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私自行動(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1645 字 2020-06-08

過了好一會兒,胡小英才說:「梁健,我真不知該怎么做了。」梁健說:「還是關於小西街的事情?」胡小英說:「如果是其他的地方,我或許就過去了,不去管了。但是,小西街我放不下。」胡小英將幾十年前房東的女兒打電話的事情,將與金市長商量沒獲得同意的事情,都說了。

最後,她頓了頓說:「我必須去做這個事情,否則,我其他什么事都做不了了。」梁健是了解胡小英的,看准了的事情她不去做會非常難受,會坐立不安,會魂不守舍。而且,從剛才胡小英的話里,梁健了解到,這事情恐怕,真的非同小可。梁健想,如果再不跟張省長匯報,恐怕會出事。

於是,梁健就對胡小英說:「過兩分鍾,我跟你打電話,我這就去張省長那里匯報。」梁健去叩響了張省長房間的門。張省長已經在休息,梁健卻持續輕敲著,過了一會兒,張省長才開了門。問道:「梁健,有什么緊急情況嗎?」

梁健說:「鏡州市委副書記胡小英打了電話過來,匯報了一個事情,剛才已經是第二次匯報了,我感覺這個事情,可能非同小可,所以即便打擾張省長睡覺也要報告一下。」張省長倒是並不是十分在意,他說:「沒關系,你進來說吧。」

梁健向張省長匯報了有關情況。張省長問道:「不給小西街的居民疏散,是他們市委市政府集體研究決定的?」梁健說:「是研究過,少數服從多數。但是,他們並不一定准確,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張省長的睡意已經完全消失了,他說:「我也相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這句話。但是,我們的領導體制,講的是民主集中,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的事情,我們原則上不會否決他們。畢竟他們是在當地,我們還沒有去看過現場。」

梁健說:「我們起碼要明天上午到達鏡州。現在已經有一個屋子出現倒塌的跡象,恐怕時間不等人。」張省長問道:「你的意思是,讓我現在就去鏡州,看看情況如何?」梁健說:「不,不,張省長。張省長還是按照原來的行程不改變,我請示,我連夜就趕往鏡州,看清情況,然後向領導請示要不要疏散!」

張省長看著梁健,說:「梁健,上次我希望你想清楚的問題,你是不是還沒有想通?」張省長所說的,就是關於,讓梁健和胡小英保持距離的事情。張省長說:「現在不是動個人感情的時候。」瞧見張省長灼灼目光,梁健突然堅定起來,他說:「張省長,我想清楚了,我答應與胡小英同志保持距離,我和她以後僅僅只是同事關系。」

張省長看了梁健好一會兒,才緩緩露出一絲笑容。近段時間,要在張省長臉上看到笑容是難之又難的事情。張省長說:「那你現在趕去鏡州吧。如果情況緊急,做出處置意見的時候,如果來不及想向我匯報,我准許你說,是我的意見和要求。從現在到天亮,我想好好休息一下,你不用打電話給我了。」

這無異於是給了梁健尚方寶劍,准許梁健代替張省長去做判斷和決策。梁健對張省長的信任無以言表,只能說:「張省長,我現在就出發,爭取明天上午來接你。」張省長又問了一句:「你去鏡州,車子有問題嗎?」

梁健說:「沒有問題。我可以向永州方面借。」張省長說:「我差點忘了,高成漢同志是你以前的老領導,那我就不再費心了。」張省長打了哈欠,說:「我休息了。」梁健趕緊從張省長房間里出來,再次感嘆張省長舉重若輕的工作作風,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他照樣能吃得好,睡得好,能放權,敢信任。梁健自問,自己是否有一天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難!盡管已經是黑夜沉沉,梁健還是給永州市長高成漢打電話,向他借一輛車去鏡州。高成漢關心了一下原因,聽說鏡州市委市政府竟然不同意小西街的疏散,不由道:「鏡州市的某些領導,已經沖昏了頭腦。小西街是全市區最危險的區域,這個地方不疏散,看來他們這個烏紗帽都不想要戴了。」

梁健說道:「他們的烏紗帽帶不帶,我不關心,問題是那么多百姓的生命!」高成漢說:「你趕緊去吧。我的建議是,你也不用到了那邊再做決定,事情已經非常緊急,搞不好下一秒鍾就出事,我看你馬上通知胡小英同志,想辦法組織力量去疏散。」

高成漢在鏡州呆了好多年,對鏡州的情況是熟悉的,他工作方式深入,對於小西街那片區域也有所了解,立馬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對梁健所說,都是基於自己的真實判斷。梁健體會到,這件事情,的確不能再拖了。

高成漢在電話中說:「雨天的路可能不好走,我給你派一輛越野車。」梁健說:「謝謝,麻煩高市長了。」高成漢說:「你還跟我客氣啊!另外有一句話,我想告訴你。」梁健注意聽著。高成漢說:「遇上棘手的問題,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去考慮。有時候,甚至單純從利益出發去考慮。利益有時候是疏通問題的主要渠道,社會問題的本質就是利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