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72)(2 / 2)

大明天下 hui329 5687 字 2020-08-03

」我去還有個pì用,丁壽暗道,轉頭看旁邊有一個年輕太監,又高又瘦,猴里猴氣的,眼神中透著一股靈動,隨手一指,道:「你,過來。

」瘦太監連忙小跑過來,「萬歲爺,丁大人,有何吩咐?」「瞧著挺機靈的,叫什么名字?」丁壽問道。

「奴婢張銳。

」太監躬身回道。

地阯發佈頁4ν4ν4ν.cδm「去朝房聽聽眾位大人都說些什么,回來一字不落的稟明皇上,清楚了么?」丁壽自顧給張銳安排了差事。

「清楚了。

」張銳小jī啄米似的連連點頭,腳下卻不動,偷眼望著朱厚照,畢竟這是紫禁城,誰是主子還是拎得清的。

朱厚照卻惱了,「看朕作甚,沒聽到丁卿的吩咐么。

」抬腿就是一腳。

「聽到了,聽到了。

」張銳連聲應和,喜滋滋地撅著pì股挨了一腳,一溜煙兒跑得沒影了。

「謝皇上給臣面子。

」丁壽嬉皮笑臉道。

朱厚照哼了一聲,收起紙筆,道:「朕已經讓劉瑾在地方上開設皇店。

」「皇上要開店?」丁壽蹙眉,後世評價朱厚照的一項弊政就是開設寶和店等皇店與民爭利,天知道嘉靖年間開設的寶和店怎么就算到正德頭上的。

「開店也是在宮里啊,那些店鋪是幫著朕收集各方土產,不然將來賣什么。

」朱厚照理所當然,指著兩側高牆道:「朕要在這里修蓋店鋪,將各地土產方物售與宮人,你覺得怎樣?」「皇上覺得好就行。

」丁壽應和道,看著朱厚照的眼神滿是同情,多可憐的孩子,怎么就成了背鍋俠了,背完自己老爹的,又得背堂弟的……************干清宮里,張銳吐沫橫飛地描述著朝房廷議時情景。

「英國公說了:海內虛耗,以有限之財供無窮之貴,若不痛懲侈靡,豈能轉嗇為豐!」沒看出來,這張銳也是個戲jīng,學張懋的時候挺xiōng腆肚,腰帶往肚子上一扳,還挺像那么回事。

「韓部堂也說:理財何來奇術,國用不足,唯有規勸陛下節省開支,裁冗食、節冗費,將各處的臟罰之銀盡數解往太倉……」嘿,正德聽得黑了臉子,合著所有的節省辦法都是沖著我來的,多出的銀子繼續入戶部,我不還是一樣辦事沒錢么。

「就沒一個長人心的大臣替萬歲爺考慮的?」丁壽突然問道。

張銳也瞧出正德臉色不對,忙不迭道:「有,有,吏部焦右堂就給咱們萬歲爺說了幾句公道話。

」「他說什么了?」已經快氣炸了的朱厚照急忙問道。

單手背後,張銳一手摸著自己光滑的下巴,裝出一副捋須狀,模仿焦芳道:「百姓家也有日常用度,何況是極貴天子之家?要說辦法,老夫倒有一個……」「什么辦法?」朱厚照來了興趣,半個身子都探出了御書案。

「天下間逋租匿稅者不知凡幾,俗話說『無錢揀故紙』,有司詳加查盤追索,可解國用不足之急,身為人臣者,為何只知一昧損上?」「說得好。

」朱厚照一拍御案。

地阯發佈頁4ν4ν4ν.cδm張銳被驚得一哆嗦,剛剛腰板還挺得筆直,一副諍臣之貌,瞬間脅肩諂笑:「不過閣部的幾位老大人都不同意,謝閣老還說焦老大人是殘民以逞,一意媚上,非君子之行,要不是李閣老調解,怕是在朝房內就要吵起來。

」「他們還想怎樣!!

