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遺珠歸來35(1 / 2)

之所以承安帝一時沒發現淑妃已逃,是因為將淑妃關了後,沒人覺得淑妃能從守衛森嚴的皇宮逃脫,所以只是一日三餐給她送飯,平常沒人去看她。

正因如此,還沒到飯點,所以宮里沒發現淑妃被人弄走了。

直到賢王大軍悄無聲息殺進皇宮,承安帝接到了消息,發現宮中御林軍根本頂不住,不大會兒就節節敗退,承安帝不由大急,准備叫人綁出淑妃,要挾賢王的時候,這才聽說,淑妃早不在宮中了,不由呆了。

承安帝看淑妃已經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被救走,就知道賢王這殺進宮,是有准備有計劃的,當下不由緊張起來。

說句實在話,雖然之前承安帝給賢王定了謀反叛逆的罪名,但事實上心里清楚,賢王沒謀反叛逆,只是,他忌憚年長且大權在握的成年皇子,怕他們哪天就要行玄武門之事,所以聽信王造謠,也就假裝聽進去了,將賢王定了罪。

那時,他以為殺個賢王,不是什么難事,畢竟在他的印象里,這個兒子挺老實的,應該會老實聽話,乖乖被他緝拿回京。

哪知道,這個兒子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竟然不乖,不老實,仗著手中有兵,竟然殺到了京城,真的行了玄武門之事,這下他就慌了,想著莫非信王真沒造謠,賢王真的要造反謀逆?

不過不管信王是不是造謠,這會兒他都暗暗怪信王,覺得要不是信王造謠,還有王家那姑娘偽造證據——不錯,他知道王元娘那肯定是偽造的證據,畢竟他不相信賢王會傻到那種程度,明目張膽地寫那種造反書信,怎么著也要寫些密語才對——要不然他根本不會興起給賢王定罪的想法。

而他要沒提前給賢王定罪,賢王就算真想造反,應該也不會現在就動手,那他好歹還能多活一段時間,現在好了,自己逼的人提前造反了,而自己,這次只怕是危險了。

不過沒時間讓他多想,當下承安帝便准備派人朝外面送信,想讓京大營趕緊進宮救駕。

不過他派的人,可沒那么容易送信出去——被賢王的「親衛」攔截了一批,還有一些漏網之魚,也被鄭參將率領的一萬大軍攔截了。

不錯,鄭參將率領的一萬大軍日夜兼程,早就到了京城附近,安營在京大營附近,就為了攔截有人找京大營。

一萬大軍消耗不少,沿途有補給還好一點,但到達京城後,每人只帶了十天干糧,一旦糧食盡了,安然那邊帶的人逼宮行動失敗,要么攻城,要么只能退回邊關,不過一旦逼宮失敗,只怕承安帝就會發現這支軍隊,到時追殺不可避免,所以這次逼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而安然的行動顯然是成功的。

宮中御林軍雖有萬人左右,但這些人,沒經過真正的戰場血斗,更不像安然的特種部隊,全能以一敵百,所以收拾這上萬人,只在一擊之下就將之殺敗了,成了敗軍之後,這些人就成了潰軍,就算有上萬人之多,也沒一點用處,只知道四處逃跑,讓賢王等人,很快逼近承安帝所在的乾清宮。

到這時才有一點點傷亡,因為承安帝身邊的近衛都是死忠之士,也是戰斗力最強的。

不過傷亡也不算很大,在安然的預估范圍之內。