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就是要快(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1815 字 2020-06-08

陳傑提到大金牙,梁健忽然想到了曾經某本小說中寫到的那個大金牙,猥瑣的奸商形象頓時躍然於腦海之中。這一想,他倒是對這個婁山煤礦的老板,多了幾分好奇。婁山的事情鬧了這么久,每次都是沸沸揚揚,甚至上一次都上高速抬走了一輛省里的車,這么多天了也沒見省里有什么動作,婁山煤礦依然是不聲不響地在運作賺錢,看來這大金牙不可低估呀!

正想著,陳傑問:「既然已經定下來了,我要不要先跟其他人通知一聲?」

梁健擺擺手,說:「他們心里都清楚著,這些數據又不是什么機要文件,這會兒估計婁山煤礦那邊已經收到消息了。」

「也是。」陳傑點頭,說完忽地驚起:「那個大金牙會不會直接找省里啊?」

「應該不會。」梁健說道。

陳傑不解:「為什么?」

梁健看了他一眼,沒解釋,而是說道:「就算找了也沒事,對了,定了婁山煤礦的事情,你先不要透露出去。」

陳傑臉上閃過些不解,既然這事情已經是明擺著了,那透露不透露出去,又有什么區別呢。只是他沒問。

陳傑出去後,梁健想了想,給婁江源打電話。

婁江源接到電話,有些驚訝,問:「梁書記,有什么事嗎?」

梁健開口:「剛才會上定的三天時間,我想了想,覺得不太合適。」

婁江源愣了愣,問:「那你覺得幾天比較合適?」

梁健想了下問他:「這次方案細節最快什么時候能夠確定下來?」

最快兩個字,一下子就讓婁江源明白了。他仔細斟酌過後,回答梁健:「最快的話,明天早上就能出來。」

「好,那就明天早上,你那邊負責給婁山煤礦下通知,讓他們根據方案繳納罰款。另外,我想安排一次調研,你有沒有時間,到時候陪我走一趟。」梁健說完,婁江源那邊就驚了一下,只是他張嘴想問為什么這么急的時候,腦子里忽然就飄過了婁山煤礦老板那張臉,婁山煤礦的胡老板,他是見過的。一張胖得連眼睛都快找不到的臉上,永遠是笑容滿面,露著他那顆光芒熠熠的大金牙,脖子上一條粗得嚇死人的大金鏈子,完全一個暴發戶的模樣。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據說省里不少領導都跟他關系很鐵,稱兄道弟。然後,婁江源想到了婁山那邊的老百姓的臉,那些個瘦削的臉,一張張的,都是褶皺。那些褶子里,似乎永遠都是洗不干凈的煤垢,整個人看上去都是黑乎乎的,家里面,風一刮就像是被小型「沙塵暴」席卷了一般,到處都是灰塵。

一瞬間的事情,婁江源腦子里閃過了很多。到了嘴邊的話,他換了:「大概什么時候,地點定了嗎?」

「就三大煤礦吧,時間嘛,就定在三天後吧。」梁健說道。

婁江源沉吟了一下,回答:「好的。沒問題。」

「行。那方案的事情,就辛苦你了。」梁健說完,忽然又有些不放心,忍不住囑咐了一句:「改時間的事情,先不用告訴其他人。」

「好。」婁江源應下。

掛了電話後,梁健靠在椅子里,手搭在桌面上,手指下意識地在那彈起了「貝多芬交響樂」,噠噠噠地聲音,輕輕地回盪在房間里。

他在回想,剛才陳傑的那句話:大金牙會不會找省里。

雖然可以肯定,大金牙不太可能會去找省里。但,難免夜長夢多。婁山煤礦背景之深,都被開了刀,另外那些企業難保不會有兔死狐悲的危機感,這樣的情緒多了,必然會影響到省里。到時候,省里插手干涉,這個方案胎死腹中也不是沒可能。所以想來想去,梁健還是決定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想完這個,梁健又回想起了會議上的場面。

十一個常委里面,對梁健來說,威脅最大的,目前來看,毋庸置疑就是余有為了。五十多歲的余有為,再往上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人畜無害了。相反,作為一個老太和,他在這里的關系盤根錯節,讓人不容小覷。而且,很明顯,他的野心跟他的年齡是成反比的。

而余有為之下,黃建斌也是個不定性因素。他和余有為未必是一條戰線上的,但這次方案的事情,再綜合黃建斌目前這尷尬的形勢,顯然兩個人很容易就會一拍即合。

這兩個之外,其余的人,在今天這方案的事情上,倒是還好。除了一個人。

梁健腦子里浮現了那張四十多歲卻依然精致的臉,他還記得她表完態後,看向余有為的那一眼。那一眼的味道,有些意味深長,梁健一時也分辨不清。但,可以肯定,這朱琪和余有為之間的關系,恐怕不僅僅只是同事那么簡單。兩人之間,肯定是有些故事的。至於是什么故事,就有待梁健去慢慢挖掘了。

快下班的時候,陳傑將早上的會議紀要送了進來。梁健看也沒看,就放在了一邊。陳傑看了他一眼,試探著問:「您不看一下嗎?」

梁健回答:「明天再看吧。時間也差不多了,准備准備下班吧。」

陳傑有些詫異地看了看梁健,猶豫了一下問:「您待會下班有活動嗎?」

「沒有啊,怎么了?」這下輪到梁健詫異了。

陳傑忙擺手回答:「沒事!沒事!我就是隨口問一下。行,那我給小五打電話,讓他准備車。」

梁健點頭。

陳傑出去後,梁健收拾了東西,准備離開。還沒出門,手機忽然響起,拿出一看,竟然是沈連清的電話,立時愣了一下。這幾天一忙,他都把沈連清給忘了。而且,說實話,陳傑的工作挺到位,除了剛來時有些地方配合不太好之外,這么幾天竟也沒覺得什么不便。但,雖然如此,既然之前已經安排了沈連清過來,現在再變卦就不妥當了。何況,沈連清到底是跟了自己三年多的老人了,有他在身邊,有些事總歸能方便一點。想著,就接起了電話。

寒暄了兩句後,沈連清說:「梁書記,我這邊的事情已經忙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