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涇縣調研(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1793 字 2020-06-08

梁健回到太和沒多久,有人就已經從山口區這邊收到了消息,得知了今天的意外。廣豫元那邊收到不少電話,都來問梁健有沒有什么事。

這都是一種關心,證明自己的存在。其實,他們既然收到了這個消息,那就應該也知道,出事的不是梁健的車。

廣豫元跟梁健說了幾個關懷的電話,是不是全部,梁健不肯定。不過,這幾個名字梁健還是記住了。既然他們有意想向自己靠緊,梁健也沒必要將他們推得太開。經歷了這么多的事,梁健是越來越明白,一個人在一個政府,根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很多時候,能力的表現,就在於你能讓這個政府里多少人臣服於你!

第二天,梁健讓翟峰將原本安排好的事情推後,再次趕赴山口區。進涇縣的路成了這樣,交通不便的地方,想必其他方面肯定也會落後很多。

繁華都是和交通有一定必然關系的。

有了第一條的教訓,梁健只讓區里去了一輛車帶路,廣豫元也和梁健坐到了一輛車內,兩輛政府車和一輛日報的車,慢慢悠悠地開進了山里。原本是兩個小時的車程,走了三個小時,終於到了那個坐落在四面環山的山谷里的小縣,涇縣。

涇縣的風景很美,車子開到縣外那條山崗上時,從車上往下看,那將整個山谷盡收眼底的感覺,真的很棒。陽光從頭頂灑落在谷底,一片金光中,就像是神祗一般。周圍青山綠水,梁健忽然想,交通閉塞也有一定的好處,起碼這里還像是一片世外桃源。雖然貧窮,但空氣清新。只不過,人嘛,總是希望有錢,大部分人追求的生活品質都是需要錢來做基礎的。

縣里的人早就已經收到消息,早早地就已經在路旁等著了,車子一到,竟是鑼鼓嗩吶,吹了個震天響。還有一隊婦女腰間系著紅布頭,扭著秧歌,唱著歡迎曲。

梁健趕忙讓廣豫元去叫他們把這些都停了,後面的記者卻說這很好,抓緊了機會拍了好幾張照片,才罷休。

雖然這是涇縣人民熱情歡迎的一種表現,但放到了報紙上宣傳出去,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見解。這個社會,對公務員對政府誤解太深,很多小事都容易被放大化。

梁健還是將這件事記在了心里,回頭還是要讓宣傳部那邊仔細把關一下。

縣里的房子大多都是比較舊的,不過縣政府倒是看著挺新,白牆上畫了水墨畫,看著還挺有幾分味道。旁邊涇縣縣長解釋:「這是之前美麗鄉村的時候,區里幫忙弄的。」

梁健看了一眼跟在旁邊的區長,沒說什么。

在縣政府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後,梁健提出要去附近的村里走走。縣長有些為難,道:「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家都不在家里,而且這山路也不好走。」

梁健道:「沒事,我就四處看看。既然花了三個小時到了這里,總要實地去轉轉,看看實際的情況,你說對不對?」

涇縣縣長看了眼山口區的區長,答:「書記說的是。那這樣,我去安排一下,你們先休息一會。」他說完,就准備走。

梁健叫住他:「安排什么?不用安排!現在就出發!」

涇縣縣長有些急了,旁邊的山口區瞪了他一眼,道:「既然梁書記說不用安排,那你就別安排了。現在就出發吧!」

涇縣縣長這才領著梁健他們往外走。

梁健看了看山口區的區長和一直沒說話的區委書記,還有涇縣的這兩位領導,覺得有些怪怪的。

涇縣雖說是個縣,但實際上,縣上的面積和個鎮差不多。來回總共就兩條街,街邊的建築也都是一些很老舊的建築,街上也沒什么人,很冷清。

出了縣,再要往下面的鎮上村里走,那就都是泥路了。泥路又窄又顛簸,車子根本開不進去,涇縣的人平時去鎮上或者村里辦事都是坐三輪車的。那種燒柴油的三輪車,開起來聲音跟拖拉機差不多。六七輛三輪車一起開起來,那轟隆隆的聲音,震得人耳朵都有些受不了,說話都聽不見。

一路進去,風景都是很好,只是窮似乎真的很窮。路邊上偶爾會看到一些零星的人家,大半都是九十年代的那種土坯房,很少能見到一棟樓房。而且即使是樓房,也是二十年前的那種樓房,而且沒有牆面,紅磚直接裸露在外面。

到的第一個村,是一個叫洪村的地方。據涇縣的縣委書記介紹,洪村里基本上都是姓洪的,只有兩戶外姓人家。村里的人多多少少都帶點親戚關系,雖然家長里短地平時也有矛盾,但一旦有外部矛盾,都是十分團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