」朱厚照大怒,剛剛萌生的一點希望又被澆滅,心中更是委屈,「從登基到而今,他們哪項奏本朕沒有准奏,即位詔書中裁撤錦衣衛與內宦上萬人,僅御用監就裁掉了七百多人,如今張永那里連造龍床的人手都不夠,難道非要把皇庄也交給戶部才遂了他們的願?」龍顏大怒,張銳被嚇得跪地不起,抖若篩糠。

「陛下息怒,皇庄是成化爺用來孝敬兩宮的,若是轉交戶部,怕是宮中連瑣碎小利也不可得。

」丁壽溫言道。

「朕當然知道,可朝中大臣們只知道盯著朕的開銷,幾時顧慮過朕這一國之君的感受!」朱厚照呼呼喘著粗氣,xiōng口起伏不定。

「這朝中遍布老朽,難免有些昏聵之言,陛下不要往心里去。

」丁壽暗中打量皇帝神色,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再說不是還有人為陛下考量么,只可惜位卑言輕……」「焦芳?」朱厚照似乎想起什么,從案上翻檢出了吏部尚書補缺的廷推奏本,打開細看,主推吏部左侍郎王鏊,陪推吏部右侍郎焦芳。

大明朝選官有內外之分,內廷選官任職是皇帝的家事,外臣看著不順眼可以一直反對彈劾,按規矩沒理由干涉,至於外廷就有太多cào作空間了。

吏部選文,兵部選武,文官中五品以下京官、四品以下地方官,都是由吏部擬定名單,交給皇帝畫勾走個過場,稱為部選。

再高一級的中層官員選拔,稱為「部推」,吏部推出人選名單,給個面子讓皇帝自己選,不過誰是主推誰是副推已經注明了,識相的就在主推上畫圈,不然副推那位上去了,不多久也得被擠兌走。

當然做皇帝的非要找別扭,把整個名單推翻了,讓重新選也成,換一撥人么,反正大家時間多的是。

再有就是廷推了,六部九卿及卿貳大臣,地方督撫的任免,在明中期以前都是皇帝「特簡」任命,不過從弘治爺開始,演變成了「特簡」同「廷推」並行。

吏部尚書領銜,內閣六部和六科湊到一起,一個空缺推兩人,仍然主推副推分清楚,皇帝不爽可以重新選,但想從下面火箭提升一個人上來是越來越難了。

成化帝倒是想chā手部推和部選,將選官范圍擴大,百官各舉所知,由他欽定,結果被言官好一陣冷嘲熱諷,話說得難聽點,被皇帝一頓bào打,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實話說這種選官制度往好了說是民主集中制的體現,各方角力起碼相對公平,但要是文官抱團了把皇帝當傻子,結果就很尷尬。

再說會壞規矩的也不只是皇帝,三楊內閣水漲船高,楊士奇就把廷推部推的領銜權由吏部尚書那里拿到手里,直到數年後太監王振掌權,才把這權力又還給吏部。

看著眼前這份廷推名單,朱厚照默默念叨了幾句,瞧著已經被自己圈定的老師的名字,再想想這陣子被大臣們添的堵,猶豫了一陣子,終於下定決心,提起朱筆,將王鏊劃掉……************焦府,書房。

