僅僅是全城水位告急,還有民眾對他們的質疑。在傳言中,在網絡上,說太府市之所以今天會大水滿城,主要跟這兩個主要領導有關系。

一個名字中帶著「泉」,一個名字中帶著「濤」,都是水,太府市不淹才怪呢!這種說法,在機關里也流傳著,有些人說,組織部門安排干部,以後應該多多考慮五行的因素。比如有水的當書記,那么市長就該配一個帶土字的。水來土掩嘛!

盡管這都只是流言和笑話,但是誰聽到誰不開心。這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成為調侃對象的高石泉和白濤的心情。而讓他們心情更差的,是市區一個名人的故居被淹了。

當然,他們所在的路段,與名人故居沒什么關系。現在他們所在的路段是南街。太府市的地勢就如一個烏龜殼,中間高,兩邊低。這南街就是龜殼的中央,算是地勢較高的路段。盡管,梁健在通知市長白濤的時候,已經明確要求看內澇最為嚴重的地方。但是,兩位主要領導研究之後,還是決定來看南街。其他地方道路都已經不通了,公安上正調集了一些皮劃艇在施救。

但是,市委書記高石泉還是不太放心,他知道張省長不同於其他的領導,並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於是,他在奧迪車內坐得不安穩,拿起電話打給市長白濤:「白市長,我認為趙華生故居,還是得去排澇。」

白濤說:「可是,就怕排澇力量不夠啊。那個地方,老房子怎么多,那些房子都浸水了。現在給他們排澇還來不及呢。如果去給趙華生故居排澇,只能先將居民的房子排水放一放,這樣恐怕會引起老居民的抗議。」

高石泉不是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所以之前一直再給居民排水。但是,如今在車子里,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對白濤說:「萬一張省長要去看那個故居怎么辦?」白濤聽了之後,也想起了有一次張省長去看過趙華生故居,對於故居的保護提出了要求。白濤說:「可是,居民家里排水也許更重要吧?」

高石泉說:「不是這么說。百姓家里浸水了,等水退了,沒什么問題。但是,故居當中,有些牆倒了,有些物品毀壞了,可能就沒了。」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白濤說:「那我這就跟搶救小組聯系,讓他們將排水設備向趙華生故居集聚。」高石泉說:「讓他們趕緊了。」

從寧州前往太府市的考斯特上,是張省長、省公安廳長夏初榮、省政府秘書長李喬和公安廳一個副廳長,其次就是梁健和蕭正道。車子正是開了之後,夏初榮說:「我感覺,這次大雨,是對各市地下排水系統的一次絕大考驗。」張省長說:「在這種考驗面前,我們只有失敗的份。這幾年來,我們城市建設都是地面建設,對於地下的設施從沒有重視過。一個城市真正的現代化水平,其實不是看地面上的建築有多光鮮,而是看地下管網系統有多完善。」

夏初榮說:「張省長說的對,一個人的體面,不是看外衣穿得有多好,而是看底褲的質量有多好。」夏初榮再次拿出「底褲」這個「底牌」,屢試不爽的又引起了車內領導笑起來。連張省長也笑起來,他說:「夏常委啊,你又開玩笑。」夏初榮說:「張省長,我這個人就是有點喜歡尋開心,我信奉的,就是高高興興把棘手的事情給辦了。」

張省長說:「你這么好的心態,我也佩服啊。」省政府秘書長李喬也道:「是啊,夏常委的這種本領不是誰想學就能學會的,這就是舉重若輕啊。」夏初榮說:「李秘書長就是會提煉啊,我這窮開心,在李秘書長這里就變成了舉重若輕了。」

大家笑了一番。車子全速向太府市行駛。張省長畢竟心系城市內澇問題,開心也僅僅只能稍稍放松一下心情。夏初榮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不多開玩笑。一時之間,車廂內安靜下來,有些沉悶。

梁健不知李喬秘書長,是為了活躍氛圍,還是為別的,說道:「張省長,我還記得上次您去太府市,去參觀了趙華生的故居,對保護故居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次我們過去,也一並去看看趙華生故居吧?」關於張省長上次去參觀的事情,梁健並不了解,當時他還沒有到省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