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利令智昏(1 / 2)

紅樓春 屋外風吹涼 1826 字 2021-03-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紅樓春最新章節!

大明宮,養心殿。

賈薔進來時,除卻隆安帝外,還有韓彬、林如海,戶部尚書郭松年和恪榮郡王李時。

見林如海面色嚴肅的模樣,賈薔便心知今日事怕是小不了……

見禮罷,隆安帝叫起後開門見山問道:「賈薔,朕聞你素知商事,那粵州十三行你必不陌生罷?」

賈薔點頭道:「知道,天子南庫,承攬夷貨,代朝廷收關稅的商家。不僅知道如此,還知道這十三家家底加起來,絕對比國庫一年豐收時的銀子還多。」

隆安帝:「……」

恪榮郡王李時笑道:「賈薔,小家子氣了罷?十三行那幾家都是幾輩子積攢下的家業,合起來比得上國庫一年稅賦,並不為奇。你怕是不知道,他們說起你來,才是欽佩的五體投地……」

「好了好了……」

賈薔拱手道:「王爺有事直接說事就是,不必繞這些麻煩。我還沒跋扈到,連道理是非都不講的地步。」

李時聞言微微一滯,隨即展顏笑道:「好!快人快語!既然賈薔你如此爽快,那本王也就不兜圈子了,是這樣,十三行潘家家主進京,來內務府拜會本王,言十三行願意為朝廷籌措海糧!價格比當下市價低一成,且不必朝廷出現銀!十三行素來公忠體國,歷次朝廷大事皆有捐輸,如今知新政初行,體會朝廷艱難,所以願意墊銀為朝廷采買海糧,糧款以粵州關銀分年償還即可!」

賈薔聞言眉尖一挑,道:「還有這等好事?好啊!」

李時聞言又是一滯,上面隆安帝並一旁韓彬、郭松年都仔細的觀察著賈薔的反應,見打內務府錢庄後李時再次奪了賈薔一份重要差事後,賈薔卻是如此回應,皆微微眯起了眼。

似看出周圍人的神情不對,賈薔同隆安帝笑道:「如果十三行沒有其他的要求,只是想承接海糧采買的差事,那臣絕對願意請他們吃酒,而且心甘情願的退出這個差事。說實在話,近來臣的壓力著實有些大。因為不能光指望九大家去出錢出力出船買糧,經歷上次意外後,臣也不能將所有的信任都給予他們九家,所以讓德林號打造了不少大海船,臣家的船也親自參與進去,即便九家再有變故,臣總也能買回不少海糧。但說實話,海糧不掙錢。如果只運輸海糧,半年內德林號的運轉缺口高大百萬兩之巨。如今有人承接海糧一事,臣做夢都能笑出聲來。皇上,臣不得不說一句,十三行是好人。」

隆安帝聞言,淡淡道:「那十三行若是有要求呢?」

賈薔笑了笑,道:「那就要看他們是甚么要求了。」

隆安帝未言,看向李時,李時干咳了聲,清了清嗓子後笑道:「十三行有兩點要求,倒也都在情理之中。」

賈薔頷首道:「願聞其詳。既然請了我來,那就必和我相干。只要不過分,便以海糧為大。」

李時贊道:「賈薔,愈發長進了。」

賈薔:「……」

許是賈薔的目光過於刺眼,李時移開了眼神,道:「第一,十三行建言:粵州有十分強大的內洋水師,始終庇護粵州不受海匪侵犯,從未出過事端。所以希望大燕外洋海師莫要插手粵州海疆海防,以免引起夷商不安,引起恐慌,致使海貿銳減,關稅降低,使得十三行辜負天家信重。」

賈薔聞言不置可否,微微頷首,看著李時的目光不變,道:「那第二點呢?」

李時對於賈薔這般姿態心生不滿,皺了皺眉後,道:「第二點,就是希望不管是賈家的德林號,還是揚州齊家,或者是其他九家,想對外商貿買賣,只能通過十三行!天家原就有旨意,為了確保以商制夷、確保稅收,大燕一切對外商貿皆由十三行代理,所以賈家、齊家或是其他商家,都不該僭越先帝旨意!」

賈薔沉默稍許,淡淡道:「也就是說,大燕的海船,不准出海?」

李時搖頭道:「並非如此,是大燕的商貨貿易,只能通過十三行。此事事關內務府和天家內庫,本王以為並無不妥之處,規矩如此。賈薔,你怎么說?」

賈薔聞言,在眾人各樣的目光注視下,緩緩垂下眼簾,這一次沉默的時間有些久,養心殿內的氣氛也愈發肅穆。

便是李時自己,都在等待素來無法無天的賈薔的暴怒,然而……

他等到的只是一道意興闌珊的嘆息……

「皇上,臣沒有任何意見,臣告退。」

說罷,賈薔躬身一禮,轉身闊步往外行去,步履漸急。

「站住!」

眼見賈薔就要走出養心殿,所有人都沒有開口之際,戶部尚書郭松年卻開了口,沉聲說出了二字。

賈薔聞聲霍然回首,目光鋒利的刺眼,他看著郭松年聲音雖輕但力道極重,一字一句道:「郭尚書還有異議?如果郭尚書願意,賈家的家財你也大可收去。我想,總不至於連我這條命,現在就要收去罷?」盡顯桀驁和心中暴怒。

郭松年陰沉著臉,負手一步步走到賈薔跟前,沉聲道:「仆對寧國公往日之行多有耳聞,除去那些和恪和郡王年少輕狂之事外,寧國公絕大多數所為,都當得起國士無雙這四個字!寧國公有點石成金之術,年紀輕輕就掙得潑天富貴。然而卻並未紙醉金迷窮奢極欲,而是將無數錢財投入運河,投入車馬行,投入出海等國事之上,為此,非但未積攢下巨額財富,還大虧數百萬。對此,寧國公也無甚怨言。若如此還擔不起國士之名,誰還擔得起?

仆見國公能有如此胸懷,當真老懷甚慰,喜悅非常,為林相賀,為天子賀,亦為隆安盛世賀!

因為,朝廷諸公後繼有人,新政,亦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