「此番多蒙丁指揮襄助,老朽感激不盡。

」新任吏部尚書焦芳眉開眼笑,親手為丁壽奉上香茗。

「焦部堂過謙了,依老大人的才干閱歷,早該位居這九卿之首了。

」丁壽說得客氣,眼中也難掩得意之色。

「時運不濟,宦海生涯盡是彭華、謝遷這一等小人攔路,若非丁大人謀劃,老朽真不知何日出頭。

」想起數十年命運多舛,焦芳仰天唏噓。

「禍福離散,人生起伏,本是平常。

老大人如今苦盡甘來,即便是劉洛陽當面也可昂然不屈,也算守得雲開見月明啊。

」丁壽笑道。

「哪里哪里,皆是丁指揮提點有方,老朽銘感五內。

」焦芳也是開懷,吏部尚書握有文官銓選之權,即便相遇內閣首輔劉健,也不用避道退讓,更不用說老冤家謝遷了,算是一吐這些年xiōng中惡氣。

「老大人蒙聖上恩典,貴及天官,自當恪守本分,任才選能,使野無遺才,各得其用才是。

」丁壽舉起茶碗淺淺啜了一口,看似若無其事的說了一句。

「那是自然。

」焦芳恍然,起身從書案上取出一封公文,雙手呈上,「老朽年老智昏,一時得意忘形,讓丁大人見笑了。

」「老大人位高權重,不減赤子之心,乃是下官楷模。

」丁壽笑著將公文接過。

「豈敢豈敢,丁大人年輕有為,簡在帝心,將來必然飛黃騰達,老朽少不得還要受大人提攜。

」難得焦芳身為六部之首的身份,對著丁壽不吝阿諛之詞。

「老大人言重了,該是你我二人攜手並肩,同步青雲才是。

」丁壽笑道。

「不錯,正是此理。

」焦芳點頭附和。

二人相視大笑,眼中俱有深意。

************宜春院。

時候尚早,賓客未至。

地阯發佈頁4ν4ν4ν.cδm院里的姐兒們剛剛起床梳洗,少了分胭脂粉氣的靡靡,沒有鉛華遮掩,更添了少女情思。

或者慵懶地倚在雕花軒窗邊,擺動著粉嫩藕臂,幻想著何時能同三姑娘般遇上才貌雙全的多金情郎;或者與姐妹嬉笑打鬧,不為討好金主,只由女兒心性。

與自家姑娘們難得的逍遙自在相比,一秤金此時雖不情願,還是滿面堆笑,奉承著眼前這個矮冬瓜般的胖子。

「朱爺,什么風把您老吹到這兒來了?」一秤金手揮香帕,媚眼如絲地嬌聲說道。

「蘇媽媽不必明知故問,還不是睡婊子的時候,你說爺來這干嘛?」曾經大鬧長風鏢局的朱瀛,在這里說話更不客氣。

「哎呦我的爺,不是日子還沒到么,不然奴家早就把銀子送到府上,哪還勞您大駕辛苦這一趟。

」一秤金扭動嬌軀,攀著朱瀛肩膀細聲細氣地說道。

朱瀛絲毫沒有憐香惜玉的意思,將肩上玉手拍開,傲慢道:「規矩變了,以後都是這個日子,還得加一成。

」一秤金面露難色,「朱爺,這怕是……」「怎么,不願交?」朱瀛眉毛一挑,眼神中盡是挑釁之色。

「哪兒的話,宜春院能有今天,都是朱爺照拂,豈能逆了您老的意思。

」一秤金香帕掩口,吃吃笑道。

「算你識相。

」朱瀛滿意地點了點頭,「要不是有保國公的面子,你這婊子窩能開到今天。

」「還不是朱爺您多方維持,奴家這里感激不盡。

」一秤金繼續逢迎,「您且稍待,奴家這就去取銀子。

」回到自家布置香艷綺麗的卧房,一秤金恨聲道:「貪得無厭的死胖子,若不是為了魔尊大計,老娘早把你剁了喂狗。

」喃喃咒罵聲中,一秤金緩緩轉動雕花香案上的三腳香爐,咯咯聲中,牆上出現了一道暗門。

一秤金閃身而入,不一會兒,點數著幾張銀票走了出來,重新合上暗門,推門而出。

軒窗倏開,一道倩影如同落葉般飄入房內,朱chún輕抹,浮起一絲得色。

************「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里孔xué、本草葯對……」身著絳紫色對襟粉紗的小長今搖頭晃腦地背誦著今日功課,酷暑難捱,不時輕抖薄衫,妃色綉花抹xiōng若隱若現。

「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

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

不讀諸子,睹事……睹事……」一時卡殼,小姑娘實在想不起下句了,小手擺弄著頸間銀鎖,愁得五官都聚在了一起,就是想不起下一句究竟是啥。

「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

」手捧醫典翻閱的談允賢一心二用,頭都未抬,隨口提點道。

長今小手一拍,「對,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

」「先生博學,長今之幸。

」丁壽忽然出現門前,撫掌贊道。

「東翁謬譽。

」談允賢斂衽施禮。

「師父!」長今如同小兔子般,蹦到了丁壽身前。

丁壽故意伸手在長今頭上用力揉了揉,把小丫頭的飛仙髻弄得一團亂,看著小丫頭皺著鼻子的委屈樣,二爺心情大好。

「不才有葯方一副,請先生指教。

」丁壽回身向著談允賢正色道。

「方在何處?」提及醫理,談允賢來了興致。

丁壽由懷中取出一份無頭信封,遞與談允賢。

談允賢抽出信箋,一邊展開,邊問道:「不知此方應對何症?」「此方堂堂正正,有國家之法度,又溫存深意,慰手足之親情,專治親人遠隔,先生之心病……」丁壽抱臂倚門,悠然自得道。

