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4如何對策(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1616 字 2020-06-08

對上訪,梁健並不反感,這是一種在制度不規范、言路不暢通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非常機制。憑借多年的經驗,梁健能夠判斷,老百姓去上訪,大部分是有理由的,至少心中覺得不公,寄托於上訪之路來解決。但是,企業家集體去上訪,那就很沒道理了。大部分企業家的收入都在社會中上層,近年來從華京到省市,哪一個地方沒有給企業家傾斜性的政策,只要你一心一意地進行創業創新,又有哪個地方政府不會扶持?這些人說要成群結隊地去上訪,就不是個體行為了,背後就肯定有力量、有目的。

聽到梁健有些發火,曲魏忙說:「梁省長,這也是我們寧州應該檢討的地方。可能是我們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夠好。為此,在我們還沒有出台產業轉移的政策之時,這個消息已經透露了出去,有些企業恐怕著急了,所以在開始搞串連,想要阻止產業轉移。」這個分析不無道理。

梁健卻輕輕搖了搖頭:「我的意思啊,不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好,是最得太好了。」

「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市長江志淵不解地問:「梁省長,這個我有點理解不了啊。如果做得好的話,那些企業就不會知道我們要搞產業轉移了,也就不會說要去上訪。可以減少我們的工作阻力。」梁健看著江志淵,心下笑了,這個市長總歸還是老實人,思路也偏保守。不過這樣的人,也頗讓人放心,跟他說明白,讓他去做就行了。梁健緊綳地臉也就放松了下,笑著道:「你說的,用保密來減少的,其實是小阻力,後續在推進工作中,卻會遇上大阻力。」

寧州市的領導,都面面相覷起來。但是,沈連清卻說:「梁省長,我有一個建議。」梁健頗為期待地點了點頭:「你說。」沈連清得到了鼓舞,就道:「剛才,梁省長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些企業說要去上訪,不排除個別企業想搞事,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企業,是擔心自己的利益會受到政府的侵害,他們心里沒底,所以才會說要去上訪。我認為,我們與其關門來搞這個產業大轉移的事情,還不如開門搞產業轉移。」

梁健再次點了點頭,鼓勵道:「你繼續說下去。」沈連清說:「前期,梁省長去徽州省參加了一市四省會議,並且在其他省市都不敢接下『和諧共生經濟試點』任務的情況下,我們江中把這個試點工作給接了下來。當時干部群眾和企業家們都是很振奮的,被我們江中黨委政府在新經濟形態上,敢作領頭羊、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所感染!可以說,我們的『和諧共生經濟試點』從一開始就是有群眾基礎的,是群眾所盼、所想的事情。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索性向公眾開放,匯聚全社會的力量來把這個事情辦好呢?」

聽到這里,曲魏也受到了啟發,等沈連清說完之後,曲魏也馬上接口道:「連清同志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推進工作中的很多矛盾,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要么就是不公開,要么就是不公平,讓企業和百姓心中擔憂,才會成為我們的阻力。在產業大轉移的事情上,我們完全可以用一種更加開放的姿態去做!我們可以通過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開展社會調查征求意見、有關重點部門共議策略、征求老干部老黨員意見等形式,營造良好的聲勢,形成思想共識。等到思想統一了,再難的事情就有了動力,有了力量,少了阻力。」

曲魏在當市長的時候,話不是特別多。但是,自從當了省委常委、寧州市委書記之後,也善於總結、善於提煉、善於調動情緒了。也許有些人認為,這多少有些華而不實,但是梁健卻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作為一名主要領導,如果不能鼓動人,不能說服人,不能給下屬力量和信心,就不能算是一個好領導。

曲魏說完了,市長江志淵笑著道:「經過曲書記、沈市長的解讀,我終於明白了梁省長說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是什么意思了。我也完全贊同開門搞產業大轉移。」江志淵似乎也不回避自己在理解上慢一拍,這種誠實的態度,也引得大家的笑聲。這種笑聲不是嘲笑,而是認可他的態度和人品。領導並不是時時處處都要比手下強,有時候承認自己「弱」,卻更加襯托領導在心理上的「強」。

只剩下湯東明沒有說了,梁健就望向了他:「東明同志,你有什么看法?」湯東明說:「我完全同意曲書記、江市長、沈市長的意見,我沒有其他要補充的,在後續的操作過程中,我會盡量多想點辦法、多出點主意。」梁健也朝湯東明點了點頭。我知道,湯東明不可能沒有話說,但是按照他目前的身份,他這么說是非常恰當的。湯東明不僅僅能力強,而且非常懂得官場的運作套路、禮數,這就非常難得了。盡管他曾經是戚明的秘書,但是梁健打算把他身上的這一烙印在心中抹去,在關鍵時候要重用湯東明。

梁健看了看眾人說:「今天大家談得都很好。有效的討論對解決問題非常有益。我想經過剛才的討論,曲書記和在座其他同志心中的疑惑,或多或少都解除了一些吧?接下去,關於如何做好產業大轉移工作,我再談三點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