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沒有錢與不差錢11(1 / 2)

現在沒分家,當家作主的是何老太爺和何老夫人,家里怎么安排,忠勇伯世子都沒發言權,當然他是個孝順的人,也不可能發什么言,都是父母怎么搞怎么好,這樣一來,府里的錢不多,好歹還能吃得上飯。

但等分家了,換成忠勇伯世子當家了,他不知道柴米油鹽的價格就算了,還手頭撒漫,將幾個姬妾都一人一套院子,姬妾和他們的兒女侍候的人也搞一大堆,月錢還增發,嗯,姬妾兒女是高興了,但府里財政迅速枯竭了,加上原身也是個綿軟的性格,不敢管忠勇伯世子,於是一度,一家人還真曾因斷錢,而喝過西北風,跑去找何五夫人接濟。

後來忠勇伯世子知道自己搞錯了,雖然收縮了福利,但家里也一直過的緊巴巴的,因為他是一根筋的性格,有多少錢就能花掉多少,是根本存不下來錢的,月光族,風險承壓能力低,一旦家里有個什么大支出,就馬上斷炊,所以安然才會想著,讓何老太爺和何老夫人多活幾年,不分家,反而是好事。

現在不分家,家里事老太太他們管著,不用自己操心,挺好的,等分家了,她還要管忠勇伯世子這個傻鳥,她才懶得勞心勞力,所以讓老太太和老太爺還多分擔幾年挺好的。

考慮到這一點後,安然便琢磨著怎么增加何老太爺和何老夫人的壽命,剛好這個身體能修煉精神力,還是木系精神力,木系和水系都有治療的能力,於是等精神力稍強一點後,三五不時,她便給何老太爺和何老夫人用木系精神力梳理一下身體,導致本來身體漸漸老朽的何老太爺和何老夫人,身體不但沒繼續衰老,相反還好多了。

——所以何五夫人盼著兩老快點死,好快點分家,估計一時是盼不到了,不說安然怎么想方設法提高兩人壽命吧,就算是平常維護,估計再活個二十年,將兩老維持到七八十歲,不成問題。

中秋府里沒發首飾,安然自己也就罷了,反正她也不太熱衷於戴首飾,但女兒正是知道愛美的年紀,所以安然又給女兒買了一套首飾,也給兒子買了些東西,當然了,給其他庶子庶女照樣沒買。

看安然一次又一次,這樣對他們,這些姬妾和她們的子女,自然不高興了,上次忍了,這次他們不打算忍了。

那些姬妾和庶子庶女,知道將這事跟忠勇伯世子說,安然會像上次一樣,抬出京中沒有這樣的慣例,或者說自己兒子女兒的衣飾還沒他們多來反駁,而依忠勇伯世子那馬大哈的性格,估計又是無功而返,所以姬妾和她們的子女看安然又不給他們銀錢和買東西,已經不找安然或忠勇伯世子鬧,而是另選了鬧騰的人——這就是老太太。

當然他們不會說什么安然不給他們錢,讓老太太主持公道的話,畢竟也沒哪一條規定,安然必須給他們錢,所以不給又怎么樣?

所以他們跟老太太的說法是,安然不孝順,過年過節的,只給自己的子女花錢,就沒見過她給老太太花過錢——要是沒錢也就罷了,但安然明顯有錢,要不然給子女買東西的錢哪兒來的?有錢還不給老太太用,這就不對了。

他們這樣說,明顯是豁出去了,想著就算他們得不到,也要給安然造成損失。

何老夫人聽了,果然有點不快了。

這些年家里條件一年比一年差,有時不夠用了,她不得不拿錢貼補——當然了,甭指望她會貼補庶子們,她貼補的對象肯定是兒子們,而且僅僅是給兒子們用,不可能給兒媳用的。

像忠勇伯世子還好一點,他不怎么浪費,老娘給錢了,除了自己花一點,還會往大房公中放一點,而像何三老爺就不一樣了,全拿去賭了,有時還會找老太太要錢賭,要不是老太太的庫房管的嚴,要不然他只怕還會偷老太太的錢去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