談允賢似已被紙箋上寥寥數言吸引,緩緩坐在綉墩上,專注入神,不發一言。

「先生有心病?什么方子?」小長今起了好奇心,幾步到了談允賢身邊,探頭探腦地想看清紙上內容。

丁壽倒是自顧繼續道:「令弟文瑞,博洽有史才,區區府城訓導實是屈就,恰好湖廣德安府有缺,諭令弟談一鳳出知應山縣。

」「此乃謄抄,吏部公文已快馬奔赴廣西,此方先生可還遂意?」丁壽慢悠悠地說道。

「好,妙。

」談允賢終於回過神來,轉頭對丁壽道:「東翁隆情厚誼,允賢無以為報。

」談允賢確是由衷之言,她父親談綱是成化五年的三甲進士,最終只在萊州知府任上致仕,小弟談一鳳只是舉人出身,入仕便出任縣令,待得九年任滿,再行遷轉,成就未必在乃父之下,更重要的是德安府臨近南直隸,家人往來探視也更為方便,不必憂心南陲瘴癘危及小弟身體。

「只要有心,何愁無報償之機。

」這樣肆無忌憚的挾恩求報之言,讓談允賢一愣,舉目見丁壽目光灼灼,不由粉面一紅,垂目低眉。

「哼,又在打漂亮先生的壞主意了。

」看著無良師父火辣辣的眼神,長今如何不曉得齷蹉之人的想法,可低頭看看自己干癟癟的xiōng前,鼻子發酸,眼淚險些沒流下來……***********************************ps:看有朋友說本文為劉瑾翻案,其實也談不上,劉瑾有毛病,可實事也做了不少,不過史書上一提這些就說是假大義之名,看歷史記載經常是某宦官怎么怎么混蛋,後面做的事呢感覺不錯;文官們前面評語怎么怎么好,後面的事跡一看這不混蛋么,量體裁衣,雙重標准。

總得來說吧,宦官也是官,內臣也是臣,臣分忠jiān,官有好壞,總不能因為人家沒有小jījī就都一棍子打死吧。

目前看過的穿越文里劉瑾都是被主角用來打臉升級的,還是小怪那種,還不如傳統武俠劇里那些武功diǎo炸天的終極boss太監呢,作為自yòu受港台武俠劇毒害的一代人,自然給這些公公們的智商武力加分,起碼不能都是弱智吧。

不過若是大家有意見,可以讓老劉提前領便當的,反正人物夠多再樹立一個就是了……說到武俠了,有朋友建議避實就虛走武林線,怎么說呢,寫這文開始的時候就是沒書看了,yy一下做個推土機就算了,結果某個星座的強迫症bī著去查資料,查到現在一個路人甲都快成皇漢明粉了,所以文中私貨開始增多,比如上章就是打臉那些說宋朝如何如何富庶的,再上一章吐槽些網上傳的各種「奇葩」死,不過貌似私貨沒人care,失敗……就武俠來講,個人覺得用心寫的是蓬萊客棧那部分劇情,全部是歷史人物,chā入點是正德年間的山東倭警,情節全部虛構,各方勢力矛盾沖突聚集在兩日夜一個小客棧內,結果那幾章的紅心和回復能把我哭死,都對不起那陣子失眠服用的安神口服液。

「(許)進以才見用,能任人,性通敏。

方進督團營時,與瑾同事。

……一日cào畢,忽呼三校前,各杖數十。

瑾請其故,進出權貴請托書示之。

瑾陽稱善,心不喜。

」避免有說空口白話,閉門造車的,如果需要,可以貼相應的史料干貨,如果有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