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68)(2 / 2)

大明天下 hui329 1323 字 2020-08-03

」眾人恍然,劉鶴年不忿道:「果真如此?焦兄是否言過其實?」「維新若是不信,可以問問順卿啊,他是太原人,必定曉得。

」焦黃中瞬間為自己拉了個墊背。

「那是自然,」王朝儒剛開口,便掃見一旁玉堂春神情中的一絲愁苦,馬上改口道:「小弟在南都多年,北地之事自然不曉得。

」焦黃中登時不滿,直說王朝儒推脫,幾人亂成一團。

「各位仁兄,小弟還有事,便先告辭了。

」丁壽起身告罪,離席而去,原以為在京城里順手幫小皇帝一把也就是了,怎么一竿子還支到大同去了,還是溢籍流寓的,老子上哪兒找人去,倒霉催的還要和這些小兔崽子們扯淡,不知大同婆娘厲害,你找幾個試試啊,幾十年後帶兵打到北京城下的俺答的哥哥怎么死的,不就是洗劫大同時掠走了幾個女妓,晝夜yín樂,沒兩天就嗨死了么。

「丁大人留步啊。

」丁壽還未走出園子,一秤金便風風火火地追了出來,輕按起伏不定的飽滿xiōng脯,道:「大人何故匆匆而去,可是奴家服侍不周?」「在下有事待辦,就不叨擾貴處了。

」丁壽腳步不停。

「溫柔鄉里溫柔情,切莫無情負良辰。

」一秤金蓮步輕移,搶在丁壽身前,「奴家為大人安排幾個美人服侍可好?」丁壽劍眉一挑,一秤金方才急切間所用步法不凡啊,不露聲色的向遠處水榭一指,「媽媽院中的花魁已有主了,還能安排何人啊?」吃吃一笑,一秤金依偎到丁壽身前,「宜春院內百花吐艷,還愁找不到一朵大人滿意的花么……」搖了搖頭,丁壽嘆氣道:「丁某眼光很高,庸脂俗粉怕是入不了眼,除非……」「除非什么?」一秤金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快要滴出水來。

折扇挑開紗衣,陷入深邃乳溝,丁壽似笑非笑,道:「除非蘇媽媽這樣的美人肯屈身就教。

」「哦?」一秤金面上閃過一絲訝色,咯咯笑道:「不想奴家還有此等福氣,若是大人不嫌奴家年老貌丑,奴家暖席以待……」粉面微揚,鮮艷紅chún微微翹起,丁壽抿chún一笑,捏住一秤金雪白尖尖的下巴,俯身欲吻,忽然眼角突現一絲寒光。

折扇輕揮,丁壽身子騰空而起,半空中腰身一擰,如同大鳥般掠出了院牆。

一秤金憤憤跺了跺綉鞋,「該死……」ps:這章中關於人熊和人首狗的事是發生在清朝的,就記載來看,花子頭犯案在明末還是少數,到了大清就層出不窮,清末最甚,原因也就是那個乞丐保甲制度,具體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灣灣有人做過的研究。

有朋友說到上章碧螺春的事,順帶提一下,碧螺春名字來源很多,不說別的,單就皇帝賜名這事就有明朝弘治和正德父子,清朝康熙和乾隆的說法,傳說內容基本一樣,區別在於清朝的是皇帝到江南,當地官員進獻的,明朝皇帝沒下江南的好運,名字起源都是王鰲丁憂返京時呈現,康熙的說法起源是清人筆記,當地方志和史上都無此說。

明朝起源的說法見《隨見錄》,地方志中也有王鰲為碧螺峰題字的記載,到了清朝因年代久遠,才又被人題了「碧螺春曉」,考慮最早記載和地方志,個人認為明朝起名說靠譜。

至於父子兩個到底是誰起的名,王鰲母親去世丁憂後回京是成化年,再有一次父親去世,回京就是本文發生的時候,所以個人偏向正德。

明朝被後人玩壞了,什么傳說都往清朝攬,不只聖祖康熙和題字狂魔乾隆這些做皇帝的,後面還要寫到的六尺巷,還有一些明朝官場軼事,原文不動的移植到大清頭上,也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